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公映,上映仅6天,票房直逼30亿,上映第43天,票房突破53亿,成功跻身全球影视票房前90名。
如此辉煌战绩,不用多说,你也知道是哪部黑马电影了。
毫无疑问,《你好,李焕英》是这个春节档,贾玲带给大家的一部诚意之作。
除了赚足观众的欢笑与泪水外,贾玲送上的惊喜不止于此。
一场戏中,大家翘首以盼的工友走进镜头,只见他扑通一声丢下行李,激动地握紧双拳大吼,“亲爱的工友们,我想死你们了!”
镜头上抬,那是张熟悉的大长脸儿,倾耳再听,那是句代表着春晚记忆的经典话语,实在让人倍感亲切。
一句台词,一个镜头,就能引得全场爆笑,出场不到三分钟,立马成就全片经典镜头。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冯巩,可真有你的!
据说,冯巩当时说无片酬支持自己但徒弟的,但贾玲还是给了他100万的片酬。
其实,自从2019年不再现身春晚舞台,冯巩就处于半隐退的状态。
这一次,他能够在影片中亮相客串,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他和贾玲的关系。
众所周知,冯巩是贾玲的师父。
2001年,冯巩开设中戏相声大专班,面对全国招生。
来自湖北襄阳的贾玲,因母亲替她选择专业时,用方言将“戏剧”说成了“喜剧”,阴差阳错成了冯巩的学生。
在那个“男不嗑瓜子,女不说相声”的刻板俗约下,贾玲一毕业,就失了业。
可是,骨子里天生的喜剧因子激荡着她不肯认输,哪怕在男人为天的行当里,她也要坚持。
蜗居在一个月400块的小窝里,吃着拿随身听换来的馒头榨菜,贾玲不叫一声苦。
可贾玲的苦熬,让两个人很心痛。
一个是贾玲的姐姐贾丹,她给妹妹在当地找了个月薪4000的稳定工作,逼着妹妹赶紧回老家上班。
贾玲没办法,只好请师父冯巩来劝姐姐。
看着贾玲在艰辛环境下还咬牙坚持,冯巩大受感动,撂下豪言,“没有工作,我帮着找,吃不上饭,我管她。”
冯巩言出必行,立马带着贾玲四处演出。
一场演出只有酬金二三百,可冯巩发给贾玲的薪酬是三五千,有些演出带有公益性质根本没酬劳,贾玲照样有报酬。
可想而知,贾玲赚的这些钱,大部分都是师父冯巩掏腰包补贴来的。
在冯巩的帮助下,贾玲三个月就赚够了10年的房租。
冯巩对徒弟贾玲的帮助,不仅仅是让她在北京立足,更是在贾玲迷茫时,为她指点明路。
2011年,贾玲有机会登上春晚。
她乐得不行,可在大年二十九,节目组突然通知因为时长问题,节目被毙了。
冯巩怕贾玲接受不了,特意将家里的麻将桌送给贾玲逗她开心,大冬天的四处托人买贾玲最爱吃的大闸蟹。
他安慰徒弟,“明天好好干,抓精品,有一种胜利叫撤退”,别灰心。
到了大年三十,春晚节目组通知说节目保下来了,冯巩又鼓励徒弟大胆上场,“时不再来,迎头赶上,有一种胜利叫前进”,继续加油。
巧嘴的冯巩,把满满关怀都裹进了对徒弟的嘱托中,潜移默化间,帮着她早些适应圈子的浮浮沉沉。
慢慢地,贾玲打开名气,她在形形色色的综艺节目里迷失了自我。
2012年,贾玲参加了《百变大咖秀》,节目里不是撩裙子卖弄性感扮演“梦露”,就是沾上胡子演“猛汉”,有时候还会挑战一点跟专业不相关的,骑个鸵鸟或者是蹦极。
冯巩气得不行,斥责她:“你好好的一个女孩,你还嫁不嫁人了?你相声多弄点作品,为什么要去学那些什么裙子被撩起来了?”
