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离家出走去少林寺——未遂”。
随手打开一个评分网站,在电影《少林寺》的短评栏里,点赞最高的评论竟然无关电影的剧情、角色或是艺术特色,仅仅有这样一句充满童趣的话,但也确凿了这部电影确实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童年和青春,成为了八十年代的时代记忆。
1982年,中原电影公司推出了由张鑫炎执导、李连杰主演的古装动作片《少林寺》。
这部电影在内地公映后,最终城镇观影人次为5亿,而1982年中国的人口总数为10.3亿,并且据说当年《少林寺》以1毛钱的票价最终拿到了1亿的票房成绩。
八十年代,少林寺不是一个地点而是一个符号,武术不是一个体育项目而是一股狂潮,八十年代的武术热造就了巨量的无数明星,他们不仅在中国及东亚备受追捧,哪怕是在好莱坞也有着不凡的影响力。
八十年代的武术热还点燃了无数的少年,只是他们中多数人的青春,大都迷失在了所谓的“武术梦”当中。
蓄势待发当今天再去回顾八十年代的这场武术热,会发现它是一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潮流。
武术从未在其他任何一个时代收获过如此多狂热的追捧,而八十年代一过,这股风潮又刹那间销声匿迹,但这并不是天外来物,这股风潮在形成之前已经是做足准备,蓄势待发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人们的思想开始大解放,随着体育事业的恢复生机,武术这项传统的技术和艺术不再是难以抬头的“糟粕”,
无论是国家体委、民间社团还是普通群众,都开始将目光聚集在这片很多年无人问津的传统沃土上,并且,是极为灼热的目光。
国家体委组织人员对武术遗产进行发掘、整理研究,并且将武术事业发展提升到新的高度,一时间有关武术的竞技比赛、群众普及性活动、学校科普教育在全国如火如荼的铺开。
各省市专业和业余的武术班都恢复了武术训练和人才选拔,体育院校武术专业的招生、教学重新开办,并受到了广大学子的欢迎。
“六十四手,我已经忘了”,在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一代宗师》中,北方八卦掌宗师的独生女宫二飘零到了香港,她淡淡地对叶问讲述了这句话。
现实亦如银幕,时代动荡,乱世之中武林凋敝、众星陨落,大师离世、宗派子弟四处飘零,繁盛一时的武术经历了一段相当寂寞且黯淡的漫长时光。
直到八十年代,国家开始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对武术遗产进行抢救发掘和整理,文字、录像、文物……
无数濒临消亡的拳法、兵器得到抢救性保护,无数鲜为人知的武术流派得到扶持、推广和发扬,这给之后的武术热提供了相当坚实的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外交流的机会增多,武术表演成为一个重要的对外传播和交流的项目。
它既是传统的、高深的、富有意蕴的,又是力量的、极有表现力和展现力的,文化、力量和美合而为一,吸引着对东方充满好奇和神秘想象的异国人。
改革开放后,国家先后派武术队外出访问交流,足迹踏遍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进行武术表演2000余场,使得武术不仅在国内得到重视,海外同样掀起了武术热潮,不少外国人远渡重洋来到少林寺学武。
所以,八十年代的武术热离不开国家对武术的重视和体委的发掘、普及,以及各个武术组织的推广,天时地利人和,一场武术狂潮迅速席卷大江南北。
蔚然成风1979年之后,曾经被视为“毒草”的港台文学作品尤其是港台武侠小说大批量的流入内地,金庸在五十年代就完成了《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等多部重要的武侠作品连载。
之后金庸武侠小说在华人地区迅速流行,1981年金庸访问内地后内地掀起了“金庸热”,古龙、梁羽生、倪匡等作家的武侠小说也相继被放进人们的书架。
那时候,读武侠小说并不是文学青年的专利,下至普通中学生上至大学教授,谁都梦想着能集齐一套金庸全集。
在内地将武术热掀到高潮的是电影《少林寺》和电视剧《霍元甲》,但实际上1960年代末香港就已经兴起武侠电影,成就最高的是胡金铨导演的《侠女》,这部影片从戛纳国际电影节捧回了最高技术奖。
香港武侠电影的兴起带动了武术和武打演员的被重视,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李小龙,七十年代初期李小龙带着武术走向国际。
他通过《精武门》、《唐山大兄》、《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等一部部影片,向世界介绍中国武术的魅力,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魅力。
