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对李庚希来说是异常忙碌的一年,每天扎在剧组,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当然,付出的努力总会看到回报。两个月里,《雪中悍刀行》《超越》相继播出,也让李庚希品尝到了收获的喜悦。
两个月里,李庚希主演的《雪中悍刀行》(上)《超越》(下)相继播出。
在后者中,李庚希第一次饰演专业运动员——短道速滑小将陈冕。虽然最初身为短道速滑教练的父亲并不看好她,但她勇于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轮滑转回短道速滑,并一路进入国家队,最终站在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
李庚希说,陈冕对于自己热爱的事业的坚持,让她想到了她对演员这份职业的坚持,“这份共鸣,也是我找到角色感觉的切入点。”
困 难
动作准确之外,还要拿捏住表演
“她有着一腔孤勇”,是导演最初给到李庚希塑造人物的支点,这也是陈冕这个角色最打动她的地方。
李庚希眼中的陈冕,乐观,这种乐观不是不会悲伤,而是当她遇到了伤心事时,仍有一股子力量,支撑着她继续为喜爱的事业坚定付出,勇往直前。这很像李庚希最初选择走上演员这条路时心怀的信念感,这份共鸣,让她找到了成为陈冕的切入点。同时,她也被陈冕的性格影响着,陈冕性子刚烈,年少爱冲动,经常“一点就着”。李庚希笑称,自己那段时间也有点儿暴躁,性格尖锐了很多,好在后来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超越》拍摄期间,每天晚上睡觉前,李庚希都会把第二天要拍的戏在脑子里过一遍,把自己代入到故事里,感受陈冕的反应,“我不会刻意设计什么,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表演。”这也是她第一次饰演运动员,“轮滑我小时候接触过,算是有一点儿基础的,冰上的就是在什刹海玩冰车。专业的短道速滑和业余爱好区别还是很大的,比如专业的冰刀鞋和平常大家玩的完全不一样。”拍摄现场都会有专业的教练和动作指导纠正动作,“动作做到位最重要。”不过,对李庚希来说,只有专业动作练到非常熟练,形成了肌肉记忆,才能去谈表演。“比如比赛的时候,人物内心会有很多心理细节,并不是光做动作,要在兼顾动作标准的同时,刻画人物内心。”整部戏拍下来,李庚希的腿不可避免地变粗了几圈,但也收获了更好的体能。
李庚希说,拍摄《超越》最难的是既要掌握滑冰的技巧,还要拿捏好情绪。
相比在奥运赛场上的戏份,让李庚希印象更为深刻的是陈冕准备去国家队集训前,郑凯新教练(沙溢饰)带着整个青岛队,站在他们训练的冰场上,鼓励和送别这位曾经的队员。虽然那场戏李庚希并没有几句台词,但当下的情感让她记忆犹新,“那是一种离别,虽然要去更高更宽广的地方发展,但就像要离开亲人、离开战友一般,当下真的有一种难舍难分的感觉。”
合 作
言传身教的胡军,“剧抛式”的沙溢
在古装剧《雪中悍刀行》中,李庚希饰演的姜泥是胡军饰演的北椋王徐骁养在府里的楚国公主。而到了《超越》中,胡军则变成了不看好女儿练习短道速滑的严父教练陈敬业。
陈敬业年轻的时候也是一名短道速滑运动员,甚至还进过国家队,但是一路拼命的他却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也无法超越具有天赋的队友,他崩塌了,最终因为过度训练,带着一身伤病选择了退役。而当他认定女儿在短道速滑方面也没有那么高的天赋时,不忍孩子再走自己的老路,不管女儿有多么热爱滑冰,依旧坚决反对,甚至令父女关系降至冰点。
“拍《雪中悍刀行》时,我和胡军老师没有太多对手戏,但拍戏之余,他总带我们吃饭,所以私下还是很熟的。”李庚希说。到了《超越》剧组,由于戏中关系,当李庚希进入到陈冕的状态时,甚至会被角色带着有点儿害怕胡军,好在后来随着剧情发展,父女间的隔阂也被解开,“我记得有一场戏,是在病床前,陈敬业敞开心扉告诉女儿自己年少的经历,以及不希望陈冕滑冰,是因为害怕女儿步自己的后尘。我觉得前辈的引导并不止是他教给你什么,而是他能很自然地把你带入到那个情境中,我接收到他给我的,再反馈回去,有这样一个过程。”
电视剧《超越》也是李庚希与胡军、沙溢两位前辈的再次合作。
曾在电视剧《小欢喜》中饰演李庚希父亲的沙溢,这次在《超越》中出演陈冕的启蒙教练,“从慈父变成了严师。”问她会不会更有默契了,李庚希说:“以前也很有默契的!”虽然和沙溢已经很熟悉了,但这一次沙溢给李庚希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这次沙溢老师演的教练,是那种亦师亦友的教练,可以说是‘剧抛式’的合作感觉。”
成 长
享受每一次表演的全新体验与感受
上一次采访李庚希是2019年8月,彼时的她因电视剧《小欢喜》获得关注。两年来,李庚希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她几乎一年都扎在剧组里,所以她新一年的小目标就是“休息”。“我觉得最解压的方式,就是可以过一段‘无业游民’的生活,想看电影就看电影、想看书就看书,想出去旅行就可以去旅行。”
回顾这两年多,李庚希感叹自己的变化还是挺大的,但又无法用只言片语来描绘清楚,“我能在不同的工作中感受到和之前的不一样。”即便如此,她也不认为,表演经历增加后,再拿到新剧本或新角色时,工作会变得轻松。“这大概也是我喜欢表演的一个原因,没办法用固有的经验去揣摩一个新角色,每次都要经历一个新的阶段,重新去体会、去感受。”
对李庚希来说,连贯的拍摄更能让她保持人物的状态,“我比较害怕那种中间让我休息几天的工作节奏,隔一段时间,再去衔接之前的情绪,是一件有难度的事,会痛苦、焦虑。”
李庚希说,作品播出后自己也会追剧,看到专业的评价会去自我消化、采纳。
作品播出后,李庚希也会追剧,“我会用纯观众的视角去看这个故事,也不会看评论。”对演员来说,有时一些争议或批评无法避免,但她会选择性地去消化它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我不会刻意去看这些。但看到了,判断是恶意的,我就翻过去,如果是一些专业的评价,我会觉得很有道理,然后进行消化和采纳。”
有人说,好的演员需要生活的浸透和阅历的积累,李庚希也很认同,但当年轻演员需要用有限的阅历去面对一些角色时,她觉得也不必过度纠结,自然而然,不想那么多,认真地感受角色,好好享受表演,“我认为,好的表演就是自然的,尽可能去找那种生活和表演的中间地带,能做到自然,又不失设计。”
新京报资深记者 张坤玉
首席编辑 吴冬妮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