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原名佐藤富子,生于日本仙台,是名门之后,更是基督教徒。教会学堂毕业后,在东京京桥区圣路加医院做护士。如果没有遇到郭沫若,她会和日本普通女子一样相夫教子,然后在岁月中幸福地老去。但宿命的是,她遇到了郭沫若。
这时郭沫若24岁,佐藤富子22岁,都是正当青春好年华。
在冈山读书的郭沫若来圣路加医院探访病友,不料见到了佐藤富子,顿时惊为天人,一见钟情,早忘了家中还有包办的发妻张琼华。
回到冈山后的短短几个月中,在相隔千里的东京与冈山之间,两人书信往来40多次,最多的时候一周有5封信。
郭沫若本是情圣兼诗圣,情发于心,心动为诗,遂以情书对富子轰炸。富子羞涩温婉,哪经得起这种攻势,左支右绌中,早已芳心暗许。
只是,富子的家庭怎能接受一个非基督教徒,何况郭沫若经济上不能独立,前途渺茫。但富子铁了心,不惜破门,和父母家族断绝关系,只为和情郎朝朝暮暮。
1916年9月26日,佐藤富子在给郭沫若的回信中写道:“哥哥,除你而外,我是不能再爱别人了,我这个肉体,我这个灵魂,除你而外是不许为任何人所有的。”
同年底,佐藤富子辞去了医院的工作,顶着家族的压力,不惜与家庭断绝关系,到冈山和郭沫若同居了。郭沫若给她取了个中国名字:郭安娜。
1918年郭沫若升入九洲帝国大学,富子为使丈夫学业有成,独自承担全部家务,洗衣做饭,忙里忙外,他们几经搬家并且要支付昂贵的房租。为了生计,郭沫若拼命写作译书,没有桌椅用皮箱代替,没有砚台用磨平的砖头代替…… 这样清贫的日子,没有父母的亲情关照,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安娜含辛茹苦地坚持着,为郭沫若哺育了四儿一女。
1923年,郭沫若医科大学毕业,携妻子回到上海。
在上海,郭沫若以卖文为生,生活拮据。这还不算什么,最尴尬的莫过于安娜的身份。郭沫若不愿离婚伤害张琼华,也不愿回老家妻妾成群伤害安娜,只得寓居上海以委曲求全。
郭沫若后来回忆道:“我的日本老婆自从回到上海以后,她便很少有开朗的日子,生活自然是和她所想象的‘幸福’完全背驰。”
1927年,郭沫若和女学生兼部下安琳相识相恋。
据郭沫若自己写的文章回忆,安娜当时对郭沫若与安琳之间的关系了如指掌。安娜平静地问起此事,郭沫若坦率承认爱安琳。并说:“惟其爱才不结婚。”
安娜望着熟睡的孩子说:“是我阻挡了你们,如果没有这几个孩子,我会成全你们的。”
后来,郭沫若和安娜一同去了日本,这段婚外情无疾而终。夫妻分别乘船回到日本后,郭沫若与安娜共同度过了较为安定的10年生活。
从1916年到1937年,郭沫若与安娜共同生活了21年。21年中相亲相爱,却终未能白头偕老。
旅日十年,安娜本以为可以赏樱花以终老,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7月24日夜,在朋友的周密安排下,郭沫若离开家,他甚至没有告别,穿着居家服,直接登上了回国的轮船。
郭沫若秘密回国的消息传开后,安娜被日本军方拘留,受到非人的折磨。“敌人的妻子”、“卖国贼”,让安娜被监禁过三次,安娜后来回忆说:“他们紧紧的揪住我的头发,把我掀翻在地,又狠命地把头触地,发出嘭嘭的沉闷的声响,我的头疼得像要炸裂开来了,继而又昏沉沉的,什么都不知道了……”
虽然生活艰苦,曾有不少人想高价收购郭沫若的手稿,她一一拒绝了。她种地、种菜,一天独自奔走数十里卖货,安娜不仅让五个孩子有饭吃,还让他们接受了高等教育。
安娜说:“每当我痛苦时,我被毒打时,我就会祈祷圣母,祈祷早日见郭沫若,有这个念头陪伴,一切都可以挺过去!”
后来,安娜以探访妹妹妹夫为由,带着子女先到台湾,于1948年8月初辗转来到香港。看到在香港《华商报》的副刊《茶亭》连载郭沫若的《抗战回忆录》,安娜无意中得知郭沫若活着的消息,喜极而泣,遂千里迢迢,携子到中国寻夫,却不无尴尬地发现,自己的丈夫郭沫若早已成为他人夫,而且子女成群,对她只有无奈和敷衍。
1949年,在周的安排下,安娜正式加入中国国籍,她保存的郭沫若手稿全部献给国家,五个孩子全部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安娜和长子住在大连。
后来,安娜的生活由中共中央统战部管理照顾,享受副部长级待遇。
1978年春,郭沫若病危,安娜以85岁的高龄去北京探望,但只在病房待了片刻就出来了,安娜说:“他不愿意谈!”
沧海桑田,曾经亲密无间的爱人终无话可说。这是郭沫若和安娜最后一次见面。
1994年8月15日,安娜逝世,享年101岁。她神态安祥,枕旁兀自摆放着郭沫若写给她的一百多封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