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在意,《浪姐2》终于成团了。
没有节目组买的成团预告热搜,我还真的不知道《浪姐2》居然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走到了最后一期。
但好歹是成团夜,节目还是值得一看的,急忙打开直播,就被小雨美到了。
没有虚假安利,真实的美到人失语。
其他姐姐状态也不错,有种回到了自己地盘的自信感。
除了上一季姐姐回归,直播现场也让人直呼精彩。
首先是话筒未近,先闻其声的那英,被质疑假唱还上了热搜第一。
虽然也有人解释,直播都会垫音,那英的实力还是毋庸置疑的,但最后拿了第一名,给人观感还是差了一大截。
最后的出道名单,依次是:那英、周笔畅、杨丞琳、容祖儿、王鸥、杨钰莹、吉克隽逸。
看配置的话,六个大vocal,不太能唱的王鸥颜值够补,阵容可以说是完美。
只不过榜单、打投,人气数据断层第一的周笔畅最后还是屈居第二出道,而咖位最大、资历最老的那英毫无疑问成为了最后的C位。
节目打着30+的女性也可以乘风破浪重新起航的口号,
最后却好像告诉你:重新起航,也得看你买得起什么船一样。
粉丝为自家偶像打抱不平,路人感叹着梦想也要论资排辈的骨感现实。
成团夜前,大多数人都预料到了那英会力压周笔畅夺得第一,不满却又无可奈何,最后是麻木地接受了节目组的潜规则。
这档从开播就不被观众看好的节目,一直被唱衰到最后一刻。
/01.
为什么选秀总是一代不如一代?
现在的选秀,比真人秀还真人秀。
Reaction比舞台精彩,排练花絮比正片好看,人设比实力出圈。看节目收获“儿子女儿”,年轻的少女少男们一夜成长为“妈妈爸爸”。
不得不说,养成系选秀给内娱带来的影响是震撼的。
却也是短暂的,节目和选手都逃脱不了“出道即巅峰”的魔咒。
《偶像练习生》出道夜霸屏微博热搜榜,第二季《青春有你》热度断崖式下跌;
《创造营》系列办到第四季了,代表性舞台还是第一季的《撑腰》。
《浪姐1》在微博热搜停用期间,没有先发优势的限制下,仍能创下51亿的播放量。
而吃透了首季红利的《浪姐2》,甚至没有隔壁《创4》的喜剧人热度高。
一个现象级的原创综艺,续作反响总是没有初代好。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节目火了之后,投资的甲方多了,资方伸的手长了,节目组也学聪明了,
真人秀,也就从“真”变成了“秀”。
观众总说,后来的选手没有当初的那股冲劲、不够真挚。
这个“真”,来自于探索期的笨拙感。
一个原创节目,面对全新的生态环境,受众、节目形式都只有一张朦胧的蓝图,靠选手的摸索和观众的反应一点点拼凑出完整的模式。
真人秀进入大数据时代,当第一季的原创模式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后,人工智能便能根据第一季的数据进行深入学习。
其实现在的综艺,原创的第一季在策划阶段就应用大数据计算观众偏好了。
但一季节目播完后,有了观众的反响,分析各社交媒体平台的舆情反映,以及弹幕情绪,基本上在第二季就可以精准锁定嘉宾和节目主题了。
节目组从一开始,就策划好了一个完整的剧本,请来的嘉宾只是负责配演出这出群像戏。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现在的选秀,太想讲好一个故事了,或者输出一种价值观。
真正的主菜——舞台表演却成为了被忽略了存在。
一个完美的故事,免不了设计感太重的问题。
安又琪,初代超女冠军,两次错过机会,最后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娱乐圈里的普通人”。
程莉莎,舞台上风情万种、光芒四射,台下却是三句不离她老公的娇妻。
陈小纭,被渣男耽误的娇娇美女,节目里是个蛮横霸道的巨婴。
节目里还有很多类似的能引起网友共鸣或众怒的桥段,每一步都踩在舆论爆点上。
这么多双投资方的眼睛盯着,节目处处都是不允许失败的精心布局。
太精雕细琢的剧本,反倒失去了真人秀最大的乐趣,舞台也兼顾不好,两败俱损。
/02.
