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市场低迷的2020年,《八佰》成了“救市”之作。
8月14日《八佰》进行了全国首轮点映。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当天,《八佰》在全国仅放映了7029场,当日排片占比为3.6%;但却最终斩获了1438万元的单日票房——其上座率几乎是同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4倍。
8月17日,第二轮点映开始,《八佰》又创下了新高——超过5000万票房,逾40%的上座率,刷新了国产影片点映场的多项纪录,直接拿下当日票房冠军。截至发稿,虽然还未全面公映,预售总票房却已然破亿。不少人直呼,《八佰》的出现,拯救了今年受疫情影响的整个低迷的电影市场。
但伴随热闹而来的,是关于这部电影的种种争议。关于电影背景的讨论,甚至盖过了影片本身。回归到影片本身来观察,这部电影,真的如此优秀吗?
人物的塑造
《八佰》的摄影指导是曹郁,在全球多个电影节上都拿过最佳摄影奖;导演管虎本人也是和宁浩、娄烨、贾樟柯、王小帅等人齐名第六代导演。演员卡司更是华丽,王千源、姜武、欧豪、张译、姚晨、侯勇等人均有参演。
根据《贵圈》的报道,电影结尾,有一场将士们撤退的戏,日军为了拦截,发射了照明弹。曹郁希望使用真正的军用照明弹来拍这场戏。于是剧组到军队去找,但现役的不允许使用,最后甚至动用了军工厂,剧组用同样的配方自己研制照明弹,一颗成本高达8000多块。
最后,技术难题解决了,制作周期却来不及。于是灯光组又做了一种全部用LED组成的灯,用电脑编程,模拟照明弹的光,起辅助作用。
可以说,这部电影从光、影、声音、剪辑的角度来观察,都做到了精益求精,无可挑剔。
瑕疵主要在剧本。
剧本结构并不算复杂,主要分为两条线:北岸的四行仓库之战,和南岸民众们从麻木到觉醒的过程。
其实北岸也是觉醒,其从几个小人物(主要是欧豪、姜武、张译饰演的三个逃兵)入手,让一帮原本贪生怕死的逃兵,最终成长为以身殉国的烈士。某种程度上来说,仓库里的战斗,正是协助他们觉醒的手段。
促成最终的觉醒,各有各的理由:对欧豪而言,直接的转折点是在逃跑过程中被民众误认为英雄,点燃了其年轻男子朴素的荣誉感。对姜武而言,大约是见到战友们全身绑上手榴弹,跳下楼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场景,深受感动。
至于张译,虽然最终逃到南岸,但随着影片结束,战友大量牺牲,精神上或多或少也接受了洗礼。
这是北岸的故事。另一条线,就是南岸的观众们。
南岸的人物构成较为复杂,记者、混混、赌场老板、落魄的大学教授、打麻将的阔太太,乃至政治活动家何香凝等等,电影中都点到了。
但交代得都很浅。
电影剧作中,人物的性格只能通过极端环境下的选择来表现。但碍于南岸人的观众属性,几乎没有人真正落入危险的境地中。民众的捐款,教授扔出妻子的金饰,赌场老板贡献出私藏的吗啡,乃至最后教授的举枪射击——这些仅仅都只是情绪上的发泄,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转折。
事实上,对于南岸的人们而言,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极端环境,就是将电话线拉过桥的场景。正因此缘故,重庆混混刀子的死格外动人:从之前自私自利的看场混混,转变为甘愿为国牺牲的真男儿。可以说是南岸唯一塑造成功的形象。
虽然方记者也进入了极端环境(仓库)中,但因其背景交代得实在不足,虽然前期被塑造出了一种“汉奸”感,却又没说清楚到底做了什么。“记者”这样一个角色和故事之间又天然有疏离感。因此其后期甘冒被子弹击中的风险,回头去拿家书的动作,总不免显得有些突兀。
整场电影看下来,导演的意图不难理解:两岸的觉醒,蔓延到整个租界,进而蔓延到了全国。
然而影片的结尾,战士们撤入租界,又在桥上被日军放了冷枪——北岸的战士们,不光没有迎来一个好结局,甚至称不上死得其所,觉醒意义何在?
