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全新一季的《最强大脑》已经播出到第4期,也迎来了B圈层的灭圈赛。经历了上一期的C圈层灭圈赛,相信大家对于规则已经比较熟悉,这次16位B圈选手只有3位有机会突围,赛制相当残酷。
不过坦率的说,这一季的《最强大脑》似乎选手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来来去去很正常,而像往期那样的具有统治力的选手已经越来越少,比赛似乎没什么悬念。相反节目的看点开始从选手移到了嘉宾的身上。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口碑问题,这一期的节目里,之前备受争议的节目嘉宾王祖蓝和刘维都不见了踪影。这次补位的是“激励官”李宇春,这个名头一点都不重要,因为在节目里基本没什么实际功能,就是到场嘉宾。
比起王祖蓝和刘维,显然李宇春还是相对要好一些,毕竟咖位要高不少,粉丝也多。而之前备受好评的压力体验官郭麒麟也在本期回归。
这一季,很多的《最强大脑》观众都是奔着郭麒麟去的,上一期没有了他,不少的观众直接放弃了这档综艺。
本季的《最强大脑》的特点就是项目设定相对简易,而且不“专”,大部分都是综合类项目,而幻字立方是少有的比较专的观察类项目。
16位B圈层选手,直接淘汰13位,只有3位有机会突围。
在水晶立方体上刻词牌名,三面刻字,切割后分散,选手需要找到自己所属的词牌对应的打散的方块。说得有点复杂,其实规则很简单。
这个项目主要考验选手的观察推理能力,这让我想起水哥,水哥可是连水纹都可以观察的具有神级观察力的选手,还协助警方破案。如果让水哥来做这道题,估计会觉得有点小儿科。
但是对于一般选手来说,这道题的难度似乎也不小。最终段宇飞、许博远和张笑寒胜出。
对于这个项目坦率地说比起鲁班立方确实难一些,但是其实也没有那么难,而且随机性和运气成分很大。你从选手完成项目的表情就能看出来,重点就是要手速快,不对就换方块,快速地去试,你就有优势。
许博远似乎并没有搞懂这种奇葩题目的特性,还在搞方块分类,就被杨轶KO了,当时杨轶欣喜若狂,估计他也没想到自己能那么快做出来。
段宇飞赢了刘嘉越是实至名归,因为相对于其他三位选手在试,他还是相对发现了规律的,因为这种方块的解并不是唯一的,而是多解,因此先把大块的方块消耗掉,后期被卡死的概率就会降低。最终段宇飞成功留在了A圈,突围成功。
张笑寒是清华博士,娄云皓是高一学生,比赛的题目是黑白迭代。这道题其实就是一个特别版的扫雷,同样是看着很复杂,其实就是个小游戏。
原设计其实难度很大,就是要记住目标图案,然后通过“扫雷”得到和目标图形一样的图案,然后还要连对5题。
然而,如果你仔细观察选手作答时候的画面就会发现,其实是简化了一些东西:
最终比赛的时候,选手并不需要提交答案,而是你恰好碰对了就会提示答题成功。也就意味着不会提交错误。这就对记忆力的要求大大降低了,你只需要记住主要的形状就可以尝试答题。
选手作答之前,嘉宾可以尝试体验,郭麒麟不负众望,解出了答案。当然郭麒麟人很聪明众所周知,但是如果题目让明星嘉宾在现场第一次接触就能作答成功,那是不是说明题目的设定其实是偏容易的?不知道这个结果,节目组是开心呢,还是尴尬呢?这样的题目真的能筛选出最强大脑吗?
比赛的过程果真如此,其实张笑寒和娄云皓对项目的理解和熟悉度来说并无差异,根本就不能说明谁更强。只是最后娄云皓的手速更快,率先完成了作答。坦率地说,张笑寒输得不值,只能说运气不怎么好。
从目前这一季的《最强大脑》来看,选手素质真的是创了历史新低,学历可能没有变低,清华北大一大把,但是专业的脑力竞技选手几乎没有。专业的脑力竞技是需要长时间专项训练的,如果目前这些稚嫩的选手去挑战经常从事脑力竞技的国际专业选手,除非又是靠“赛制”打败对手,否则,真的前景堪忧。
本季的最强大脑,相对于上一季,口碑是有所挽回的,上一季出了很多问题,豆瓣评委才5.1,而这一季回升到6.1,人气嘉宾的加入显然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也是很低的分数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节目变味了,很多观众都觉得,这档节目真的没必要继续勉强做下去了,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