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吴净净/文图
11月20日,在武汉体育中心,来自浙江的18岁女孩单依纯成为《2020中国好声音》年度总冠军。不同于偶像团体选秀,靠演唱实力说话的单依纯夺冠,似乎也预示着更多00后实力歌手已成长起来,正逐步接棒成为当下乐坛生力军。八年九季,节目的赛制不断创新,导师组合在不断重组,作为国内收视、关注度最高的电视音乐真人秀,“好声音”这档节目也折射出电视节目生存环境的变化,大众喜爱音乐类型的变化。只是,节目热度被大热网综分流带来的压力与困惑,以及专业音乐节目自身发展的瓶颈与优势,也成为电视人深思的议题。曾经受众最广的“流量担当”们为何变得小众?曾经作为演唱实力标杆的“好声音”们,人气为何不敌现场不敢全开麦的“爱豆”?猛犸记者采访了见证着国内音乐节目发展的音乐人和乐评人,在他们看来,专业性强的“好声音”,最缺的就是“有意思”。不过,虽然“好声音”们当下可能不是爆款,但未来会唱很多爆款的作品。
死忠粉少
前期粉丝不决定选手命运
今年9月14日,“好声音”在嘉善录制现场,由媒体人、音乐人、乐评人等组成的51名全国专业评审团参与录制并投票,听了现场后不少人感叹“音乐选秀,现场最稳的还是‘好声音’!”有这样的感叹也是因为看过当下太多与音乐相关的真人秀,有媒体人说“听到比赛无修音的真唱,真是久违了!”同样,今年拿下冠军的单依纯虽然只有18岁,但唱功无可挑剔,情感细腻充沛,盲选时凭借一首《永不失联的爱》刷屏各大音乐榜单,总决赛时又以《好久不见》、《星·Sailing》展现出了超强的可塑性,可以说“年度总冠军”的头衔实至名归,也毫无悬念,夺冠后网友们的评论全是“穿这么少还能唱得这么稳,真是天赋型的选手了”。
比赛当晚“想给单依纯披件衣服”登上了热搜,比赛结束后,她发了两条感谢微博,收到了数千评论的鼓励,显示出了这位新晋冠军的高人气。只是,如果和其他C位出道的选秀艺人相比,这位外形唱功都不俗的年轻歌手的粉丝似乎过于冷静。半年前在《青春有你2》中出道的刘雨昕,在成团夜的微博转发过百万,评论过十万,与单依纯的19万微博粉丝相比,她如今的粉丝已超过962万。事实上,不仅仅是C位出道,其他名次靠后的,哪怕名字并未“出圈”,微博转发点赞也有数万,还拥有了大量愿意为之氪金的粉丝:几个月前,新鲜出道的选秀艺人赵小棠、赵粤、曾可妮、谢可寅,就和粉丝们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搬家”PK。为了让偶像从微博新星榜搬到微博内地明星榜,正主和粉丝都几欲疯狂:粉丝疯狂“氪金”,艺人疯狂发微博,毫无意义和营养的内容,以及一天数百条的自评终于引起网友侧目,尽管明白这是平台和商家割粉丝韭菜的套路,但为了不让自己的爱豆“被嘲”,还是真金白钱的砸了上千万。
所以,也有人不解,明明“好声音”们唱功不错,导师、平台也很优秀,但与当下的女团男团相比,似乎缺了不少“流量”,在录制“好声音”过程中,一位乐评人接受猛犸记者采访时曾谈到这个问题,“好声音”偏才艺,更重视音乐性,而当下最热门的是偶像养成类真人秀,“这类节目,偶像本身的粉丝基础和粉丝的号召力是最关键的,选手对粉丝的吸附力和吸引力,是偶像选拔类真人秀最大的模式核心,他们唱得有多好,跳得有多好反而是次要的。”
另外,不同于以往,电视选秀不能投票之后,反而互联网平台的粉丝可以用场外投票的方式来参与“爱豆”的养成过程,“对于观众来讲,你投出的每一票都是在捍卫自己喜欢的偶像明星,这种忠诚度和这种黏连性,也会反过来作用在偶像明星的身上,可以让他们在节目中一次次脱颖而出,包括节目后的影响力都会带着这些粉丝一起往前走。”这确实是当下卫视综艺无法做到的,“好声音”的宣传总监在接受猛犸记者采访时也曾坦言“网络投票,也是网综相比电视综艺的独特优势,而且观众在观看互联网节目之后,同步转移为网络话题,几乎是没有转化成本的。而观看电视节目的观众,并不一定完全转化为网络上的讨论热度,这方面我们是天然缺失”。
导师成流量担当
专业性强,最缺的就是“有意思”
八年前,《中国好声音》第一季一炮而红,收视率从一开始的破1不断飙升,最高的时候破了6,一时风光无两,应该是彼时“流量”最高的选秀节目,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四位非流量的“乐坛老将”坐阵选秀,也开启了大牌明星当导师的先河。此后,导师们从高资历到高流量也经历了多种组合,可以说,这几年“好声音”自带流量的导师们也是节目一大亮点。在录制现场,观众多是四位导师的粉丝,当他们出场、说话时都会引来粉丝尖叫——导师比学员更具吸引力,成了节目的“流量担当”,今年李宇春加盟后,也成了节目的新晋流量,冲着选手去看现场的粉丝则还未成“气候”。
的确,这几年,网综的崛起,不可避免分流了年轻人的关注度,对于卫视综艺来说,收视率整体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相反,《偶像练习生》、《创造101》、《明日之子》、《青春有你》等几档大热音乐类网综则做出了现象级的节目,从中火起来的选手,不少已迅速成为新鲜的“流量担当”,包括《中国有嘻哈》以及灿星自己制作的三季《这!就是街舞》,都成为新“流量”的出口。尽管有的“流量”来的快也去的快,但在当下能氪金的粉丝还是相当可观。相比而言,这几年电视综艺很难打造出“爆款节目”和“爆款新人”。