冯巩很理解贾玲想要出名刷存在感的迫切心情,却怕徒弟就此消耗自己,快钱赚顺手了,就不肯下苦功磨作品了。
于是,冯巩要求贾玲有选择性地上综艺节目,得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出好作品上。
多亏了冯巩的当头棒喝,贾玲才会在后面的《欢乐喜剧人》中大放光彩,最终凭借扎实的喜剧作品在圈子里真正立稳脚跟。
冯巩对贾玲的提携帮助,如果不是贾玲多次在节目中提及,大家都不知道。
一方面是冯巩特别低调,更重要的一面,是他觉得这都是做师父应该做的。
如父如女,用来形容冯巩和贾玲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了。
遇到这么个无私帮助徒弟,不求回报的好老师,实在是贾玲的一生幸事。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冯巩能这么力挺徒弟?
一方面是因为他骨子里的善,更重要的是,他对贾玲的不容易,感同身受。因为,他曾经经历的苦可比这多得多。
冯巩,是连上33年春晚的超级钉子户。
有人好奇,他凭什么?于是百般探究。
深挖后发现,冯巩来头不小,曾祖父竟然是民国临时大总统冯国璋,家世显赫得惊人。
可实际上,如此强大背景非但没有帮助冯巩年少成名,还成了他童年苦难的开始,从艺路上的拦路虎。
小时候的冯巩,住在祖上留下的花园洋房里。
可随着变化的到来,一切都变了。
作为爱国企业家的祖父,捐出了全部资产却只为全家人换来了一间只有12平的小屋。
辅仁大学毕业的父亲接受劳改,“京东第1千金家”的母亲靠着微薄的工资养活一家人。
9岁的冯巩,不得不拿着小耙子和一群苦孩子抢煤核儿。
刚烧好的煤滚烫,可它再热,把小手烫得再通红,冯巩也要硬着头皮往上冲,因为自己动作慢点,可就没了。
很难想象,一个锦衣玉食的小少爷,竟被生活逼成了四处拾菜帮子,捡煤核的苦孩子。
不过,日子再苦,冯巩也不忘仰望星空。
他喜欢上了拉京胡,只用不到三个月时间,就拉得有模有样。
极高的文艺天赋,让冯巩成了学校宣传队不可或缺的人物,在一次文艺汇演中,他出演了马季的名作《友谊颂》,被马季相中,收为徒弟。
1977年,从技校毕业后,冯巩被分配到天津纺织机械厂做钳工。
他太喜欢说相声了,不甘心一辈子当工人,可任他再有才华,大家一听到他的出身都吓得直摇手,不敢接收。
没办法,冯巩就和当时的相声搭档刘伟偷跑去当文艺兵,想要换个工作。
可由于他们的“跑路”没得到厂里的同意,白打了两年“黑工”不说,工作还没换成,得罪了厂里。
好在这时,冯巩的恩师马季功成名就,直接将冯巩从天津请了中央广播说唱团。
冯巩,终于苦尽甘来了。
1986年,天上降下好大一块儿馅儿饼,直接将29岁的冯巩砸进了春晚。
从此,冯巩霸屏的光辉事业拉开了序幕。
03
陪着冯巩上春晚的,是当时和他一起当兵的刘伟。
两人从微时一路走来很是不易,可红了没多久,刘伟就趁着出国热潮,去了澳大利亚。
冯巩一下子丢了搭档,很苦恼。
幸好,他遇到了年近40,同样没搭档的牛群。
两人一拍即合,相见恨晚,一个捧一个逗,一个狂甩包袱,一个接得又稳又狠。
于是,那些年,我们得以见证无数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点子公司》,《最差先生》,《瞧这俩爹》,《明天会更好》等。
这对“黄金搭档”合作之默契,已经成了春晚舞台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台上台下,他们“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冯巩还开玩笑说,“牛群是我的良师益友,只要作品合适,我们可以‘白头偕老’。”
