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剧《漫长的季节》昨晚收官,所有谜团终于揭开,所有角色的命运终于落定。
开播之初,大部分观众对这部剧并未抱以很高的期待,因为不久之前,《他是谁》《尘封十三载》两部与之题材类似的悬疑剧刚刚相继播出,收获较高的热度,加之近年来悬疑剧的播出早已呈井喷之势,很难不让这一题材的受众产生审美疲劳,也很难不让这一题材的拍摄者们陷入创作瓶颈。然而,在豆瓣平台上,《漫长的季节》开分9.0,并一路高走,结局播出后涨至9.5分,众多网友高呼“封神”。
同为跨代追凶的悬疑剧,《漫长的季节》胜在何处?答案正如演员秦昊所说,“悬疑是外套,命运是内核。”本剧掺入浓厚的生活气息,看似消解了悬疑的诸多特质,实则拓展了悬疑的各个维度,使其在个体的命案中折射群体的命运,在时空的切换中奏出时代的回响。
在《漫长的季节》中,烟火气拆解了紧张的节奏。悬疑剧历来主打“高能”“反转”,但本剧反其道行之,通过大量穿插生活场景,以及反复切换时空,将追凶的节奏人为打断暂停。这种处理方式令部分痴迷推理的观众感叹全剧节奏缓慢,但其优点在于用一幕幕鲜活的场景和一个个呼应的细节将剧中大小角色塑造得更为立体丰满,避免了人物平面化、工具化,使剧情的层层递进、迷雾的层层拨开更合乎情理、更真实可信。
蹉跎感冲淡了悲怆的情绪。本剧主角王响经历刻骨铭心的丧子与丧妻之痛,但老年王响并没有明显外露的阴郁气质。他喜欢和养子王北开玩笑,时常和龚彪、马德胜拌嘴,对心仪的李巧云则羞于启齿。岁月磨光了他的心气,更似乎让他内心的伤口结了厚厚的痂,让他被迫接受与命运和解的现实,正如他不得不接受脸上的皱纹与毛衣的线头。王响身上这股少有的沧桑感让全剧并没有自始至终沉浸在悬疑剧受害人惯有的悲痛氛围里,但也让结尾处他再遇沈墨时宣泄的情绪显得更加真挚感人。
暖色调融解了冰冷的叙事。东北是众多悬疑剧的取景地,因为肃杀的自然背景更能烘托追凶的氛围。比如秦昊主演的《无证之罪》,全剧就透着刺骨的寒意。但《漫长的季节》并不着眼于冰天雪地,却从一而终地聚焦1998年秋天的东北厂区和2016年秋天的东北城区,直到片尾降下雪花,季节方才交替,故事方才翻篇。时空选择上的一反常态,加之本剧强化的暖色基调,如炼钢炉、王响毛衣、马德胜衬衫、沈默外套均为红色,这些元素的叠加令本剧缺少传统悬疑剧的压抑,而平添真实生活的暖意和角色内心的躁动。
此外,在人物死亡的处理上,《漫长的季节》也没有一味采用阴冷的视角,主角龚彪的结局就是最好的体现。本剧特意安排一出极为夸张的大白天车祸桥段,又通过一分钟的慢镜头,让这一颇具喜感的人物的悲催一生,戛然而止于彩票中奖那一刹那的狂喜。死亡的残酷,与彪子脸上的笑容形成强烈反差,让这一幕突如其来的转折,少了几分悲凉,多了些许荒诞。
众生相丰富了悲剧的层次。本剧以女大学生沈默的个人身世悲剧为核心,却通过人物牵连,将其由亲及疏地延伸至王响一家的生离死别、龚彪的婚姻触礁、马德胜的抱憾退休,更借由这三位主角辐射至几乎每一个重要配角。比如李巧云,年轻时在夜总会陪酒,只为补贴丈夫和孩子的家用,晚年时却又孤寡一人;又如刑建春,他年轻时作为保卫科科长在厂里作威作福,晚年身患重病,还被迫偷鸡摸狗挣透析钱;再如马德胜身边的刑警崔国栋,他并没有像李群一样继续侦缉罪犯,而是早已被边缘化。18年,他们经历了什么?剧情并没有着墨,但观众不难体味或联想此中的时代喟叹。主角的个体命运和配角的集体遭际,让本剧超脱悬疑剧单一叙事链条承载的悲剧性,升华为一幅刻画众生的年代图卷。
以生活为内核,以命运为线索,《漫长的季节》打破悬疑剧的惯用套路,从某种程度上讲甚至超越了悬疑剧的创作格局和思考维度。正因此,本剧其实并未将过多的谜团留待最终章揭晓,而是将结局的笔墨更多地用于描述众人如何解开心结,坦然面对新的生活。也正因此,本剧带给观众的,也不是烧脑过后的恍然大悟,或者紧张刺激后的畅快释放,而是一股令人动容且绵绵不绝的后劲。这股后劲的源头,不是悬疑,是生活。
作者:孙欣祺
编辑:孙欣祺
责任编辑:杨健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