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着炮火而作,迎着硝烟而写,重温来自前线的歌曲《再见吧妈妈》

冒着炮火而作,迎着硝烟而写,重温来自前线的歌曲《再见吧妈妈》

本期经典作品: 《再见吧妈妈》

冒着炮火而作,迎着硝烟而写,重温来自前线的歌曲《再见吧妈妈》

穿上军装、走进军营,一向是有志青年爱国报国最直接、最淳朴的方式。每年的7、8月份,是我们国家征兵入伍的日子,也是众多母亲和孩子分别的时刻。那一幕幕催人泪下的离别场景,不知令多少人心生酸楚,而每每到此时,人们也总会想起《再见吧妈妈》这首歌。

《再见吧妈妈》的作者是陈克正先生,著名的词作家,代表作有《再见吧妈妈》、《军民团结向前进》、《天山战士》、《祖国永远是春天》等。时任总政治部歌舞团创作室主任时写了这首 《再见吧妈妈》。 歌中描写出了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上战场前与母亲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愫。歌曲 抒出了战士的情,唱出了战士的爱,以其真挚的感情,优美的旋律博得了广大军民的喜爱。今晚的节目中,我们将邀请陈克正先生的女儿陈雨露做客现场,她将为您解读作品创作的故事,进而揭秘歌中深藏多年的隐喻含义。

冒着炮火而作,迎着硝烟而写,重温来自前线的歌曲《再见吧妈妈》

一部优秀的作品总能贴近人,鼓舞人,《再见吧妈妈》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扣人心弦,情如己出。据陈雨露回忆,当年这首歌是父亲冒着炮火而作,迎着硝烟而写,这切切实实是一首来自前线的歌。陈克正先生把一个个真实的画面凝练成词,锻造成句,进而歌曲便有了壮丽浩阔又深沉的艺术感染力。

冒着炮火而作,迎着硝烟而写,重温来自前线的歌曲《再见吧妈妈》

而《再见吧妈妈》这首歌,对郁钧剑来说,就如同开启了他数十年前的回忆。那时,他作为总政歌舞团的文艺兵,曾多次跟随部队前往战争前线唱过这首歌。他亲身经历了炮火硝烟,认识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战士,感受到了中国军人为国捐躯、可歌可泣的伟大精神,更深深懂得他们内心对家的思念和对母亲的牵挂,《再见吧妈妈》他为他们唱了一遍又一遍,每一次都和战士们一起泪流面面。

冒着炮火而作,迎着硝烟而写,重温来自前线的歌曲《再见吧妈妈》
冒着炮火而作,迎着硝烟而写,重温来自前线的歌曲《再见吧妈妈》

这首歌可以唤起尘封数载的记忆,也可以唤醒重伤昏迷的人。臧雷,1984年4月28日,他作为主攻营营长参加“428”收复老山作战。敌人曾扬言我军一个军5年都攻不下来的老山,我军仅用时5小时56分钟便一举攻克了老主峰,两天内攻占了老山地区近百个高地,取得了收复老山的重大胜利。战斗中,臧雷作为攻打老山主攻营营长,带领部队攻占了包括老山主峰在内的7个高地,歼敌一个加强连,俘敌5名,是全团唯一抓到俘虏的营。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装备装具,文件资料,以很小的代价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臧雷也因此被誉为“铁血营长“。

冒着炮火而作,迎着硝烟而写,重温来自前线的歌曲《再见吧妈妈》

可是有谁能想到,在这次作战之前,他曾因一场战斗一度陷入半瘫痪状态。那场战斗中,他头部负了重伤,昏迷六天六夜,数月中处于无意识状态。每天陪伴他的就是这首《再见吧妈妈》,直到有一天他在歌声中清醒过来,带给全家人新的希望,这是生命的奇迹也是臧雷永不放弃的超强意志力的结果。可是接下来等待他的是一段炼狱般的日子,他遭遇了更为艰难的考验。节目现场,臧雷回忆起了这段痛苦的经历,那是隔着屏幕都能感到的痛,而他的妈妈在经历了儿子受伤、昏迷、瘫痪的一连串打击之后,她将如何与儿子一同面对?

冒着炮火而作,迎着硝烟而写,重温来自前线的歌曲《再见吧妈妈》
冒着炮火而作,迎着硝烟而写,重温来自前线的歌曲《再见吧妈妈》
冒着炮火而作,迎着硝烟而写,重温来自前线的歌曲《再见吧妈妈》
冒着炮火而作,迎着硝烟而写,重温来自前线的歌曲《再见吧妈妈》

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国家需要的时候,每一个军人都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是军人对国家的承诺,而对于妻儿,这句话意味着有可能会失去……

陆荣华,是一位牺牲烈士的遗孀,她用坚强兑现了当年给丈夫的承诺,为他留个健康后代,并抚养成人。30多年间,她历经了生活的风霜雪雨,尝尽了人间的百味辛酸。以柔弱的臂膀,用毕生的精力操持家务,养育女儿,始终没有改嫁再婚,其事迹撼人心脾,感动天地……

今晚21:00,请您走进新一期《回声嘹亮》,重温《再见吧妈妈》,感怀军人的力量,沐浴母爱的阳光。

报名邮箱

[email protected]

“回声”提示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435 字。

转载请注明: 冒着炮火而作,迎着硝烟而写,重温来自前线的歌曲《再见吧妈妈》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