并且,他成功了。短短三年内拍摄的五部影片在美国大受欢迎,李小龙瞬间跻身世界巨星的行列;只是当世界上所有人和李小龙自己都认为他向世界的展示刚刚开始时,天妒英才,李小龙突然身亡。
在《精武门》中,当时还是武师的成龙扮演了被李小龙暴打的日本浪人,在80年代初期成龙也曾闯荡好莱坞,但这段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直到90年代,成龙才开始在好莱坞大红大紫。
香港武侠武打动作类电影当时培育出了一批优秀的动作明星,而且在这片男人主导的世界中,也有一代代打女突出重围大放异彩,徐枫、郑佩佩、杨紫琼、章子怡、惠英红……
某种程度上武术电影改变了世界对中国人的一部分偏见,男人不再是长辫子的“病夫”,女人不再是吊梢眉的小脚。
到今天,在海外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影星依然是李小龙、成龙、李连杰、杨紫琼、章子怡等武术电影出身的明星,他们的功夫拳脚在电影中充满魅力,必须要承认,中国武术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
武侠电影在香港风生水起之时,在北京胡同里孤独练武的小男孩李连杰并不知道,有一天他也会出现在银幕上,并且有无数的人因为他也走上习武之路。
李连杰八岁被教练挑中开始习武,12岁之后连续五年获得全国武术全能冠军,1979年国务院邀请香港的电影工作者召开会议,计划筹拍《少林寺》,几经周折中原电影公司请来张鑫炎导演,而张鑫炎选中了拍摄纪录片时就认识的李连杰。
上映之后《少林寺》掀起了武术狂潮,1983年内地引进了第一部香港电视剧《霍元甲》,再次造成了万人空巷的轰动,武术风暴势不可挡。
于是大量的香港武术动作电影开始在各个放映厅、电影院流传,同时内地的电影厂也乘胜追击,开始制作拍摄武术动作片和武术题材电视剧。
198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发行《武林志》、山东电视台推出8集武打电视连续剧《武松》,1986年北影厂拍摄了《侠女十三妹》。
1988年西安电影制片厂与中原电影公司合拍了《黄河大侠》、长春电影制片厂推出了《风尘女侠吕四娘》,198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了《独行客》……
迷途少年因为国家对武术的推广和武侠武术类小说、电影的风靡,八十年代的人们几乎每一位都在心里种下一个武术梦,几乎每一个人都向往着去少林寺学武术,不分性别,不分年龄,连《中华武术》杂志的封面人物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全国武打比赛女子个人全能冠军山东张玉平,一位编辫子穿红装的女子,正拿着一截竹竿进行武术表演;
有84岁的八卦掌名家李子鸣,一位精神矍铄的白须老人;
有扎着丸子头看起来不过六岁的小女孩;有武术国际邀请赛优秀表扬奖获得者盖尔内·塞尔日,一位金发碧眼、裸半身进行拳法表演的法国小伙。
当一个事物逐渐狂热到哪一抑制的局面时,往往它将脱离本身的意义,而被曲解、误读、诋毁和破坏,盛极必衰。
八十年代武术热兴时,武术从业者们最初感到的是兴奋与激动,他们和武术的发展在此前都历经了重重磨难、蛰伏太久,忽然间门庭若市,个个欣喜若狂。
那个年代,哪怕是一名普通的热心群众,只要愿意前去拜访求教大师,大师们都会热心传授,但渐渐武术教学变成了一门生意,大师们注重名声不再出来接待陌生人,使得投机倒把的“三脚猫”们招摇过市。
有人曾在杂志上打广告——飞檐走壁三天学会,隔山打牛两个小时学会;全都语不惊人死不休,而爱好者最容易受骗上当。
武术有对身体有着极大的要求,稍有不慎就会受到伤害,甚至残疾,许多原本想着通过武术强身健体的武术爱好者因此落下病根。
徐浩峰曾编写过一本口述记录《大成若缺》,讲的便是八十年代中国掀起武术热,一名叫王建中的先进工人受到武术风潮的影响开始习武,结果变成了街头茬架的“不良青年”。
后来又下海经商,人生起伏坎坷大半,才又回到了武术上,重新将内家拳学作为人生归宿。
书中可以感受到八十年代武术潮流之火爆,也能看到青年们大多是热血方刚、精力过剩,真正将此视为事业的人少之又少,于是这样肤浅的狂热引发了不少社会事件。
书中提到一个人叫于疯子,不是真疯,是装疯卖傻,他在东单公园练梅花拳,围观的人一多,就嚷嚷着要人们打他,打不痛他还跟你急。
有一天,于疯子突然就瘦得皮包骨头,不久就死了,传闻是因为他一直在公园叫嚣让人打他,有天来了一个谁都不认识的老头,给了他一拳两脚。
当下他一点事儿都没有,但从此之后就越累越不舒服,几个月后人就没了,像于疯子这样的青年人当时数不胜数。
武术从未像八十年代那样大受追捧,因为那样一个无数热潮,使得濒临灭绝的传统武术又回到人们视野,许多武术遗产被拯救。
但既然是武术,就要讲“武德”,跟风、虚荣地学武只能加速这股风潮的销声匿迹,并不能将其真正的内蕴传承下去,所以你看,九十年代中国不再流行武术,又掀起了一股“气功热”……
文/赵贺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