我们在看真人秀,
真人秀也在“看”我们。
大数据这个概念,这几年已经被科普烂了。
但当我意识到自己看的综艺也是大数据精准计算出来时,还是稍觉后背发凉。
想起一部古早的电影《楚门的世界》。
主角楚门从小到大都生活在一个名叫桃源岛的小城。
和所有人一样,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和妻子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相处和睦的邻居一家,以及排忧解难的真心朋友。
但其实,桃源岛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他温馨的家,每天往返的街道、建筑都是节目组为他搭建的;
可爱的妻子、知心的朋友以及让他愉悦或烦心的所有邻居、同事都是演员假扮的。
所有的演员都知晓这是一个节目,自己只需要配合演出拿到酬劳就好。
楚门生活中的每一秒钟都有上千部摄像机在对着他,节目组会给楚门安排各种情景让楚门面对,观察楚门的反应是全世界观众最爱的娱乐之一。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个节目,除了楚门自己。
主角出生前,就已经被选定为综艺《楚门秀》的主角,
他所认知的一切,是导演精心设计、塑造的。
主角的名字也很有意思,Truman,意为“真实的人”,《楚门秀》也即真人秀。
早期的真人秀,只设立简单的规则,其余的由参与者自由发挥。
真人秀鼻祖《老大哥》,让9个陌生人住进一幢房子里,切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生活完全暴露在24个摄像头下面,看看参与者会互相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友情、爱情、狗血……各种预料不到的情况让《老大哥》收视飙升,从自掏腰包付制作费到全世界的电视台都堵在制作公司门前争相购买版权。
风靡全球的原因很简单,人都有窥探欲,而人性又是最莫不可测的。
现在的真人秀,剧本痕迹越来越明显,我们所见、所听、所感都是节目组精心策划的。
你的欣喜、愤懑、意难平、笑点,也是通过人工智能计算后,被节目组巧妙安排的。
原本生活在摄影棚的楚门消失了,变成了镜头外的每一个观众。
我们以为自己是《楚门的世界》里的观众,观察着节目里的“楚门”们。
实际上,节目组如此匠心安排下,我们才是被观察、被设计的“楚门”。
节目组设计上演各种桥段,从而引导我们的情绪,向我们输出价值观、灌输思想。
和电影里,导演为了让楚门改变远航的想法,安排楚门的父亲溺水,让他产生恐惧、从而害怕水变得不敢冒险。
性质不同,但干的都是一样的事。
事实上,我们真的需要陌生人去安排我们的生活吗?
/03.
看真人秀就图一乐,
别上头了。
内娱独一份的真人秀,也就只有《花儿与少年》了。
被八组奉为神综,衍生出无穷无尽的“花学”讨论,
节目组上线了十小时无剪辑版本后,又给“花学”提供了研究资料,还成为了粉丝吵架的有力证据。
内涵深度、精彩程度至今无可匹及,
后来的综艺热度再高,也没有像《花少》这样从每个嘉宾的角度都可以细品一番的神作了。
被称作内娱真人秀鼻祖,《花少》第一、二季都维持着很高热度,第二季甚至比第一季更火、名场面更多。
除了请的嘉宾都很“妙”之外,很大程度上也是节目组“放养”的结果。
长时间旅行的节目形式,人在疲惫的状态下更容易暴露真实的一面。
《花少2》撕得精彩,多少都有真“撕”的成分,而节目组也敢放出无剪辑版本,给白热化的气氛又添了一把火。
一个敢真撕,一个真敢放,现在哪个综艺敢做到这样呢?
步步为营、收益最大化才是节目组和资方的终极追求。
所以每次选秀节目结束后,我都要劝人一句,不要太真情实感。
看《浪姐1》成团如同虚设就知道了,成不成团,对在节目里存活到最后的姐姐们影响可以说是无。
所以啊,惋惜谁命运不公的好,认为谁德不配位也罢,一时兴起的情绪下头后,就该清醒了。
真人秀只是贩卖故事的舞台,这些故事有关梦想、有关人生、有关家长里短,都是为了图一乐呵,节目落幕大家就散了。
如果因为节目里的结果,让你对自己的生活、对这个世界改变了看法,那你就掉进节目组的陷阱了。
或许《浪姐2》是论资排辈的姐姐,但你的生活不必是。
电影的最后,楚门最后到达了巨大摄影棚的出口,导演说活在我为你准备的世界里,你什么都不用怕。
但楚门还是微笑着和这个素未谋面的导演道别,推开跨出了通往真实世界的门。
我们的生活,也应该由自己去寻找,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