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估”的6位歌手,拿奖拿到手软,有人却拿不出像样的代表作
许多如雷贯耳的歌手,都被高估了。这些被高估的歌手并非没有实力,只是他们远远没有被标榜的那么优秀。
被高估的歌手们个个拿奖拿到手软,有人甚至没有一首像样的代表作,但始终都有粉丝愿意为他们买单。
1、华晨宇
作为内地歌坛新生代男歌手中的翘楚,华晨宇当初参加2013年《快乐男声》并且获得总冠军出道。
“实力唱将”、“创作鬼才”之类的赞誉和褒奖,始终围绕着他,很大程度上这也是谬赞。因为华晨宇的实力,被大大地高估了。
相信华晨宇飙高音的片段,让许多人都记忆犹新。从听觉上来讲,的确非常抓耳,尤其是高潮部分,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过认真听几首他的创作, 容易陷入循环乏味,歌曲的创作结构几乎一成不变。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几段听不懂的东西加上声嘶力竭的高音抒发,用来吸引听众。
《好想爱这个世界》《我管你》《异类》都是如此,简单来说,华晨宇格外擅长利用高音取悦听众。
对于许多人而言,甚至听不懂他在唱些什么,但被动感的旋律所感染,从而产生共鸣的假象。
当然,华晨宇的台风也是无法迈过的一道坎。
台风往往是一个歌手音乐表现力成熟的表现。华晨宇的台风大家有目共睹,舞台上华晨宇标志性的动作设计,的确让人一言难尽。
火星演唱会上,他也真正做到了“火星”式台风。
顶着冠军的名头、靠着粉丝的追捧,到底能不能成为“创作鬼才”,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但如果夸奖的声音都来自于粉丝,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创作不只是表达自己的音乐观点,《无字歌》的受众本来就小,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尚雯婕。
华晨宇的真实实力,被太多的外在因素镀金,尤其是自《花儿与少年》起,综艺节目愈发吸粉,他身上承受的追捧声音也越来越多。
唱功仅凭高音、台风仅有吸睛、创作注重抓耳,这样的他,真的能担起新生代乐坛实力唱将吗?
2、张杰
张杰,被高估的原因和华晨宇相似又不同。比如张杰的高音也总是被人津津乐道,再者就是他们的创作都很容易呆板,失去活力。
在大众层面,张杰的热度始终跟他的老婆谢娜息息相关,这是他一直想摆脱,却又无法摆脱的一道枷锁。
实际上,张杰不算是没有实力,但是实力实在是有些普通。当年在《快乐男声》拿到第四名的成绩,凭借那些一成不变的情歌,已经不能再满足新一代听众的需求了。
“土”已经不是听众对他第一次吐槽了,他的音乐审美一直停留在“逆战”时代,失去了音乐的受众性。
这几年张杰的新专辑越来越无人问津。其实也不是说他的歌难听,只是现在满大街的歌手都在出这样的歌曲,满乐坛的流行歌手都有这样的歌曲,没必要听他的。
在音乐创作上没有突破点、没有新鲜感,是他逐渐走下坡路的重要原因。其他人还在进步,他却停在了原点。
音乐市场越来越饱和,各类歌手都想来分一杯羹。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涉猎越来越广泛,毋庸置疑他的音乐受众只能越来越少。
做不出吸引新听众的歌曲,旧的听众也难以长留。
我们不否认张杰有实力,但乐坛上真正的领军人或者是歌手中的翘楚,做得比他好得太多了,比他努力开拓的也很多,放在乐坛中,张杰的确不太够看了。
3、李宇春
提及李宇春,大家很自然就会想到“超女冠军”。
李宇春的确是内地选秀史上,第一个被观众送出道的女歌手。用现在的话说,她就是那个时期的顶流女星,她的身上聚焦了全民的关注。
这也注定她的歌坛生涯从开始就与流量密不可分。
平心而论,李宇春的唱功在超女时期显然配不上她拿的名次,因为在那个时候,人们更多讨论的是她的舞蹈、她的发型、她的人设,音乐反而是次要的。
李宇春的现场,相较于很多同期女歌手,都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野蛮生长》就是很好的例子,团队费尽心思设计舞台,用华丽的台风遮盖了唱功,但仍改变不了Live本身,就是她乐坛生涯中“拦路虎”的事实。
事实上,李宇春音乐作品的传唱度也并不高,有国民度的作品更是屈指可数,毕竟《下个路口见》,已经是很多年前的歌曲了。
