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了古偶、甜宠、悬疑三板斧,去掉美颜、仙侠、如梦幻般的滤镜,网络剧还有没有更多的选择?上海出品的网剧《启航:当风起时》以开阔的选题、精良的制作给出肯定答案。
该网剧改编自王强的长篇小说《我们的时代》,通过萧闯、裴庆华等年轻人自1990年起在信息产业近20年的沉浮,照见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社会变迁最迅猛的时期。剧中,有对摸着石头过河的奋斗群像描摹,有科研、互联网、经济体制改革等丰赡的社会信息量,有关于做国际品牌代理还是从零开始自主研发民族品牌的创业观思辨,也有“拟态影像”等别具一格的叙事手法。在该剧的创作研讨会上,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典林甚至用“网剧版‘大江大河’”来形容这个年轻的网络故事。
在专家看来,年轻的主创将萧闯和裴庆华的个人奋斗深深嵌入时代变革,让这部网剧能见文学、见时代、见创新。随着《启航:当风起时》完成了改革开放题材的一次青春化实践,网络剧如何突破狭隘的题材束缚,开拓新格局、承担社会责任,亦有了示范样本。
探入了网剧不曾深入的题材,更写出了真实可信的逻辑与质感
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已突破了十亿,数字经济更是渗透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影视创作领域,始终缺一部开掘中国信息产业发端的作品。从这一层面说,《启航:当风起时》恰逢其时,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用“饮水思源”来形容这部网剧的诞生。
故事以1990年代初期的中关村为原型参考,以萧闯和裴庆华为首的一众研究员瞅准时机,搭上改革新风,从代理国外的电脑做起,向着自主研发民族电脑品牌过渡,完成了华丽转身。包括两位主人公在内,“华研五虎”在时代浪潮中踏入互联网创业的快车道,成为国内第一批互联网创业者,见证了行业的飞跃与沉浮。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剧本探入了中国影视剧从未深入的无人区,“以塑造上世纪90年代一批乘风启航的互联网创业者,为社会主义文艺的长廊增添了新的典型形象”。更可贵的是,题材突破只是剧作迈出的第一步,该剧摆脱了许多网剧“换个场景谈恋爱”的甜宠套路与悬浮气质,写出了那个年代真实可信的逻辑与质感。
比如,从PC时代、汉卡、国有自主品牌电脑的崛起,到VCD、DVD等数码产品的全面繁荣,剧中在循着信息产业发展主线的同时,也按时代发展的节奏将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国企改革、股票认购、东方明珠的建造、外资兴起、出国潮、汪国真诗集风靡校园等拥有广泛共鸣的时代标志性事件融入其中、推动叙事。剧中还写清了深圳、广州、上海等改革开放前沿热土与内地其他地方在1990年代的参差社会风情。就连故事里年轻人的爱情,也都弥漫着风气刚开时那般含蓄与唯美的氛围。一切正如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刘淑欣所评价的:“剧作达到了细节真实、本质真实、时代真实和情感真实,由此展现出那个时代骨子里的年代感。”
创新表现手法的同时,也用写心灵史的志向消弭代际壁垒
耳目一新,几乎是所有观众打开《启航:当风起时》的一致观感。片头用了大量充满年代感的老视频,拥挤的大街,饱满的笑容,充满时代感的服装和食物,一下子就把人拉回童年。而复古的字体、特意做低清晰度的画面、特殊画幅,以及主观镜头,都在用一种创新的“拟态影像”营造着怀旧氛围。
在专家们看来,艺术表现的迭代让观众得以在沉浸年代感的同时,丝毫不折损画质。同时,“伪纪实”的别致设计,让故事得以摆渡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产生独特的沉浸观看效果。易凯称之为“能勾连从50后到00后审美的一次创新”。
当然,真正要消弭一部网剧可能产生的代际壁垒,关键还是在内容。剧中,两位主人公有一段海边的对话,被许多观众视为“性格即命运”的重要暗示。那是两位年轻人初尝挫败,面向大海,萧闯说,“这个时代就像海浪,要想搏击浪潮,就得做一艘大船,无论潮起潮落,都得立于潮头,这样才算时代的弄潮儿。”裴庆华却表示,比起大船,礁石更恒久。它可以被拍击,但不可能沉没;它可以恒久不变,当风起时,岿然不动。导演刘畅阐述:“当时代的春风吹起时,即便随潮流而行,也并不总是顺风顺水。成功永远没有捷径,机遇与危险总是并存,这是我们想传递给观众的价值观。”
而当年轻的观众在网上留言——1990年至今中国的经济腾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信息化与全球化两大趋势,这两股浪潮把一批又一批的人推到了潮头浪尖,同时也重新塑造了我们这个国家甚至每一个人——这部网剧已用书写心灵史的志向消弭代际壁垒。
作者:王彦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