再加上南岸人物的刻画不佳,标签化严重,导致这种觉醒的扩散相当无力。北岸的情绪蔓延到南岸,虽称不上戛然而止,总显得有些牵强。
故事是个简单的故事,观众都不难看出导演的意图。但就艺术感染力而言,很难说真正达到了影片所需的共情效果。
根本的矛盾
诚然,《八佰》是一部群像戏。群像戏的典型特点就在于时间有限,无法将每个人的性格都挖掘深入。观众很难代入单个人的视角,去感受其人物弧光的变化。
既然落点不在个人,而在群像。那么,在这种电影中,重点就在于众人合力,将一股“气”贯穿下来,表达出一种超脱个人情感的力量。
以《红海行动》为例,其在单个人物的塑造上也并不出彩。但电影本身想要讲述的主题足够简单:撤侨、爱国、打出威风来。影片从开始到结束一气呵成。观众感受到的,就是中国军人在海外打出的气势。直接,爽快。
但相比简单地抒发爱国情感,《八佰》的主创团队想要的东西显然更多。否则也不会下大力气进行南北岸的反差布景,并且引入白马和赵子龙的特效,还将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角色加入进来。
但落回到故事题材本身,主创们始终绕不过一个根本问题:仅从结果来讨论,四行仓库保卫战并称不上是积极的——“八百壮士”最终退守租界,随后落入日军之手,谢晋元本人也在租界内被4名汪伪政府特务收买的兵痞刺死,年仅37岁。
电影中多处部分也有说明,这场战斗本身的表演价值大于战略价值,只是在为当局争取时间,争取将淞沪会战一直拖延到布鲁塞尔会议召开。
所以,怎么将这个“值与不值”的问题厘清,对电影的主题表达至关重要。做好了,就是经典。做得不好,就成了混搭。
但就电影最终呈现的效果看,这个问题从始至终都没有被解决,而是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
归根结底,《八佰》还是有些“贪多”。一方面,影片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表现“八百壮士”的勇敢,试图从中抽象出“中华民族不会亡”的某种精神内核来;但另一方面,这场战斗属于国民党当局“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产物。这两点,本质上相互冲突,必须进行取舍。
硬要两相结合,主题不光升华不上去,反而相互拉扯,生出一种荒诞感来。
倘若主要表现国民党当局的黑暗,突出其对士兵的蒙蔽,那最好在开头就将此点明,同时视角在腐败高层和勇敢士兵之间来回切换,以实现讽刺效果。此方面先例有《实尾岛》等一众韩国电影;
倘若想着重对人性命题进行讨论,那么最好抛弃群像,突出少数人,并且删减战场戏份,将战斗场面放到辅助位置。如《集结号》《南京!南京!》等片都是此种处理手法;
倘若主要表现中华民族的血性和爱国精神,那么最好只聚焦于战斗本身,突出战友之间的情感。至于小人物的转折、南岸的民众、布鲁塞尔会议等政治算盘,都可以酌情进行删减。这方面无论中外,先例都众多,无需赘述。
但《八佰》中,战争戏份贯穿了大半场,而黄晓明所饰演的特派员直到电影的后半段才出现,他的话,相当于直接给观众浇了一盆凉水——前面的抵抗和觉醒,其实都没必要。
于是乎,战士们遵循命令撤退了。电影的主题也随之四分五裂。
前半场的悲壮,叠加上后半场的狼狈,结果就是几股力撞在一起,碰了个稀碎。什么都沾了一点,却什么都没能讨论明白,什么都没有做到极致。
电影不同于电视剧,没有后者那样奢侈的空间,能够徐徐铺开,将各方立场都阐释一番。电影是一门极致的艺术,只有两个小时,能讲好一个点足矣。但有时候,打通一个点,其实也就打通了全部。
想表达的点太多,就没了极致,反倒弄丢了电影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不过,有趣之处恰恰又在此:一场进退失据的战斗,一部虎头蛇尾的电影,两者之间正好形成了某种奇妙的互文。
(本文图片均来自《八佰》电影预告片截图)
在电影市场低迷的2020年,《八佰》成了“救市”之作。
8月14日《八佰》进行了全国首轮点映。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当天,《八佰》在全国仅放映了7029场,当日排片占比为3.6%;但却最终斩获了1438万元的单日票房——其上座率几乎是同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4倍。
8月17日,第二轮点映开始,《八佰》又创下了新高——超过5000万票房,逾40%的上座率,刷新了国产影片点映场的多项纪录,直接拿下当日票房冠军。截至发稿,虽然还未全面公映,预售总票房却已然破亿。不少人直呼,《八佰》的出现,拯救了今年受疫情影响的整个低迷的电影市场。
但伴随热闹而来的,是关于这部电影的种种争议。关于电影背景的讨论,甚至盖过了影片本身。回归到影片本身来观察,这部电影,真的如此优秀吗?
