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1901年,一位名叫“牛子厚”的吉林商人,将北京的京剧艺人叶春善和他手下的戏班一起请来吉林演出。在经过两年的巡演之后,叶春善决定返回北京发展。临别之际,牛子厚向他提出了一个请求:“叶老板,今日一别不知你我何时才能再见,之前我和您提的那件事,不知道您觉得……”
“牛爷,您说的可是让我开京剧科班的那个事?那可万万不可,我资历太浅,实在不敢担此大任啊。”
牛子厚:“叶老板谦虚了,您的人品、艺德可是有目共睹,更何况叶老板您看看,自庚子年八国联军进了北京以后,咱们这梨园行是一天不如一天,许多老板为了生计都改行去做小买卖,我怕再过上两年,咱们这些好玩意就都失传了,多可惜啊。”
叶春善:“您说的也在理。”
牛子厚:“所以您出面、我出钱,咱们搞个科班出来,一来是让您能把老祖宗的好玩意儿传承下来。二来,我也是想着将来您带出来的徒弟能够在北京跟吉林来个巡演,这样我老牛想看戏的时候不就方便了吗?”
叶春善:“牛爷真不愧是个实在人,既然如此,叶某就答应您了。”
由牛子厚出资、叶春善牵头组建的京剧科班就是后来享誉天下的京剧科班“富连成”。这段时间有部很火的电视剧,名叫《鬓边不是海棠红》在网上热播。这部弘扬京剧文化的电视剧可以说是制作相当精良,参考了大量北京梨园行的往事,加上剧情紧凑,故事有趣、感人。甭管您懂不懂京剧,看着都相当过瘾,所以口碑很不错。只不过各位可能不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中,北京梨园行的那些故事,比电视剧里表现的还要宏大的多。这里边又有哪些值得说道说道的呢?北京最有名的梨园科班究竟是如何建立的?这个科班能打造出梨园行的半壁江山,究竟考了什么样的秘诀?上世纪初京城最好的戏园子究竟又是哪一家?今天李夫子和大家聊聊京城的梨园往事。
享誉梨园行的“富连成”京剧科班
提起北京城的梨园行,“富连成”科班一定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就跟咱们开篇中提到的那样,科班是由吉林的商人牛子厚出资,由京剧艺人叶春善牵头组建的。这位负责出资的商人牛子厚,当年可是东三省响当当的富商大户,富裕到什么程度呢?以牛子厚的身家,不敢说是东三省首富,起码也能排进前三。这人一旦有了钱,就会投资爱好了。这牛子厚的爱好,就是听戏。之前走南闯北做生意的时候,他是逢戏必听,最爱京剧。后来生意做大了,老牛就不用再亲自出门跑买卖了,只要坐镇吉林老家就行。
虽然老牛这“行商”改“坐商”了,可是他听戏的爱好却没变。问题是牛家所在的吉林,当年可算是关外苦寒之地,比不了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一般没有过来演出的戏班。这可怎么办呢?其实也好办。没有戏班主动上门,我花钱请一个不就得了吗?就这么着,在1901年借着给自己母亲祝寿的机会,牛子厚打算在家里办一场堂会,于是他通过过去的老关系,找到了当时在北京城小有名气的京剧艺人叶春善,请他带领戏班来吉林演出。堂会结束之后,牛子厚又把叶春善请到了当地的“康乐茶园”,请他以茶园为舞台,面向吉林的观众公演。在这个过程中,牛子厚感觉叶春善为人诚恳、办事认真,而且对京剧中的各个行当都很精通,绝对是个好演员。
另一方面,牛子厚也从叶春善这儿了解到,自打1900年庚子国难,八国联军进北京之后,北京的京剧演出市场那是一片萧条,许多京剧艺人为了糊口被迫改行了,京剧传承面临着断裂的风险,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想法,想请叶春善牵头开个京剧科班,培养一批京剧的传人。一开始叶春善是拒绝的,他觉得自己年纪轻,担不起这样的重任。一晃两年过去了,叶春善和他的戏班在牛子厚的支持下,一直在吉林和周边地区演出。时间到了1903年,沙俄和日本同时打起了中国东北的主意,他们两国为了能够独占东北,都在整军备战,东北局势自然也非常紧张。在这个情况下,叶春善决定结束巡演,带领戏班回北京发展。
