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这篇文章之前,品史君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屏幕前的你是一个姐姐,有没有因为弟弟的出生导致自己的人生轨迹被改变?
接下来品史君为大家讲一个身边的故事:
她是一名80后,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1996年她迎来了自己弟弟的出生。时代虽然已经实现所谓的男女平等,但封建思想在大部分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爷爷奶奶每隔两三周都会从村里赶到县城,大鸡大鹅,还有一些鸡蛋等等,看望自己的孙子,家庭气氛也是相当热闹。
当然自己是一个姑娘,加上老一辈人的重男轻女思想,如果没有弟弟,自己和爷爷奶奶几乎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只有过年回家的时候,才会得到他们的
弟弟在会说话之后,每天都会粘着自己,这样看起来好像也挺和谐。但如果姐弟两发生冲突,自己当然需要让着。不光如此,只要带点好处的东西,都必须先想着他再想自己。这似乎是理所应当,因为人们潜意识里会觉得全天下的姐姐都是这个样子。
弟弟现在已经25岁,从2019年腊月辞职到现在不上班,家里每个月都会打3000块钱生活费。就这尚且罢了,就连平时搬家都要给父母打电话,让他们来帮自己搬。弟弟只要给她打电话就是要钱,父母只要给她打电话就是诉弟弟的苦,也不知道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多久?
其实品史君在最初对这种情况并不能理解,也只是做了一点简单的安慰,因为我没有感同身受。清明小长假期间,有幸观看了最新上映的一部电影——《我的姐姐》,对于整部电影的立意,
它的立意很高,且不说同样经历的人,就拿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扶弟魔”来讲,这对天下的父母似乎是一个“提醒”。女孩子们或多或少都会有像安然一样的经历,如何脱离这个困境?我们每个人都在等待着导演对剧情的回答,因为更多时候它发生在现实中。
重男轻女是时代遗留的问题,安然的姑姑也正是“受害者”。因为自己把上学的机会留给了弟弟,所以学区房才会到安然的手里,这也正是她和姑姑孩子吵架的原因。从小到大这种环境也造就了安然的独立和强大,但原本陌生的弟弟在回来之后几天就可以变得感性?
如果像自己的姑妈一样,那必将是长久的悲痛和深渊,最终的结局是什么?这个弟弟能否快乐健康地成长?如果无情地走掉,这似乎有点狗血,但至少安然跳出了重男轻女环境的“束缚”。但二者之间如何平衡,也成为所有人该思考的话题,影片也正在给所有人经验借鉴。
但在导演的面前,能让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的全部都是“爱”。两个人都没有一起生活过,又何来“爱”可言?仅仅因为弟弟一声一声的“姐姐”,就可以将存在如此久的“矛盾”廉价地美化?性格如此独立的安然内心是何种平衡感?这个点究竟是什么?让她切断了内心的“愤怒”。
现实生活中无数姐姐终其一生都无法克服的问题,这用“爱”真的可以解决吗?所有的一切全部都交给了“女性”承担,女性就该成为社会遗留问题的受害者?这似乎又是一场“用爱发电”的闹剧,你们该哭了……一部用“爱”伪装起来的商业化影片,希望以后还是不要再出现……
我是品史君,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也对文化感兴趣,不妨为我留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