人物的塑造
《八佰》的摄影指导是曹郁,在全球多个电影节上都拿过最佳摄影奖;导演管虎本人也是和宁浩、娄烨、贾樟柯、王小帅等人齐名第六代导演。演员卡司更是华丽,王千源、姜武、欧豪、张译、姚晨、侯勇等人均有参演。
根据《贵圈》的报道,电影结尾,有一场将士们撤退的戏,日军为了拦截,发射了照明弹。曹郁希望使用真正的军用照明弹来拍这场戏。于是剧组到军队去找,但现役的不允许使用,最后甚至动用了军工厂,剧组用同样的配方自己研制照明弹,一颗成本高达8000多块。
最后,技术难题解决了,制作周期却来不及。于是灯光组又做了一种全部用LED组成的灯,用电脑编程,模拟照明弹的光,起辅助作用。
可以说,这部电影从光、影、声音、剪辑的角度来观察,都做到了精益求精,无可挑剔。
瑕疵主要在剧本。
剧本结构并不算复杂,主要分为两条线:北岸的四行仓库之战,和南岸民众们从麻木到觉醒的过程。
其实北岸也是觉醒,其从几个小人物(主要是欧豪、姜武、张译饰演的三个逃兵)入手,让一帮原本贪生怕死的逃兵,最终成长为以身殉国的烈士。某种程度上来说,仓库里的战斗,正是协助他们觉醒的手段。
促成最终的觉醒,各有各的理由:对欧豪而言,直接的转折点是在逃跑过程中被民众误认为英雄,点燃了其年轻男子朴素的荣誉感。对姜武而言,大约是见到战友们全身绑上手榴弹,跳下楼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场景,深受感动。
至于张译,虽然最终逃到南岸,但随着影片结束,战友大量牺牲,精神上或多或少也接受了洗礼。
这是北岸的故事。另一条线,就是南岸的观众们。
南岸的人物构成较为复杂,记者、混混、赌场老板、落魄的大学教授、打麻将的阔太太,乃至政治活动家何香凝等等,电影中都点到了。
但交代得都很浅。
电影剧作中,人物的性格只能通过极端环境下的选择来表现。但碍于南岸人的观众属性,几乎没有人真正落入危险的境地中。民众的捐款,教授扔出妻子的金饰,赌场老板贡献出私藏的吗啡,乃至最后教授的举枪射击——这些仅仅都只是情绪上的发泄,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转折。
事实上,对于南岸的人们而言,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极端环境,就是将电话线拉过桥的场景。正因此缘故,重庆混混刀子的死格外动人:从之前自私自利的看场混混,转变为甘愿为国牺牲的真男儿。可以说是南岸唯一塑造成功的形象。
虽然方记者也进入了极端环境(仓库)中,但因其背景交代得实在不足,虽然前期被塑造出了一种“汉奸”感,却又没说清楚到底做了什么。“记者”这样一个角色和故事之间又天然有疏离感。因此其后期甘冒被子弹击中的风险,回头去拿家书的动作,总不免显得有些突兀。
整场电影看下来,导演的意图不难理解:两岸的觉醒,蔓延到整个租界,进而蔓延到了全国。
然而影片的结尾,战士们撤入租界,又在桥上被日军放了冷枪——北岸的战士们,不光没有迎来一个好结局,甚至称不上死得其所,觉醒意义何在?
