周显: 内地医护援港抗疫,有何不可?
踏入7月,香港的疫情进入第三波暴发。月中时,单日新增已过百例。针对如何对香港疫情防控提供支持,知名专家钟南山院士日前表示,应从检测试剂及人力方面提供支持。
上周,《香港商报》引述消息,称港府已向中央求助,假如疫情恶化,医疗系统不堪负荷,即紧急调动内地医护来港协助。中联办则表态﹕中央政府高度重视香港近期的疫情,将支援香港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协助建设“方舱医院”等,有需要时,也将在医用物资、医疗设施设备等方面,提供大力援助。
然而,香港医疗界却发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声音。面对如今确诊病例超过3000例,公共医疗卫生协会会长马仲仪说﹕“我们有足够的人手处理香港的医疗问题。”但在今年2月,累计确诊只有94例时,马仲仪那时却公开说“医管局因前线人手短缺而影响控制疫情的工作”。真是前后矛盾。
除她之外,香港医疗界一些人用种种千奇百怪的理由,反对内地医护来港支持。例如有人说香港公立医院医生用英文写病历、药物,用计算机输入数据,而内地医护讲普通话、写简体字,可能会产生混乱。有人甚至造谣说﹕“内地医疗团队会将港人基因样本送往内地。”
显然,这些言行都是被政治因素所影响、也是泛暴派一直强调的“政治揽炒”。从深层次看,这也是自香港回归以来,香港医疗界一些人为一己之私,顽固坚持的“保护主义”。
事实上,在1997年之前,所有英联邦国家的医生,均可在香港执业。回归后,《医生注册条例》的有关部分已被取消。现时法例虽有“有限度注册”的安排﹕英联邦国家以及在全球最杰出的医学院毕业生,可以在港执业。但实际上,除了在两所大学医学院招聘教学人员,医疗界几乎从来没有以此途径接受过任何外地医生。任何海外医生想在香港执业,不管有多大的能力和名气,也不管来自世界哪间著名的医学院,也得重新再考执业考试。
就是这种“保护主义”,令香港的医生与人口比例,只有每千人约1.9名医生,远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先进经济体平均数3.4。这也令香港的医生收入在世界都名列前茅。这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了香港医疗界一些人为什么反对内地医护人员支援。
此外,香港医疗界不少人还对内地医护人员抱持极大的无知和偏见。有人声称﹕内地医科大学用不着念5年就能毕业、专业知识不过硬、英文不好难以沟通、医疗标准不同,诸如此类。他们拒绝了解的是:内地医学院和研究所培养人才都有严格的标准,有些甚至达到国际顶尖水平;英文医学名词是共通语言,内地医护人员有些也有着丰富的国际经验,英文水平与医疗水平一样非常过硬。例如,在这次疫情暴发后,中国医疗队甚至远赴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及秘鲁、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展开支持。
总体而言,反对内地医护来港协助抗疫的本质,是一些人把政治算计和经济私利置于港人的健康福祉之上。面对逐渐升高的疫情,着眼港人未来能获得更公平更令人满意的医疗救治,内地医护与香港医疗界应该形成长期性的互动安排。(作者是《香港新报》前主笔,资深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