李宇春的人设与包装,远远大于音乐本身,这是她被高估的关键所在。
显而易见她的音乐是同她的乐坛发展一步一步成长至今的,尽管达到一般水平却也输在了音乐基础上。
华语乐坛并不是停滞不前的,她的地位在时间的冲刷下,被后人奉为歌坛上的前辈,并且是非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前辈。如果仔细推敲,她也只能在年龄上占据优势了。
4、李玉刚
李玉刚和上述歌手有所不同,他谈不上流量堆砌,起初以反串出名,类似于《新贵妃醉酒》之类的歌曲,树立起人们对他的固有认知。
他反串出道时,本身就是在争议中走红的方式。但这样一个人很难与没实力这几个字联系在一起,也很难把他与被高估的主题相融合。
的确,我们的确无法否认李玉刚的实力,但也恰恰是他身上的实力悄无声息地掩盖了一些本该深刻讨论的问题。
当我们凿开包裹的层层外壳,深挖一下他音乐作品的本身。李玉刚的情况与其他几位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文化认可是他寻找到的捷径,作品内容却差强人意,形式远远大于内容。
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永远都是值得我们推敲的问题。当商业大于艺术时,作品注定停在一个高度,无法向前了。
5、尚雯婕
尚雯婕也是一位超级女声冠军,在很多音乐节目中都担任过导师,因为她先后发掘了华晨宇、力挺蔡徐坤出道,一度被视为歌坛“伯乐”。
特立独行是她身上的标签,同样她的音乐也是如此,不过她的作品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的前瞻性 。
没人能否定她在电音方面所做的贡献,不过也是这些前瞻破坏了她音乐发展之路,音乐必须创新但不能只有创新,创新必须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不是吗?
但尚雯婕在音乐中过分追求特立独行、追求自我,甚至比音乐本身的品质更重要。因为曲高和寡,尚雯婕甚至拿不出一首像样的代表作。
过度的追求自我,就失去了音乐的纯粹性,纯粹性是现在华语乐坛紧缺的音乐调性。这是尚雯婕迷失的方向,也是很多华语乐坛歌手共同迷失的方向。
尚雯婕对于音乐发展的敏感度是有的,对于音乐的热爱也是有的,她也曾朝着最前沿前进,朝着中国第一电音女歌手前进,但却有些走偏了航道。
6、薛之谦
被高估的歌手——薛之谦,很多人都曾聊过这个话题,对于他的实力早就争议不断了。
“没有感情,全是技巧”是人们对于他《怪咖》作品的评价,本意是夸赞他唱歌时的情感到位,但夸赞的同时也指出了一个无心的问题。
看过薛之谦现场的人,应该能感受到他输出的不稳定。某次颁奖礼上,薛之谦演唱自己成名曲《演员》时,众目睽睽之下翻了车。
他的不稳定,与唱跳歌手不一样,人们的包容度过低。
作为抒情歌手本身就是自我唱功不过关的一种体现,甚至没达到平均水平,实在是没办法将他提升到一种高度。
唱功对于流行歌手来说太重要了,这是他们绕不开的必修课。
其次作为一个创作歌手,他产出的歌曲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工业品,不能说是陈词滥调,但绝不能称之为有新意。
一整张专辑里的不同歌曲,都有很强的相近感,属于那种只听歌就可以猜出创作人的程度。
简单说就是他的作品实在是太口水化、太商业化了。这也导致薛之谦的口碑两极分化严重,因为他的音乐是定向的,受众也是定向的。
薛之谦整体的音乐曲风依然停留在芭乐情歌的路线,依然唱着“爱而不得”的心碎与悲伤。
无论从编曲还是在创作上,他都迟迟摆脱不掉重复自己的弊病,万能和弦的痕迹更是无处不在。
或许对于薛之谦的歌迷而言,他们就是因为这样的曲风和歌路而爱上薛之谦,所以薛之谦继续走这样的路线,对于巩固忠实粉丝以及扩充潜在粉丝市场有着不错的效果。
这样的风格套路,尽管早已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但却能让他拿奖拿到手软,对薛之谦来说这简直太划算了。
结语:
时无英雄,方使竖子成名。“高估”歌手,对乐坛来讲是极其不利的,并不是高估就可以让华语乐坛上升到新的高度。
褪去光环,沉寂下来 ,让自己真正作为一名音乐人,才是这些歌手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更是乐坛必须深思、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