临行前,牛子厚白酒送行,席间再次提出了两年前的建议,通过这两年的接触,叶春善也觉得牛子厚不同于一般的商人,他是真心爱戏、懂戏的。既然如此,盛情难却之下,就出现了开篇的那段对话。叶春善终于答应了牛子厚的请求。1904年,由牛子厚出资、叶春善牵头组成的京剧科班在北京正式成立,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富连成班”。在中国京剧的发展史上,富连成班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为什么这么说呢?科班成立之初,叶春善决定从牛子厚三个儿子的名字当中各取一个字,将戏班命名为“喜连成班”,以示对这位出资人的感谢。科班以牛子厚为班主,叶春善担任社长,负责所有培训和演出事务。按照梨园行的规矩,这第一科的学员要以“喜”字命名,最初报名的徒弟只有6个人,后来随着科班名声渐渐传播开来,人数增长到50多人,叶春善一个人教不过来,又请了萧长华、宋启山等京剧名家共同执教。
到了1905年,科班的第一批学员渐渐学有所成,叶春善就带领大家在大栅栏的广和楼正式登台演出,一经亮相,“喜连成”瞬间在京城走红,到后来剧场里是每天满座,喜连成的大名,可谓是名冠京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王朝交替之际,演出市场再次陷入萧条,牛子厚因家中生意出现问题,无法再继续支撑科班的开支,于是他将科班转让给了北京城沈氏兄弟。从这时起,喜连成班正式改名为富连成班。在此之后,科班又存续了30多年,直到1948年才正式停办。
富连成班为何能培养众多京剧名角?
在富连成班存在的这44年间,先后培养了周信芳、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叶盛兰、袁世海等一大批后世熟知的梨园名伶。如果说后来京剧演出界的半壁江山出自富连成,可是一点也不算夸张。为什么科班能够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京剧演员?这主要是因为富连成从收弟子到后期培养,有着一套成熟而又规范的流程。首先来说,学员由人介绍或者家长送来的时候,要经过社长、总教习和主要文武老师的考试,大家会根据学员的形象、体型、嗓音等情况,判断他是否是个可塑之才。即便通过了这些考试,还有三个月到半年的观察期,观察期过后,学员才算是被正式收入门下了。在教学方面,科班还会邀请外面的名师过来指导,科班里奉行着这么一句话,叫做“名师出高徒”,各种名师集中起来打造一个徒弟,您想想这徒弟的水平还能差得了吗?
除此之外,科班对于学员的管理也有一套严格的制度,要求大家要养身体、要遵教训、要学技艺、要保名誉,戒抛弃光阴、戒贪图小利、借烟酒赌博、戒乱交朋友。大家知道演艺圈是个名利场,各种诱惑颇多,设立上边这些规矩,就是要告诫学员们学艺,先学做人,具备这些德行品格,才是成为一个好艺人的根本。在学艺的过程中,富连成班还有一套魔鬼训练的方法,要求每个学员都必须得文武双全,武打干净利索,唱功字正腔圆、婉转动听,做工细腻传神,身上有戏。在严格的训练下,每个学员出科之后都能掌握上百出戏。
用叶春善自己的话说,“你们进入咱们科班学习,我一定叫你们能够养活家口,还要你们把学到的玩意儿传留后代。”当学员们具备一定水平之后,科班还会要求他们在师兄们的带领下进行实践演出,根据实战来寻找自身的问题,并能及时纠正。种种这般规矩和培养,学员们虽然是吃了不少的苦,但最终总能学到一身本事,不仅能养家糊口,甚至还能唱红天下。套用一句老话说,“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这恐怕就是当年那批京剧名家在学徒时的真实写照了。
京城第一戏园“第一舞台”
