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神探》:一部把纪录片和综艺片完美融合的节目

最近,二狗哥在看一个描述匠人的综艺节目《巧手神探》。

和传统的匠人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等节目不同。

《巧手神探》有意的在节目里加入了明星嘉宾和对抗竞技的元素。

脱离了纪录片的枯燥,在内容上稍微倾向了流量市场。

不过,千万不要因为有明星、有环节就看低了这部综艺,那你可是大错特错了。

巧手神探》里的匠人一点都不比纪录片里的匠人差,而且这里的匠人更倾向于“高手在民间”的性质,和《我在故宫修文物》那种偏官方的艺人还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说:蜡像匠人——周雪蓉。

周雪蓉和传统的为明星、名人制作蜡像的手艺人不同,她制作的蜡像都是身边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她做蜡像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赚钱,更多的是一种感情的倾注。

就像她外婆的蜡像,就是她为了纪念外婆做的,乃至于蜡像身上的每一根头发,都取自于外婆,每每说到外婆的时候,看着蜡像的周雪蓉都会流下泪水,这种感情的寄托和那种以盈利为目的的蜡像馆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而明星嘉宾更像是节目组为了迎合市场的一种选择。

其实每一个制片人对市场都很敏感,他们知道如何做会增加流量,也明白什么因素会影响市场。

但很多时候,他们没有选择,因为如果节目的定位是纪录片,那播出的内容必然而然就是科学严谨的,没有趣味性则是必然的情况。

可如果做的是综艺,那就有很多方法来增加综艺感,请明星嘉宾就是最简单的一个方。

而且加入明星后,《巧手神探》确实是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度和流量,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节目中的那些匠人。

匠人之所以称之为匠人,是因为他们选择终日与枯燥和寂寞为伍,他们十年如一日般的精益求精,对自己的手艺报以百分百的热情,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倾注在自己的手艺上。

蛋雕大师杨星国需要在鸡蛋上雕刻各种各样的作品,每天早晨6、7点钟就会起来雕刻,一直雕到晚上十一、二点,而这种状态短则需要持续三五天,长则需要半个月之久。

更让人崩溃的是:因为鸡蛋壳只有几毫米的厚度,一个失误就会让马上成型的作品变成一堆废品。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写了2万余字的论文,突然在某一天,word崩溃了,论文内容全没了,那种心情,想想就感觉是折磨。

关键是我们有过一次可能都受不了,他们的这种经历可能是十次、百次。

单单就凭着这种心态,匠人就值得我们敬佩。

既然我们做不成匠人,又敬佩匠人的精神。

那就应该让匠人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匠人也是人,他们也渴望理解和关注,我相信,证明自己价值的匠人会爆发出更多的活力,产出更优秀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007 字。

转载请注明: 《巧手神探》:一部把纪录片和综艺片完美融合的节目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