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华纳传媒旗下的HBO Max平台将经典影片《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下架,原因是该电影“美化奴隶制”、“涉嫌种族歧视”。
华纳的发言人对媒体说,“《乱世佳人》是时代的产物,很遗憾地,它描述了一些在当时美国社会中司空见惯的民族和种族偏见。这些种族主义的描写在当时是错误的,在今天也是错误的,我们认为,如果不对这些描写作出解释和谴责,保留这部影片是不负责任的。”据悉,《乱世佳人》是暂时下架,华纳方面表示,待《乱世佳人》重新上架时,HBO Max依然会按照影片最初的创作方式呈现该片,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就等于宣称这些偏见从未存在过。
经典电影《乱世佳人》被HBO Max平台下架,被认为是近期黑人男子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全美反种族主义抗议活动已经波及电影业。
《乱世佳人》被下架的直接导火索,是电影《为奴十二年》的编剧约翰·莱德利呼吁外界关注《乱世佳人》这部电影。6月8日,他在《洛杉矶时报》发表了一篇专栏文章,要求HBO Max暂时下架《乱世佳人》,认为其延续了种族刻板印象、美化了南北战争前的南方地区。
被暂时下架的《乱世佳人》,提出了三个需要厘清的问题。其一,《乱世佳人》有没有种族偏见?其二,下架《乱世佳人》是矫枉过正还是当前美国文化的一个惯常现象?其三,相对矫枉过正,更为可怕的是什么?
莱德利的“提醒”,并不是他的“新发现”,因为《乱世佳人》这部影片在种族方面的内容争议从其诞生那天起就存在了。1939首映的《乱世佳人》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该片在各方面都引发了轰动:在当时成为有史以来票房最高影片,即使是在此后数十年通货膨胀后该片也保持着这一纪录。影片在次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大放异彩,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10项奥斯卡奖,其中,饰演女主奶妈的哈蒂·麦克丹尼尔成为首位获得奥斯卡奖的黑人。
同时,1940年,放映这部电影的影院遭到了谴责。评论家在黑人主流报纸《芝加哥捍卫者报》上写道:“这是针对美国黑人的恐怖武器。”从影片内容角度讲,《乱世佳人》的种族偏见显而易见。影片是南方视角的,南方奴隶主的故事是讲述视角,电影的前半段,都在塑造一个闲适的田园般的生活,实际上,南方的庄园在影片的设置里是真正的田园生活。影片的后半段讲述战争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其中有人生的颠簸、爱情的变迁,但这些都是属于一个南方女性的视角,那些被破坏的人生,那些颠簸流离的生活背后,无不是对南方田园生活的无尽缅怀,对奴隶制的美化存在于影片的始终,更不用说影片主人公之一的3K党身份。
以南方奴隶主视角讲述故事的《乱世佳人》中,当然有黑人角色,最为突出的是女主奶妈。她塑造的奶妈玛格丽特,最核心的人设就是对主人的温顺及忠诚。
《乱世佳人》被下架的新闻在网络引发争论,不少人质疑这一做法,认为这是矫枉过正,或者是用现代的标准去评价过往文艺作品。HBO Max暂时下架《乱世佳人》之后,该片在其他平台的点播突然飙升就是例证。当然,《乱世佳人》的下架也别认为是理所应当,《乱世佳人》中有一句经典台词翻译成汉语是“所有过往皆可改正”。有美国媒体将此改写为,“不是所有过往都可纠正,但我们要尽力吸取教训。”
在种族问题上的矫枉过正,在美国文化里已经成为了惯常现象,一个时政节目如果有两个主持人,其中一个主持人必然是有色人种;一个公司招聘员工,一定数量的有色人种被录取是正常现象;一个好莱坞类型电影如果有一个小团队内容设置,必然有一个黑人成员。
即使是矫枉过正,是否能改变种族主义歧视?其实,就好莱坞电影而言。相对矫枉过正,更为可怕的是黑人视角的好莱坞电影几乎没有出现过。80多年前出品的电影《乱世佳人》,艺术水准不低,但确实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白人视角作品。80年过后,这种白人视角根深蒂固,惯常到让人觉察不到,这才是好莱坞电影在种族方面最为可怕的歧视。
《乱世佳人》首映整整80年后,以反对种族歧视为标签的《绿皮书》在奥斯卡颁奖礼上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配角、最佳原创剧本三项大奖,但导演法雷里并没有获奖,甚至黑人“老炮儿”导演斯派克·李在《绿皮书》获最佳影片奖后差点当场离席反对。
总体来说,《绿皮书》是一部假的“反种族”的电影,黑白人种的平权故事,数十年来一直是好莱坞作品青睐的题材,因为打上这样的标签,能够获得奥斯卡的惯常思维,奥斯卡“不敢不给你奖”。在去年奥斯卡表演奖项的评选中,获奖的是《绿皮书》里饰演黑人音乐家的阿里,但不可否认的是,影片的故事视角,仍来自片中的白人手机托尼,这仍是好莱坞惯常的视角。《绿皮书》的导演很鸡贼,他以一个平权的题材,表达的却是关于孤独与偏见这样走心的主题,黑人和白人的平权为他赢得最佳影片奖,但影片并不真的讲述平权。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