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感觉那段影像支离破碎,充满了青春的躁动与荷尔蒙的释放。镜头切换干净利落,直截了当。摇晃,不安,愤怒,嚣张难道是青春的底色?
那是女导演李玉的《观音山》,看它的时间已经是十年之前,我被开头的这个电影片段感染得热血沸腾,血脉贲张。我想要找个出口,我想要干掉一扎啤酒,我想要大声呼喊。
这是一个关于残酷青春的故事吗?我们都小瞧了李玉的野心。
2.
我喜欢前期的李玉,游走在边缘与主流之间,能够捏合商业与文艺的冲突与碰撞。她和娄烨有部分类似,但又不像他那样表面的偏向小众。与一般的女性导演局限在人与人的感情联系之中不同,她试图探讨一些人类情感的价值观与终极意义。
她要运用光影世界构造她内在的价值体系与思考逻辑。
3.
丁波、南风(女)与肥皂是三个混迹社会的边缘青年。丁波和南风分别因为二婚的父亲和酗酒后打骂母亲的父亲而逃离各自的家庭。他们空虚、落寞、迷惘、疏离,时常无所事事。
他们的新房东是一位前京剧演员常月琴,她一直无法从丧子之痛中恢复过来。
于是两代人,两条线索交叉、展开,又重合在一起。表面上,三个青年迷乱、局促、漂泊、没有秩序感。而常月琴每天早上六点半准时起床练声,活在自己营造的规律生活中。于是二者之间的紧张感触发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戏剧性张力由此凸显。
4.
电影的焦点或者说转折在于,南风在歌厅驻唱时因误伤他人而需要赔偿二万元,经济拮据的他们不得不暂时去偷女房东的钱去应付。
此后,电影的叙事语言开始安静下来,电子乐、晃动的镜头渐行渐远,故事似乎才刚刚开始。
它到底在讲述什么?
5.
从本质上说,两代人虽然境遇不同,但生命的底色却是惊人的相似。
他们都是脱序而行的人。因为变故,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上被狠狠地甩开。他们开始远离主流社会,活在自己的创伤和阴影中。
他们都无法摆脱,没有依赖,像漂荡在水面上的浮萍四处飘摇,像早晨的风一样不知道方向的存在。
他们都离开了秩序的安排。
6.
他们的应对方式又是惊人的一致。放弃和放纵其实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丁波和南风都被生活的不可捉摸和不确定性深深伤害,他们选择主动地离开步入正轨,甚至选择在铁轨殉情作为戏谑与嘲弄生命无意义的方式。常月琴终日活在亡故儿子的阴影中不能自拔,只能依靠坐在儿子出事的车子里感受儿子的昔日气息获得慰藉。
他们都找不到各自的出口,生命的活力被命运捉弄和扼杀。因为脱离了秩序,他们活在各自的孤独里。
7.
因为三个青年救了自杀的常月琴,两代人继而得以互相拯救,似乎重归正常的秩序中。
他们修好了常月琴的儿子出事的汽车,他们重建了山上那因地震而支离破碎的观音庙。
他们真的通过自救愈合了自我的伤口吗?人类生命的终极意义能够规范在人类自己构建的秩序中吗?
当你被抛离人们自己架构的秩序时,你能够通过重构秩序来自我救赎吗?
还是只是被一直向前的生命列车抛在了“观音山”站?
8.
李玉的电影世界充斥着隐喻,表达的深层意涵令人费解。但是她的出色之处就在于她能够把一个有着深刻内涵的哲学命题通过完整甚至惊艳的故事表现出来。她娴熟地操纵和把控镜头语言的能力着实令人吃惊。
9.
孤独是短暂的,因为生是短暂的。在一起是永远的,因为死是永恒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生有何欢,死又何惧?
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