说到原因,圈内知名音乐人胡小健分析,《中国好声音》最主要还是以“好声音”为维度,“节目比较单一,选手塑造不太立体和丰富,不同于团体选秀节目,会融合了人设、舞蹈、唱跳、综艺感,更有利于话题发酵”。他坦言,“好声音”最大的优势是品牌效应以及“我也可以”的平民音乐梦,但短板则是舞台呈现过于单一,注重歌曲而不注重选手的性格特点展示。以实力说话最大程度上屏蔽了炒作的可能性,但也不太利于圈粉,有网友开玩笑说,相比其他注重外型多于才艺的偶像选秀,现在的“好声音”更像是以前的“青歌赛”,“娱乐性一般,但选手的实力确实厉害”。
的确,“好声音”为了保证选手的专业性,前期是导师选人,中期是由全国专业评审团投票,直到9进7才新增了300位观众评审,总决赛上现场观众选出了前两名,但最后的巅峰对决时,99名全国专业评审团仍会上台投票。而平时的晋级赛多是唱完即时投票,一首歌定胜负,有一场比赛大家印象颇深,就是18进9导师混战赛,两晚录制后,学员们哗哗走了一半,有媒体人觉得冲击不小,感叹“我这一票太重要了”。只是对于粉丝来说,没有参与感的话,忠诚度和黏连性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在胡小健看来,专业性更强的“好声音”,最缺的就是“有意思”,“现在的舞台和节目形式呈现很难达到‘有意思’”。
坚守音乐本质
为乐坛稳定输入实力歌手
有人说“好声音”热度下降不是节目不行,是电视综艺的整体衰落和网综的兴起,也是乐坛的不景气。也有人说,时代在变,观众群体在变,选秀综艺形式也在变化,但“好声音”除了导师的变化几乎再也没什么变化,有网友说“不是说电视综艺没有出路,而是要多去了解年轻人的喜好,学习现在网综的模式并且加以创新,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强有力的工具,多去和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
事实上,“好声音”的赛制每年都会有创新,比如今年新增了原创赛道,来自河南的歌手贾翼腾就凭着多首原创作品杀进了七强,也首次开辟乐队的参赛通道,让更多音乐形式在好声音的舞台呈现。只是,这个变化的前提是对音乐品质的坚持,在接受猛犸记者采访时,“好声音”宣传总监曾强调过,和其他选秀相比“我们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好声音’从来不是一个偶像选秀节目,它是一个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我们更注重的是音乐传播力。”节目组希望选择的是,未来能够代表华语乐坛唱出更多好歌曲的人才,而不仅仅是一个未来可能会进入偶像产业的人才。
在这个基调上,节目组这些年向国内乐坛输送了一批优质新人,周深、张碧晨、吴莫愁、梁博、袁娅维、吉克隽逸……都活跃在当下的乐坛中,这在不少圈内人士看来,这是这档节目最大的价值和贡献。曾为不少“快男”“快女”写歌、制作歌曲的胡小健,也见证了选秀这些年的变化,当下最热门的选秀节目中“评委的话不再具有决定性,数据和粉丝才是前进的动力”,正因为如此,这些专业人士更会觉得“好声音”们的珍贵。
节目总导演金磊曾说过一句话“时间很公平,它最终会出答案。曾经你播撒下去的种子,现在开花结果了……”可以看到,很多在“好声音”陪伴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在节目指引下不断追梦,也登上了“好声音”的舞台。这些年,从节目中人气选手的风格也可以看出,年轻人对于音乐审美的变化。“年轻音乐人现在变得不太在意传统的眼光,喜欢做创新的音乐形式,更具有独立精神。总的来说年轻人更多的在考虑怎么‘玩儿’音乐,让音乐更有氛围感。”胡小健觉得,“好声音”如果要继续办下去,需要抓住的是年轻电视观众的心,要了解他们想看什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大屏幕一路走低的趋势下,如何抓住小屏受众,如果能做到大屏和小屏用户良好互动转换,我想这其实也是每个电视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这些年,灿星制作除了打造出《中国好声音》、《蒙面唱将》、《中国好歌曲》等多档音乐节目的IP外,也在打造着包括音乐制作、线下演出、音乐人才孵化等在内的音乐产业基地,他们签约的100多位歌手可能不是爆款,但会唱很多爆款的作品,比如周深版的《大鱼》、张碧晨的《凉凉》。对于节目组来说,相比出道即巅峰的“流量”们,他们更希望歌手们细水长流,佳作不断。
爆料、维权、寻找、求助,请拨打东方今报新闻热线16603712315、(0371)65830000,欢迎您随时向我们提供新闻线索。
【来源:东方今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