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攻主(珞思影视研究组)
比从零开始更难的,永远是创新。
2017年第二季度,卞合江和他的团队就面临着这样的“难”——一年前,那档名叫《我想和你唱》的音乐类节目横空出世,虽然此前观众并没有想到它会和其他音乐节目有什么不同,但结果,卞合江和他们的团队制作的欢乐后期,让所有人一起high了起来,这档节目,也由此拥有了与其他同类节目完全不同的精神样貌。
即便到现在,看过“想唱”第一季的观众还会记得它给他们带来的全新视觉冲击:圆形或漫画格式的的空间分割经常出现在屏幕之上,画中画的感觉就是让你能够同时看清不同人对于同一件事的反应;五颜六色的花朵适时在犯花痴的嘉宾头顶开放,粉红气息随之而来;韩红一个白眼,对面的李维嘉就全身“烧焦”化身“小黑人”;个性花字突出的活泼感贯穿节目始终……
可以说,因为其欢脱的后期效果,《我想和你唱》第一季成为电视节目成功打造“网感”的实例,而这种“网感”也收获了明显效果,去年的“想唱”,在其播出期间就是周六当晚年轻观众所占份额最高的电视综艺节目。
效果明显,成绩喜人。所以,当《我想和你唱》宣布启动第二季节目时,不少业内人不约而同想到了同一个问题:第一季已经做到极致的湖南卫视后期制作团队,接下来要怎么玩?!
嗨!新一季Party氛围更燃更火
当花字拥有灵魂,它会给你一个情绪
当事人自然是压力最大的。17日凌晨才得以抽空接受捕娱记采访的卞合江说,虽然明白第二季要做的就是突破,“但因为第一季确实用尽了洪荒之力,以致于再想突破确实很难。”
难,不代表不想办法,卞合江说,开始进入战斗状态前,后期制作团队新开了多次会,“最终明确了一个方向,那就是让Party的氛围更燃更火,我们要在第一季的基础上强化升级。”
升级,是每一个层面的,对于卞合江的团队而言,他们拟定的方向是,Party感更炫、剪辑节奏更流畅、花字更亲民、人设更多元活泼。而在《我想和你唱》第二季播出过半的当下去审视他们最初定下的目标,捕娱记的直观感受是,他们又一次做到了。
比如,Party形式感升级有之:在“想唱”第二季邀请更多素人来到现场的大背景下,卞合江和他的团队强化了舞台的绚丽感——观众一定记得,相对第一季歌手稍显平淡的出场方式,第二季每位歌手出场时背后都“自带光环”,水冰月、雅典娜的气场,就曾在女歌手的登场环节中如影随形并且一秒定格。
比如,花字仿佛第一次拥有了灵魂,当金志文、钱枫念错植入广告时,花字们先是自动排列成嘉宾说错的模式,然后仿佛立时重启,跳跃到正确位置。而这种设计,也让植入变得更为鲜活更有喜感。拥有灵魂的不止花字,还有各种动态效果,刚刚播出的这一期里,费玉清满头冒汗的情景与华晨宇被鸡腿追打的场景,都因为活泼的动态效果而拥有了灵魂。
此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因为后期剪辑、强调带来的人设拓宽,本季“想唱”,撸烤串戴金链子一口东北话的东北大兄弟金志文,在观众心目中的印象已经快要超越第一季就开始稳坐江山的“小黑人”维嘉和“花痴”于莎莎,而这个人设的塑造,卞合江与他的团队功不可没。
最不能忘记的,就是“想唱”本季多次特设的“小剧场”环节,这些环节中运用的动画效果令人印象深刻,比如第四期《东邪西毒开场秀》的动画设计制作,第六期《高考开场秀》的动画制作,还有“还珠格格版广告片”小剧场的动画制作等等。
鲜明的创新很多,而暗埋的努力也不少,从第一季到第二季都紧紧跟住“想唱”步伐的网友在节目里发现了类似韩剧《W》的漫画速写,还有更多老粉看出了后期为配合意境特意制作的歌词氛围,这些小惊喜已经让他们不满足于给后期老师加个鸡腿了——满分100分?我们打个120吧!
