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开国大典》探班剧照。牛小北 摄
继2017年青春版《狂飙》之后,导演田沁鑫在《直播开国大典》中,有近半的篇幅再次采用即时拍摄的手法,将现场影像投影到多块屏幕上,让表演者随时变为被拍摄的对象,不仅保证了剧场内各角度的观看效果,也让现实与回忆在舞台上穿梭,交相辉映。新京报记者专访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直播开国大典》编剧、导演田沁鑫,揭秘作品创作缘起,她围绕即时拍摄、剧院坚持创新等方面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直播开国大典》导演田沁鑫。田雨峰 摄
故事揭秘:具有谍战气质的舞台剧
《直播开国大典》主要讲述了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原国民党北平广播电台的一批技术人员,虽隶属于两个阵营,在任务不甚明朗的前提下,却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携手圆满完成“直播开国大典”任务。首次将“开国大典”实况转播的幕后电台故事搬上舞台的创作缘起,其实是源自曾在电台工作二十余年,原北京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直播开国大典》的戏剧构作罗兵。
2019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建台70周年之际,在与田沁鑫一次偶然谈话间,罗兵透露,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任台长丁一岚,曾与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位男播音员、新中国广播事业奠基人之一齐越共同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直播了开国大典。虽然当时仅仅是简短的几句话,却瞬间引起了田沁鑫的极大兴趣。在得知时间紧迫,依靠当时的收音条件,在天安门广场完成开国大典直播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之后,田沁鑫特别委托罗兵与国家话剧院编剧刘金妮一起开始寻找相关资料,并全程向无线电的专家毕连柱、广播史专家史博华、党史专家王均伟等进行请教与指导。
《直播开国大典》探班剧照。牛小北 摄
田沁鑫回忆,出于保密的需要,当时仅有6名技术人员接到这一特别任务,但没人知道要直播的是开国大典,仅知任务代号为“天字号任务”。关于活动地点、具体内容一直到了开国大典开始前的最后两到三天内,他们才得到更为完整的信息。此次为了完成舞台写意化的传达,田沁鑫特别在《直播开国大典》第一个场景中直接点出接到的是“直播开国大典”的任务,在此之后的剧情中均以“天字号任务”进行指代。
田沁鑫认为在编剧过程中,最难的是技术难关的攻克与相关知识的储备。她回忆,剧中很多的广播、通讯等方面的专业术语,都是通过几位专家了解到的。根据这些术语的指示,编剧依据当时的情势需要,再将紧张感写进去。“我们在坚持艺术创新与突破的同时,更要创作一出观众能看懂的作品,《直播开国大典》的故事构成,既要考虑如何在一个半月内完成直播任务,又要防止特务破坏,这两条线的技术攻关是创作过程中最具挑战的部分。从剧本整体结构来讲,《直播开国大典》是一部具有谍战气质的舞台剧。”
即时拍摄:类似影视装置艺术
《直播开国大典》采用即时拍摄。凌风 摄
此次《直播开国大典》,田沁鑫导演在近半的篇幅中采用了即时拍摄,投影到多块屏幕上,让表演者随时变为被拍摄的对象,不仅保证了剧场内各角度的观看效果,也让现实与回忆在舞台上穿梭。在舞台上使用即时拍摄,对田沁鑫而言已不算新手段。早在2017年“纪念中国话剧110周年”时,她便在青春版《狂飙》中将即时拍摄搬上话剧舞台。“2001年,在世纪之交的初期,我们很想回望百年前中国戏剧人在起步时做了什么,于是有了第一版《狂飙》。当年这部戏的新颖之处在于,舞台上有多场戏中戏的手法,属于传记体的戏剧表达。到了2017年,在纪念中国话剧110周年的时候,我们也想看看现在的中国戏剧人能做什么,则再次做了青春版《狂飙》。当时的科技和艺术的结合已经开始起步,我们用了8台机器完成了即时拍摄。”
在今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中,身为副总导演的田沁鑫便提出了大型舞台剧“即时摄影、瞬时导播、实时投屏”的创新构思。在戏剧与舞蹈《破晓》、歌曲《遵义会议放光辉》等多个节目场景中,情景化的戏剧表演拍摄画面通过8路5G+4K超高清视频实时传输至导控台,进行镜头实时剪辑、实时调色等处理,在现场主屏幕上即时同步呈现出细腻的电影质感画面。田沁鑫表示,自己是一个热爱创新的导演:“如果说原来我的创新是源于个人艺术家的表达,那么现在的创新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守正创新’的体现,但这一切的根,还是要讲好中国故事。”
《直播开国大典》探班剧照。田雨峰 摄
田沁鑫直言,《直播开国大典》即时拍摄将会实现更为艺术化地表达,类似影视装置艺术的形式。她介绍,剧中表现的有些技术员是国民党时期留下来的广播电台的旧部,他们其中大部分人是留洋归来,技术上能力很强。共产党的技术员也非常优秀,两方面人在一起研究时,舞台上技术气质比较强烈,因此很多无线电装置就变得尤为重要。“《直播开国大典》非常重视道具,有一些装置在舞台上出现且观众很难看清时,就会通过即时拍摄呈现。”田沁鑫认为,任何的装置与影像手段的介入,最终都将作为舞台表现的辅助,而创作者的初心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舞台。“在这部作品中,话剧表演的比重要远远大于里面技术性地体现,观众更不用有看不懂的担忧。”
对话田沁鑫:科技和艺术结合是未来剧院要做的事
新京报:从《直播开国大典》即时拍摄,到前不久刚刚揭牌的“5G智慧剧场联合实验室”,是否也预示着“国话”将坚定走在科技与艺术相结合创作之路上?