一出京剧的演出效果,除了演员水平之外,还和戏园的质量有着密切关系。当年没有电子技术,全靠乐器和演员的记忆撑场。大家知道在上个世纪初,北京城最好的戏园是哪一家?说起上个世纪初,京城最好的戏园子,一定非“第一舞台”莫属。这个戏园是由国剧宗师、武生泰斗之称的京剧名家“杨小楼”联合名旦“姚佩秋”、商人“殿阆仙”共同修建的。那是1912年的7月,杨小楼应邀去上海演出,他发现上海的新式舞台建筑布局和音响效果远远胜过北京的旧式戏园。他就此萌生了想要在京城修建新戏园的想法。恰好在此时珠市口这边有家石材店倒闭了,这家店地理位置很好,于是杨小楼就和人一起将店铺及周边房屋一起买下,按照新式戏园的方式设计和施工,又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一座新颖的剧场于1914年6月建成了,这便是后来著名的“第一舞台”。
和旧式戏园相比,这第一舞台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呢?首先来说,这里没有旧戏园的台柱子,舞台成椭圆形,台口成镜框式,戏台上还第1次使用了大幕。不仅如此,这个舞台的台面是可以转动的,还使用了灯光、布景,观众席也改变了旧戏园茶桌的布局,换成了三层结构。1楼是池座与廊座,2楼主要是包厢,3楼都是散座,坐席也用靠背椅取代了旧式的长条凳。种种这般在当年的京城随便拎出哪一项都是创新。修建完成的第一舞台,一共可以容纳2500名观众,是当时京城最大的戏院。
梅兰芳曾经回忆说,“这里一切的建筑灯光完全是模仿上海三马路大舞台的形式。”在民国初年的北京,这应该算是首屈一指最新式的一个戏馆子了。1914年6月9日,第一舞台迎来了首场演出,各界名人到场祝贺,现场可谓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为了庆祝开业,戏班还组织了日夜两场戏,这样新式的戏园一经亮相,立刻享誉京城。在之后的演出中,杨小楼也充分利用戏园优势,加入了许多过去所没有的内容。比方说,演出《牛郎织女天河会》的时候,戏台上居然出现了能喷水的莲花池,还有用彩色灯泡装饰的鹊桥。在排演一些新戏的时候,人们甚至把真正的汽车和活着的马匹都搬上了舞台。这么多前卫的设计,自然让每场演出都能轰动京城。
除了创新之外,第一舞台还举办过多场义务戏,什么是义务戏呢?其实就是和今天的义演差不多。在我国梨园历史上,演员和戏园每年都会举办一些义演,所得收入全部交给当时的梨园公会或者是相关机构,用于赈济灾荒或是用于社会慈善事业。在19 16年的时候,第一舞台就演出过一场大义务戏。当时享誉天下的大师谭鑫培还在世,当天演出就是由他来压的大轴。此外登场的还有杨小楼、汪桂芬、俞振亭、龚云甫等等,全都是当时风头无两的名角。
1918年以后,第一舞台举行的义务戏数量逐渐增多,许多名角被充分号召起来参与其中,在为赈济京兆水灾、重修庙峰山喜神殿、赈济浙江水灾等活动筹集善款的同时,也为当时的京城观众贡献了不少精彩大戏。让人遗憾的是在后来的经营中,杨小楼忙于演出,不问财务,姚佩秋虽然执掌财政大权,却不善于理财,懂得理财的商人殿阆仙,又因为不掌大权而不便过多插手戏园业务,这样的结果就导致戏园演出,虽然场场爆满,但是经济状况却日渐恶化。
最终在开业5年之后,第一舞台因为经营不善,将戏园卖给他人,易主之后的第一舞台又持续经营了18年,直到1937年,因为一把大火而化为灰烬,大火连同当时在戏园演出的演员们的戏箱也一起焚毁,再加上之后日寇侵华、百业凋零,戏园再也无力进行修复,最终从京城彻底消失。在第一舞台被毁三个月之后,这家戏园的创建者,一代名家杨小楼也因病去世,享年只有60岁。
京剧的传承
回顾起来,京剧在北京兴起、发展壮大,进而推向全国,鼎盛时期,京城里遍布戏园、名家,大师辈出,可谓是争奇斗艳。虽然后来历经战乱,北京的梨园行发展遭遇不少坎坷,不过在众多京剧大师的护持下,这门艺术得以传承发展,散发出了经久不衰的魅力。说起来是人造就了艺术,而艺术反过来也成就了人。那些在历史中熠熠生辉的,除了美不胜收的艺术瑰宝,更有发乎灵魂深处的道德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