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②电影《党的女儿》剧照。③电影《铁道游击队》剧照。制图:李洁
《我的祖国》《谁不说俺家乡好》等一批出自经典红色电影中的歌曲,与电影一起记录着邈远岁月、壮阔历史,成为我们追本溯源、解读过往的情感符号。
今天,由中央电视台导演杨周撰写、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那些年,银幕歌声里的故事·百年华诞篇》首场图书赏读会活动正式推出,之后,在全国10个城市举行的百场“百姓颂百年”主题赏读会活动也将启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书以颇具代表性的10部影片作为写作主线,以10部影片中具有广泛群众影响力的10首电影插曲作为切入点,在回味以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为背景的经典歌曲独特魅力同时,讲述银幕内外感人至深的故事,带领读者回望“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年代凝聚和铸造的革命初心,礼赞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生动体现党的百年历程
电影《党的女儿》剧照。
“炮火声(来么)战号声,唱一个山歌你们来听……”这首与江西当地民歌同名的《兴国山歌》,是我国著名的第一代电影作曲家张棣昌为电影《党的女儿》创作的主题曲。电影《党的女儿》及其插曲《兴国山歌》的故事也正是《那些年,银幕歌声里的故事·百年华诞篇》的第一个章节:193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撤离江西瑞金,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屠杀与血腥镇压,有人动摇,有人叛变,而真正的共产党员——片中的女主角、仅有两年党龄的农村女共产党员李玉梅却以岿然不动的信念和视死如归的气概,顽强抗争到了最后一刻。片中那气势恢宏的大合唱《兴国山歌》,唱出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老百姓心中对红军队伍的热情拥戴和对革命胜利的真切渴望。
《那些年,银幕歌声里的故事·百年华诞篇》选取的电影及其插曲涵盖了中共党史中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那些最能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的情节篇章,以音乐为线索,在时代回响中重温中国共产党改天换地的百年征程、开启兴国大业的发展之路。除了《党的女儿》,电影《铁道游击队》及其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主心骨在敌后战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武装是如何同仇敌忾抵御日寇,获得了最终胜利;电影《红日》及其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呈现了解放战争时期,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信念和底气;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及插曲《延安颂》和电影《烈火中永生》及其插曲《拥军秧歌》表现的是即将迎来全国解放的前夕,面对敌人灭绝人性的摧残,中国共产党人所表现出的忠诚与信仰;电影《上甘岭》及插曲《我的祖国》刻画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电影《李双双》及插曲《小扁担,三尺三》、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及插曲《幸福不会从天降》、《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及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则呈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农村景象。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杨周特意将电影《农奴》及其插曲《共产党来了苦变甜》收入书中,回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千百万农奴翻身做主人的动人故事。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电影《上甘岭》剧照。 制图:李洁
提及这10部影片及其插曲的共性,杨周表示,这些文艺作品刻画的对象几乎都有现实原型,比如,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便是以党的地下电台工作者李白事迹改编——李白15岁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在上海担任党的秘密电台工作,经历过多次风险,最后在与党中央进行通讯过程中被国民党特务机关测出电台位置而被捕,虽遭严刑逼供却没吐露半点信息,最终被敌人杀害。又如,电影《上甘岭》中卫生员王兰的原型人物之一便是在上甘岭战役中荣立二等功、原志愿军第45师女护士王清珍,在缺粮缺水缺氧的坑道里,16岁的王清珍护理几十名伤员,她曾用嘴把药片嚼碎,给无法喝水进药的伤员喂下去。正如电影中王兰唱起那首《我的祖国》,王清珍也常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唱起《南泥湾》《翻身道情》和家乡民歌,在治疗战士创伤的同时抚慰他们的心灵。这些经典电影将宏阔的时代与个体的命运交织互映,记录了共产党员顽强不息的斗志,闪耀着他们在革命与斗争中迸发的生命火花。
“打捞久远的故事”
银幕里的故事可歌可泣,银幕外的故事有些却鲜为人知。《那些年,银幕歌声里的故事·百年华诞篇》以音乐为切入点,除了重温以上经典电影的故事内容外,还挖掘了每一部电影的主创人物、拍摄花絮、故事原型、词曲创作等等,娓娓道来的文字穿梭于虚构与现实之间,银幕内外的两层叙述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互文——电影内洋溢着顽强不屈的斗志和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电影外的主创人员也以赤诚的激情、朴素乐观的笔调创作了这些与时代精神息息相通的红色经典之作。
“那个年代的创作者是出于对党的真诚热爱去创作的。”杨周说道,虽然条件艰苦,这些电影创作者却努力克服了各种困难与限制,把切身的经历与生活体验投入到作品中,因此格外真实动人。书中记载了电影《党的女儿》编剧林杉的故事:林杉原名李文德,是1931年入党的老党员,他曾亲眼见到白色恐怖时期被国民党杀害的革命者和共产党员被装在“薄薄的白皮棺材里,一堆堆摞起来”,他本人也曾因党员身份入狱5年,出狱后几经辗转才找到党组织。他在狱中的囚徒号“8403”后来便化为了笔名“林杉”。在读了作家王愿坚小说《党费》后,亲身经历过小说诸多场景的林杉大为触动,他独自前往江西老区采风数月,了解1934年中央红军撤走后,暂留瑞金的游击队如何度过那段黑暗时期,又如何想方设法重归党组织,在此基础上写作了《党的女儿》电影剧本。虽然一生经历坎坷,但正如片中的“李玉梅”一样,林杉也始终未改对党的忠诚与信念。
作为电影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对电影歌曲的故事可能了解不多。杨周在书中记叙了这些脍炙人口的电影名曲背后的创作故事。著名作曲家吕其明为电影《铁道游击队》创作插曲,走访了山东当地民间艺人、歌手、琴师,搜集了大量山东民歌戏曲;他见到的游击队员大多半兵半农,许多人不识字,便决定不能把洋腔洋调加在他们身上,“当革命浪漫主义精神与山东特有的悠扬旋律碰撞出耀眼火花时,这首经典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便开闸放水,一泻而出,吕其明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歌曲创作。”为电影《上甘岭》创作插曲时,著名词作家乔羽经历了半个多月的煎熬,看到一群孩子在大雨后的浅浅水洼里放船,灵光乍泄般写下了《我的祖国》里的第一句“一条大河波浪宽”;拿到歌词的作曲家刘炽更是在屋门前贴了纸条“刘炽死了”,把自己关在房里一个星期,终于打磨出这首镌刻在无数国人记忆中的传世之作。
杨周曾任中央电视台电影类访谈节目《童心回放》导演,采访了许多与这些经典电影有关的艺术家,这也构成了该书的重要素材来源。遗憾的是,写作该书时许多老一代艺术家已经逝去,“写作的过程很艰难,所幸我得到了包括在北京电影学院任教的许多老师的帮助。”杨周说,“因为时间久远,许多这些老电影背后的故事都沉下去了。我希望能将它们打捞上来,就像打捞珍珠一样,重新擦亮,晒晒太阳。让读者知道,曾有这样的一些人,生活在我们的时代,他们的光彩,无法复制、无以替代,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本报北京4月18日专电)
作者:文汇报驻京记者 彭丹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