累?累是因为我们在走上坡路
最牛后期被出版社盯上求出教程书
在一档电视节目里营造网感,这其实也是卞合江们的刻意为之。在他们看来,即便自己的节目属于的是客厅文化,在这个观众细分的年代,“笑一笑十年少”依然还是电视节目永恒的主题。
“看这个节目使人年轻,就是我们的一个小目标。”卞合江说,而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后期自然要利用一些手段,让节目呈现Party的欢愉轻松,以及,所有后期人员要睁大双眼,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引发笑点的细节。
充满“网感”,但又不能完全网络化,毕竟,客厅文化,强调的是老少皆宜。卞合江说,当下,自己和自己的团队每天想的就是如何在传统客厅和网络移动端中寻找“定位”,“这是极度纠结和漫长的过程,观众的审美比以前提升太多,但同时他们选择多了,忠诚度也降低了,尤其是面对湖南卫视这帮更加挑剔的观众,我们要想留住他们,除了诚意,还要有新意。但是,既要跟上网友的思维,又要能及时刹住车,不能逾越传统鸿沟彻底网化。”
不管是创新力,还是对这种“度”的把握能力,在卞合江看来,它们都是“实践出来的”,“除了更多尝试没有其他捷径,累是必然,累是因为你在走上坡路,这对内容创作者而言,是好事。”
体力上的累,卞合江说可能比去年做“想唱”第一季好点,因为今年,他团队里的人比去年多了一些。但精神上的累是不可能减少的,这种累,就是卞合江所说的“学习”,他说,观众掌握的“新”远比他们此前预计的多,“一旦就开播,一期接着一期,我们会发现此前储备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小伙伴一边脑洞大开一遍还要不停补充新能量。”这个过程,被他比喻成“放电”和“充电”,“要在这两个环节的转换中把自己‘玩进去’,所以身心投入特别特别大。”
他还特别提到,这种学习是不可能真的“给你一段很长的时间让你专门去学”,“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战斗中调休,在火线上充电。”
如果说此前卞合江的团队里大部分成员都是85后的话,到今年,团队里的面孔,基本都变成90后了,“年轻人的小宇宙是非常强大的,我们做花字的小朋友是学动画出身,一个花字可能有二十几层,他还让花字有了灵魂,这也是所有节目里第一个创新的。”卞合江说起这事儿,语气是开心的。而他透露,虽然累,自己的队伍也得到了越来越强大的锻炼,就连出版社,也多次联系他们团队想让他们配合出一本“教程书”,“这也是一种意义上的肯定吧。”
牛!同业模仿、技术迭代倒逼创新合力
团建主打老带新,要飞得出去也要落得回来
再次得到观众的好评,获得业内的认可,但卞合江心里的压力,并没有因此减少一点。
这压力一方面来自“周围逼迫创新的合力”,他举例说,今年与去年相比,创新的空间确实越来越小,“去年做的东西做得好,模仿我们的非常多,这也从某个程度上逼着我们自己前进,我们就想做那个‘永远被模仿,从来未超越’的人。”
而另外一个压力,来自于传统综艺节目必然面临的转型升级,而新的技术手段对于后期行业的冲击,也需要自己赶紧去面对。采访中,他透露,湖南卫视后期制作团队已经开始了解人工智能剪片,“我想在不远的未来,可能有80%的基础活儿会由人工智能完成,而我们所要做的,是最后那20%画龙点睛的创意工作。”
对于自己团队的小伙伴,他也一直强调去年接受捕娱记采访时说过的话,“不要只沉湎于后期,后期之所以能做好,是因为前期团队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丰富的内容。我们自己也要尽量往前期走,只有把所有的工种都体会过,才有可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想法和好的创意。”他说,所谓的后期前置就是为了打开视野,“而且,说不定哪天你就会做前期工作了呢?!”
在国内,湖南卫视后期制作团队完全算得上是后期制作上的No.1,团队里的人被培养得这么好,怕不怕外面的公司来挖墙脚?卞合江坦言,确实有一些人甚至是培养了三、四年的骨干离开了团队走向了体制外,对于这些同事的选择,他也理解,“留下的人都是不想放下芒果情怀的人,你甚至根本无法用工作量去量化他们。”他说,团队里的小伙伴中有很多是完美主义者,“在他们身上就没有‘差不多’这个概念。”但是这两年,完美主义者卞合江自己也开始慢慢有所改变,“做片子这件事,你想要做好是没有尽头的,我们永远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最接近真相的答案,所以要追求品质,但也不要太跟自己死磕。”
而他说,体制其实也有体制的好处,“比如在全中国的后期团队里,我们的系统化训练肯定是最专业的,而且,付出和收益也是成正比的。”
目前,除了做节目,卞合江的一个任务就是“老带新”,“95后的孩子们好点子特别多,但他的点子都是碎片化的,你让他去做传统的有情怀的东西,他可能立马梗住。所以要运用团队的力量将这些天马行空的新灵感’落地’。”而这种“落地”在卞合江看来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比如体制外很多后期公司,他能做网络节目,但不一定能做传统节目,我们要飞得出去,也要落得回来。”
编辑|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