田沁鑫:科技和艺术结合,放之四海而皆准,在各个行业与艺术门类间已被广泛应用。像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这都是科技和艺术结合破圈后达到的传播效果。作为《故事里的中国》的戏剧总导演,我在节目里也使用多台机位拍摄,用不喊停的“戏剧+影视”沉浸式表达,在拓宽了戏剧边界的同时也用科技的方式在电视节目里创造了“守正创新”的节目形态,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来讲,我们最近也与中国联通、华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做了“5G智慧剧场”,现在正在为剧场的迭代升级做准备,争取早日推出数字化剧场。科技和艺术要是能够通达起来的话,我觉得能在互联网时代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文艺业态,这是我们剧院未来一定要去做的事。
新京报: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国话”如何做好主旋律作品的表达?
田沁鑫:我觉得“成风化人,润物无声”,这也代表我们对于文化的态度。把主旋律表达好,内心的热情是必需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更加真实地表达人物,诚恳地表达故事。
新京报:作为院长,你眼中剧院的使命是什么?
田沁鑫:作为院长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守正创新”。国家话剧院担负着对优秀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弘扬等使命。在努力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创作内容上也有现实题材话剧作品,中国文学名著的重新演绎,自主性、实验性地探索剧目以及优秀的外国题材的改编。这一次的《直播开国大典》演出,将更加有力地印证国家话剧院是一座有着创新精神、紧跟时代步伐的国家级剧院。
新京报:互联网时代下,你对当下戏剧生态是否有新的想法?
田沁鑫:互联网的时代下,虽说短视频能瞬间抓住观众,但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去追求这些“短平快”,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影视、戏剧等各种门类的艺术作品。《直播开国大典》目前通过两大国家级院团的合力宣传,已经得到了很多观众的支持与期待。无论从题材、阵容、创新性上,无疑不彰显中国国家话剧院是一个全新的、与时代同步伐前进的剧院,而我们也确实在这么做。
新京报:上任国家话剧院院长近一年时间,你个人有哪些特别的感受?
田沁鑫:作为从艺术家转型成为国家级院团的领导,我上任之后,在行政方面还需多加学习,也在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艺术上我还是希望,无论是面对剧院创作部年轻的编剧,还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导演系的学生,我一直希望中国的创作人多关注戏剧结构空间上的表达。这不需要向西方戏剧学习,中国戏剧艺术综合儒家“中和之美”,道家“超脱之虚”,楚骚文化“夸饰之奇”,禅宗“意境之说”,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大家只要回归一下自己的文化,马上就能出现特别高妙的艺术引领,所谓的文化自信就会由此而生。
新京报:如今作为国家话剧院院长,你所追求的艺术性是什么?
田沁鑫:无论在任何时期,我一直深信戏剧是最高级的艺术门类之一。这些想要观看戏剧的人,我认为他们都拥有特殊的心灵。当观众走进剧院,希望得到的也将是符合“高级艺术”标准的享受。作为“高级艺术”的创造者,我们也在为之而努力。因此这种带着人性气质的剧场艺术永远也不会消亡。在此基础上,我们每一次与科技结合,实际都在探索一个新触碰点,一旦找到它就能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审美,给观看者留下一种心灵愉悦,这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艺术性。
新京报:国家话剧院明星演员众多,“艺风艺德”近期也引发关注,对于这方面管理,你有何自己的想法?
田沁鑫:在加强“艺风艺德”问题的学习和研讨同时,我们也希望国家话剧院的演员在自己的道德规范上不仅要做到自律,在艺术的追求上也应有更高的标准。演员是艺术创作表现的重要载体之一,即使一个剧院创作能力再强,没有演员去表现也不行。我要求明星演员回到剧院创作的时候必须要严肃认真。同时对于年轻演员,更加要注重他们基本功的培养。
新京报资深记者 刘臻
资深编辑 田偲妮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