再加上南岸人物的刻画不佳,标签化严重,导致这种觉醒的扩散相当无力。北岸的情绪蔓延到南岸,虽称不上戛然而止,总显得有些牵强。
故事是个简单的故事,观众都不难看出导演的意图。但就艺术感染力而言,很难说真正达到了影片所需的共情效果。
根本的矛盾
诚然,《八佰》是一部群像戏。群像戏的典型特点就在于时间有限,无法将每个人的性格都挖掘深入。观众很难代入单个人的视角,去感受其人物弧光的变化。
既然落点不在个人,而在群像。那么,在这种电影中,重点就在于众人合力,将一股“气”贯穿下来,表达出一种超脱个人情感的力量。
以《红海行动》为例,其在单个人物的塑造上也并不出彩。但电影本身想要讲述的主题足够简单:撤侨、爱国、打出威风来。影片从开始到结束一气呵成。观众感受到的,就是中国军人在海外打出的气势。直接,爽快。
但相比简单地抒发爱国情感,《八佰》的主创团队想要的东西显然更多。否则也不会下大力气进行南北岸的反差布景,并且引入白马和赵子龙的特效,还将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角色加入进来。
但落回到故事题材本身,主创们始终绕不过一个根本问题:仅从结果来讨论,四行仓库保卫战并称不上是积极的——“八百壮士”最终退守租界,随后落入日军之手,谢晋元本人也在租界内被4名汪伪政府特务收买的兵痞刺死,年仅37岁。
电影中多处部分也有说明,这场战斗本身的表演价值大于战略价值,只是在为当局争取时间,争取将淞沪会战一直拖延到布鲁塞尔会议召开。
所以,怎么将这个“值与不值”的问题厘清,对电影的主题表达至关重要。做好了,就是经典。做得不好,就成了混搭。
但就电影最终呈现的效果看,这个问题从始至终都没有被解决,而是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
归根结底,《八佰》还是有些“贪多”。一方面,影片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表现“八百壮士”的勇敢,试图从中抽象出“中华民族不会亡”的某种精神内核来;但另一方面,这场战斗属于国民党当局“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产物。这两点,本质上相互冲突,必须进行取舍。
硬要两相结合,主题不光升华不上去,反而相互拉扯,生出一种荒诞感来。
倘若主要表现国民党当局的黑暗,突出其对士兵的蒙蔽,那最好在开头就将此点明,同时视角在腐败高层和勇敢士兵之间来回切换,以实现讽刺效果。此方面先例有《实尾岛》等一众韩国电影;
倘若想着重对人性命题进行讨论,那么最好抛弃群像,突出少数人,并且删减战场戏份,将战斗场面放到辅助位置。如《集结号》《南京!南京!》等片都是此种处理手法;
倘若主要表现中华民族的血性和爱国精神,那么最好只聚焦于战斗本身,突出战友之间的情感。至于小人物的转折、南岸的民众、布鲁塞尔会议等政治算盘,都可以酌情进行删减。这方面无论中外,先例都众多,无需赘述。
但《八佰》中,战争戏份贯穿了大半场,而黄晓明所饰演的特派员直到电影的后半段才出现,他的话,相当于直接给观众浇了一盆凉水——前面的抵抗和觉醒,其实都没必要。
于是乎,战士们遵循命令撤退了。电影的主题也随之四分五裂。
前半场的悲壮,叠加上后半场的狼狈,结果就是几股力撞在一起,碰了个稀碎。什么都沾了一点,却什么都没能讨论明白,什么都没有做到极致。
电影不同于电视剧,没有后者那样奢侈的空间,能够徐徐铺开,将各方立场都阐释一番。电影是一门极致的艺术,只有两个小时,能讲好一个点足矣。但有时候,打通一个点,其实也就打通了全部。
想表达的点太多,就没了极致,反倒弄丢了电影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不过,有趣之处恰恰又在此:一场进退失据的战斗,一部虎头蛇尾的电影,两者之间正好形成了某种奇妙的互文。
(本文图片均来自《八佰》电影预告片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