只可惜,人心难抵岁月蹉跎,两人合作11年之后,最终分开了。
有人猜测,是他们闹不和,其实大部分问题出在牛群身上。
因为他是一个喜欢折腾,耐不住安稳的人。
早在1996年,两人大火之时,牛群就觉得相声赚不到大钱,想下海经商。
冯巩虽然很震惊,但他还是不忍心阻拦搭档的大好前途,最终选择支持,并告诉牛群,“如果生意不好,回来两人继续说相声。”
半年之后,牛群投资失败,冯巩在原地等着他,两人继续合作。
可没多久,牛群又异想天开地办起了杂志社,再次弃冯巩而去。
亏了12万之后,牛群灰溜溜地回来,冯巩不计前嫌地拿出春晚剧本,拉着牛群继续说相声,帮他渡难关。
许是不甘心屡次失败,非想要混出名堂来,牛群在1999年和冯巩合作完《瞧这俩爹》之后,彻底弃艺从文,当起了县长。
三次被搭档抛弃,大好事业被迫中断,换做旁人只怕要翻脸,恩断义绝。
可冯巩实在是个仗义人,他没怨过牛群,后来牛群穷困潦倒,冯巩依旧接济帮助他。
因为,冯巩一直拿牛群当兄弟。
还记得两人刚相识的1988年,牛群母亲过世,冯巩主动去帮衬,还陪着他抽了一宿的烟。
牛群感动不已,“我这辈子下跪磕头,就是给我爸我妈,还有给冯巩。”
如今说来只有唏嘘,过往种种,孰对孰错,早已不再重要。
再后来,春晚舞台上出现了“铁打的冯巩,流水的搭档”之盛况。
可不管冯巩跟谁搭档,他总有自己的特色,不管世事怎样沧桑变化,冯巩的厚道和好人品,早已在观众心目中扎根发芽。
可就是这样一个对待身边都人很友善都人,却也曾遭遇过别人都诬陷。
2003年的某天,热心肠都太去看望一个因车祸受伤的朋友。
那位朋友因为受伤有所不便,就请了一位保姆照顾。保姆三十出头,看上去很老实,对冯巩非常热情,就当着主人的面要了冯巩的联系方式。
冯巩也没有想,就把她当初热情的粉丝。
没想到噩梦就开始了。
有了联系方式,保姆经常给冯巩发短信,打电话,一开始出于礼貌,冯巩一一回复。但信息一多,就打扰他的正常生活,所以他便不再理会。
但对方变本加利,发但信息也变得暧昧了,冯巩觉得不对劲,立刻拒绝并拉黑了对方。
不久之后,保姆给冯巩发了一封律师函,说冯巩与自己发生了不正当关系,并要求50万的封口费。
冯巩深知这件事的严重性,于是就将此事一五一十告诉妻子,妻子深知丈夫不是这样的人,安慰冯巩天塌下来有自己顶着,于是积极报了案。
好在邪不胜正,法律最终还了冯巩清白,诬告的人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被判了5年 牢狱生活。
虽然有过被坏人诬陷的经历,但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他还是会伸出援手,他深知,自己总不能因为一点点黑暗,就忽视整个光明。
2019年,当下场掌声不如上场热烈时,冯巩毫不留恋地退出了春晚。
他不再是落难的“官家公子”,不再是舞台上大脑袋细脖子,一双水汪汪小眼睛的相声人。
他,只是一个踏踏实实,在烟火人间中觅得快乐的小老头儿。
他和朋友在苍蝇饭馆里吃得欢畅,他逗弄孙子尽享天伦之乐,他用200条短视频继续将快乐传递给爱他的观众们。
年少时读不懂冯巩,觉得他总爱拿“我想死你们了”说事儿,太尴尬了。
如今看懂已到中年,才发现那句听腻烦的话语,何尝不是一位老艺术家对观众的深情厚爱呢!
冯巩说,“我的相声是我在艺术与生活中喜、怒、哀、乐全部感情的融汇。”
是啊,他将自己承受的苦难通通化作了笑声,欢乐着你我,衷心感谢他。
现如今,真得好想再在舞台上听他说上一句,“我可想死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