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后外国语学社重启!“玩转”国庆假期,青少年有了新选择

101年后外国语学社重启!“玩转”国庆假期,青少年有了新选择

“Ein Gespenst geht um in Europa-das Gespenst des Kommunismus.(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新渔阳里外国语学社内传来整齐的读书声,一群身穿民国服饰的学生端坐于课桌前,在国庆期间上了一堂“特别的课”。老师在黑板上用德文写下《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话,一个音节接着一个音节教授发音及涵义。跨越百年时空,外国语学社内的青年学子“同频共振”。

今天(2日),黄浦团区委联合上海外国语大学团委等重启外国语学社,新渔阳里外国语学社首季迎来首场授课。

101年后外国语学社重启!“玩转”国庆假期,青少年有了新选择

1920年的霞飞路渔阳里6号,见证了外国语学社的诞生,青年学子获得了一片学习革命理论知识和外语的“自习天地”;101年后的当下,新渔阳里外国语学社重启招生,激励着新时代的年轻人重温红色故事、厚植家国情怀。

作为上海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外国语学社由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创办,彼时为了解决培养革命干部和输送进步青年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的需求。该校由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杨明斋负责,俞秀松担任秘书。1920年9月28日上海《民国日报》的醒目位置,刊登着《外国语学社招生广告》正式宣告学校问世。

在外国语学社,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李汉俊翻译的《马克思资本论入门》都成为必读书籍。外国语学社共有60余名学员,那里不仅为中国培养了杰出人才,也为处于秘密状态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提供了公开开展革命活动的场所。外国语学社铸就的革命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努力奋斗。

101年后外国语学社重启!“玩转”国庆假期,青少年有了新选择

百年后的今天,青少年用另一种方式重温历史。“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正式出版,中国革命的火种由此星火燎原。”沿着这一线索,黄浦区青联委员柏栩栩向在场学子讲述了这本书在上海的“起承转合”: 从约请翻译地三益里17号《星期评论》编辑部,到校对筹印地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从首版印刷地成裕里12号又新印刷所,到发行地“法大马路自鸣钟”对面的《新青年》社再到传播地新渔阳里6号的外国语学社……

“Gespenst”,译为“幽灵”,但这一词在百年间却经历了多种翻译。同样身着民国装的上海外国语大学青年德语教师梁锡江,在黑板前娓娓道来这段历史。从“引起幻觉的影子”、“怪物”到“精灵”、“巨影”,直至1964年才最终确定为“幽灵”。以此切入,为的是让青少年感悟《共产党宣言》的内在含义。梁锡江告诉学生们,那个年代人们用各种贬义词来形容共产主义,可今天再回头看,足以对曾经的理想信念葆有一份敬佩。听到释义后,上海市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钱乐潆一字一句在笔记本里记录着。小姑娘从小就爱听红色故事,听到曾经的革命烈士为了理想不怕牺牲,她一度有些哽咽。“回到学校后,我要告诉朋友们这句话,还有背后的意思。”

101年后外国语学社重启!“玩转”国庆假期,青少年有了新选择

叶千贻,刚刚升入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初三,是外国语学社首场授课中年龄较大的一位学生。得知“外国语学社重启”消息后,她拉着弟弟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此前,她只读过中英两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这次直接感受德文版,她觉得有趣极了。课程结束后她不禁感慨:“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希望可以好好利用现在的条件,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尽管已经升入初三,但她还是愿意挤出课余时间探访红色场馆,真真切切体会精神信仰。就在十一当天,她特地前往中共一大纪念馆,只为在特别的日子里沉淀家国情怀。不仅如此,接下来假期里,她还计划了好几场红色场馆之旅。

穿着民国装、坐上木板凳、面朝小黑板,这样一堂沉浸式“党史课”无疑是今年国庆亮眼的存在。梁锡江认为,此次课程能够让新一代青年学生实地了解老一辈革命家认真奋进、追寻真理的过程,在生动的红色教育中激发使命感和光荣感。据悉,外国语学社首季授课为期12周,将开设6期学习班,采取“单周线下,双周线上”的模式,每期课程时间约20分钟。



  作者:占悦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22 字。

转载请注明: 101年后外国语学社重启!“玩转”国庆假期,青少年有了新选择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