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第三十六集,有一段营救林殊副将卫铮的剧情。
梅长苏的安排是这样的:首先,派言侯爷借故去引开夏江,言侯在会谈过程中利用夏江妻子逝世的消息惹恼了对方。在进行了一番不愉快的谈话之后,言侯说”我可以走了“,以此引得夏江的怀疑。
从谋划上来说,言侯爷这条线存在两个疑问:第一,梅长苏怎么确定言侯一定会答应相助呢?第二,就算言侯答应相助,梅长苏怎么知道言侯能够打乱夏江的心神,引得其猜疑?尤其是这种猜疑能够到什么程度?是否值得派几十人为此去冒险呢?
然后,就是攻悬镜司这条线:甄平带人攻入悬镜司,在到达地牢之前就撤退。梅长苏后来跟夏江说:发现守卫松懈,所以断定卫铮不在此关押。
这里也有疑问:守卫松懈到什么程度才能断定卫铮不在此关押呢?夏江回来后怀疑:梅长苏借机调走自己不是为了劫狱,而是怕自己识破他们声东击西的战术。这里面夏江的自我怀疑源于他对自己关押卫铮至大理寺的不放心,试问既然心里一直忐忑为何还要把卫铮移走呢?
梅长苏后来的解释是,因为夏江的目的变复杂了。目的变复杂了跟换个地方关押人犯有什么关系?在悬镜司就不能一网打尽劫狱的人?何况那里还买了火雷了,最次也能同归于尽吧。到时候靠着这些尸首也能辨认他们是谁的部下,照样想栽赃谁就栽赃谁。
最后,夏江心急火燎地跑到大理寺确认人犯还在不在。大哥,你一个悬镜司首尊出门多引人注意不知道吗?派个人去看下不就可以吗?就算去大理寺,你也可以佯装悬镜司这里关着人吧?人家会声东击西?你就不会?
当然,梅长苏这里也有解释:那就是夏江心下多猜疑,一定要自己亲自去看到犯人才放心。嗯,这么说好像也没杀问题。
也就是说,梅长苏整个营救卫铮的计划都是基于他对夏江的心里猜测,而且不止一层:第一,夏江想请君入瓮,所以把卫铮移到了大理寺;第二,夏江会自我怀疑大理寺的人犯被劫走了,所以会亲自自己去查看,顺便当了一回带路党。还有言侯,他怎么知道说出救卫铮,言侯就一定会帮忙呢?
所以,整个谋划按最简单的情况来看都存在三种变数:首先,言侯不答应怎么办?其次,夏江如果没把人犯移走怎么办?最后,夏江没有自我怀疑怎么办。
这三种变数叠加在一起,会使得整个事件的复杂度呈指数上升,根本无法按照既定的规划去走,失败了该怎么办?或者半成功半失败又该怎么办?
权斗就是一种大型赌博,赌输了,可能连命都没有。怎么能不考虑失败的情况呢?天天做一锤子买卖,坟头上的草早就不知道多高了?
整个营救计划,包括整个琅琊榜的权斗,靠着作者开金手指,主角一路勇猛向前。当然,硬要解释也没问题,就像做实验都有理想情况。但硬伤太多太多,只要有点脑子就能发现。
另外我看到有一个问题是《琅琊榜》和《大明王朝1566》的权谋水平相比如何。这里我不下简单的结论,给大家看一个我之前写的《大明王朝1566》里面的血经一事:
明明是裕王妃用假血经骗了嘉靖帝,为什么嘉靖还会抓杀严党呢?
如果你能理解《大明王朝1566》的这段剧情,我相信你会对权谋有新的认知:首先,权谋靠的不完全是谋划,最重要的是自身有几斤几两,看锅下米。有一句话叫”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就是这个意思;其次,传统式的中国权谋并不会允许存在那么多的不确定性,先虑胜,再虑战。既然动手,就是要你的命,能让你死绝对不会让你活,能诛十族绝对不会诛九族。但在平时,一切都是引而不发,在一起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除去权谋,然后就是对事物发展的预测,这个推荐大家可以去看看《天道》。从最开始的扶贫,到杀富济贫,到痛失所爱,看丁元英是怎么虑胜又虑败的,而整个事件的核心又藏在何处?
《天道》如果乐圣公司提前知道王庙村生产基地,结局会不一样吗?
《天道》丁元英不阻止三人退股,考虑的是这三点原因
琅琊榜无疑是一部制作精良、演员演技在线的优秀作品。但对于影视作品,我个人有一个评定标准:一流的作品看氛围;二流的作品看故事;三流的作品看演技;不入流的作品只能看看演员的脸。
一部作品如果总是在说演员演技怎么怎么好,大概率不会成为经典作品。因为在那些经典作品中,比如上面提到的《大明王朝1566》,你就根本感觉不到演员在演戏,而是他们就是那个角色,丝毫看不出表演的痕迹,这就是人物和故事高度契合的结果。如果再往上编剧或者导演拥有较高的艺术水准,那大概率会将作品引入到一个或情感浓郁,或充满思辨的氛围,这就离经典之作不远了。
如果国产剧以《琅琊榜》为基础,那需要提升的就不单单是权斗的部分,还有整体的故事,以及主创们到底想以一种怎样的氛围去感染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