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的眼前人已非彼时人,两两相望,唯余失望"。
当如懿于昏昏暗暗的烛火下对乾隆说出这句话,她的眼神如乾隆所说,皆是冰冷与嘲讽。
很多人都认为宫斗剧的鼻祖与巅峰之作是《甄嬛传》,而与《甄嬛传》同出一个作者的《如懿传》却逊色不少。
不仅与《延禧攻略》打擂失败,还被观众从演员、剧情到台词都diss了一遍。
但是《如懿传》的意义在何处?正如如懿帮助太后搬回景仁宫后,太后为她赐名时所说
"人生未必能事实如意,只要能如懿就可"
。
这时的如懿,如她解释"如懿"此名所想:希望她能够与皇帝
壹生壹次心意动
。
而太后却早就用此名看透她的人生,看着她不惜一切代价想与皇帝在一起,不争后位甘心平庸,她引用《后汉书》所出的"懿",希望她最后能安静美好的过一生。
太后虽然曾在剧中最抵触如懿,却早在赐名时,瞧着她飞蛾扑火的姿态,依旧不忍心用"如懿"二字点醒她,希望她在宫斗中最后能保全这一腔真心。
少年看《甄嬛传》,中年看《如懿传》。
少年看甄嬛过五关斩六将,看似有情却最无情。
中年看如懿立于深宫仍有初心,看似无情却最有情。
帝王的无情,从不随时间变化
《如懿传》中,始于弘历梦想青樱翩然而来,结束于老年乾隆追逐如懿而走。
你曾最期待的人,逐渐变成墙头最显眼的蚊子血,最后变成你最求而不得人。
这句话最适合如懿与乾隆,也适合手握天下的皇帝与最难相爱的皇后。
初看《如懿传》时,非常惋惜如懿与乾隆的感情逐渐变淡。
从愿意赐你玉如意,娶你做嫡福晋,逐渐变成打翻你亲手送的汤,呵斥你闲事越管越多。
但是反复看《如懿传》后才明白:
帝王的无情,从未随时间变化,因为他们始终无情
。
霍建华饰演的乾隆,被称为史上最渣的皇帝,甚至被叫做"
花心渣龙
"。
后宫三千佳人,哪个都爱,却哪个也都不爱。
能满含深情的瞧着你,也能一脚踹翻褫夺封号。
相比《甄嬛传》中的雍正与《延禧攻略》中由聂远的饰演的乾隆,霍建华的诠释似乎有些单薄,又有些渣到极致不失讨厌。
但这才是真正的乾隆,历史上那个迅游江南,沾花惹草的乾隆。
《如懿传》就像是一杯茶,初品时味道苦涩,但是细细回味才悠长。它的魅力就在于,爱的真实,痛的也真实。
初登基时,乾隆不惜惹恼太后也要为如懿求一个封号,他想将后位下最尊贵的地位赐予她,也想要将奢美的宫殿交于她居住。霍建华饰演的乾隆深情款款,他总是爱握着她的手,为她构思美好的未来,似乎这紫禁城中最贴心的两人就是他们。
但是这种看似有情的爱情下,其实也最无情。
他能因皇后寥寥几句话就放弃赐如懿贵妃的位置,放弃最美的翊坤宫,他似乎从不深思如何保护如懿,只是口头上将爱说到极致,又为如懿拉够仇恨。
当如懿兴冲冲为他讲述西方的一夫一妻制,渴望与他白首偕老时,他回应是呵斥与不满,他讨厌如懿在帝制与深宫中的遐想。
很多人认为霍建华的演技不够好,不够有趣,不够深情,甚至不够帝王尊贵。相比于周迅、邬君梅等老戏骨,他的演技确实不够成熟。但是他对乾隆的诠释,却将薄凉做到了极致。
与如懿争辩寒香见去留的那场戏中,霍建华饰演的乾隆紧紧地把住如懿肩膀,眼神中都是疯狂和热烈。他对如懿说,即使她不爱我,能留住她也够了。
与魏嬿婉相处时,他总是支着胳膊,眼神淡漠的瞧着魏嬿婉唱曲,似乎这就是一个歌姬而非妃子。
高贵妃被太监调戏时,他听着高贵妃委屈的哭着,求皇帝赐死太监。他在愤怒之余,还冷漠的瞧着高贵妃无理取闹,因为他知道高贵妃的意图与算计。
霍建华的演技虽然不够讨喜,但的确演出了一个游览美人花丛,习以为常又懂得敷衍的模样。
渣龙,也是霍建华的真实写照。
41岁的霍建华,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挥剑断情的白豆腐,也不是浪荡江湖不求功名的令狐冲,而是一位父亲,一个沉默的明星,一个懂得突破的演员。
初见他时,他是无情又羞涩的一刀,顶着血迹斑斑的脸说:"杀你,只需要一刀"。
他可以一身肃然的走进大殿,做神侯手中最锐利的刀。也可以扑闪着长长的睫毛,略忐忑的说:海棠,一刀喜欢你。
《仙剑奇侠传3》中,他饰演的徐长卿彻底打开内陆市场,一袭白衣仙气凌然,以匡扶正道为信仰,牺牲一生挚爱守护天下。
而《花千骨》让他的事业走上了巅峰,表面冷漠的白子画其实对爱情最疯狂,也最执着。
但是此后,他的事业陷入了瓶颈期。当一名演员走上流量之路时,他注定会遇见一段复杂又难以突破的时期。
《他来了请闭眼》演技平平,《女医明妃传》与前几部古装剧的角色设定如出一辙。电影《逆时营救》出演反派虽然让人眼前一亮,但戏份太少没有热度。
他陷入了一场正派角色的流量之路,虽然很少营销,但是对角色的挑选仍以讨观众喜欢为主。但演员应该这样的吗?
最后他选择了《如懿传》,选择了让人恨渣又让人厌恶的乾隆。与老戏骨飙戏,与数位演员细细磨合,反复回看自己演的戏,让节奏慢下来,让野心与耐心重新占上风。
让人爱的演员千千万,但是让人又爱又恨的演员,才值得赞赏。因为他选择的是戏,而非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