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注定是一部会引发热议的电影,因为它又一次准确地击中了社会的痛点——女性地位以及两性平等话题。
确实,从传统道德观的角度看,姐姐照顾失去双亲的弟弟可谓天经地义。但在社会价值观日趋现代化的当下,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体意识正在不断觉醒,很多曾经看上去“理所应当”的事情必须经受二次审视。
就如安然在电影中所说的,她不是对弟弟没感情,弟弟本身也没有错,但她“不能为他牺牲更多了”。当弟弟用渴求的目光看着她时,她也清醒地表示,“我的人生不只有你一个人。”
安然为什么执意要去北京考研,甚至不惜和爱她的男朋友分手?她的动力来自于原生家庭犯下的错误。安然的父母为了要个男孩曾逼迫安然假装残疾以获取生二胎指标,还曾通过偷偷改填志愿毁掉了她想当医生的梦想。
如果安然选择照顾弟弟,放弃去北京,她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姑妈。只是,中国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乃至整个运行秩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机会均等、人格平等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的当下,要求女性牺牲自我是否依然合理?安然的勇敢反抗,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强烈质疑。
本片把难题留给安然,也留给所有观众,根本目的就是让更多人正视和关注这个难题,一起来寻求可能的解决办法。不管是姐姐还是弟弟,他们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帮助他们,也就是帮助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