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讨论临海的时候,第一印象就是“古老”,作为曾经的台州府城,临海的街巷里依旧保留着旧日府城的风貌,而那座威严赫赫的台州府城墙,又讲述了一个关于顽强、坚韧的临海故事。
在古老与坚韧的背后,临海还是一座柔软的城。这一份柔软来源于一道道风味食物中的烟火气,咸与甜交织出的温柔生活。
“吃喝玩乐”,吃排在第一,中国人自古就明白吃对于生活的意义。食物,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与生活息息相关,爱上一座城市,往往先从“吃”开始。
麦虾
麦虾,绝对是临海美食中的C位担当。麦虾不是虾,而是一道面食,因粉浆“割”成的麦条在沸水中游走,形状如虾而得名。麦虾一般都是汤食,厚实的麦条搭配虾干、蛏子、香菇、瘦肉、牛肉等配菜,满满一大碗里融汇了咸、鲜、香多种滋味,直把汤底都喝干净了还不够过瘾呢。
麦油脂
麦油脂与麦虾一样都属于面食,但风味却截然不同。轻薄软糯的面皮里包上炒米面、豆芽、瘦肉、茭白、青菜等等十余种菜品,卷好打包直接开吃,方便实惠,是最受欢迎的临海早餐之一。用油煎过的麦油脂口感更香浓,一卷包好的麦油脂放入油锅里煎上几分钟,一直到表皮金黄,咬一口,酥酥脆脆。
府城糟羹
糟羹是一道有故事的小吃,原是临海正月十四的传统美食,与明朝戚继光抗倭有关。现成为了独具临海地域特色的风味小吃。糟羹做法简单,配料丰富,把豆面、青菜、香菇、瘦肉等切成颗粒状,炒至半熟后加米粉浆或淀粉浆,一边轻轻搅拌待到形成糊状,以小火慢慢熬煮,趁热喝上一碗,胃里暖暖和和,心里也觉得超满足。
白水洋豆腐
白水洋豆腐可以说是临海的“地理标志产品”,产自临海市白水洋镇,软、嫩、鲜滑是其最显著的特点。白水洋豆腐选用优质的六月豆、纯净的水资源及盐卤点浆,采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豆浆浓度高,在煮制的过程中特意出现少许煳底,带着微微焦香。豆腐吃法万千,白水洋豆腐炖着吃最地道,用高汤微火慢炖,豆腐软而不烂,入口香滑。
大石垂面
大石垂面,因垂直悬挂而得名,是临海市河头镇的特产,也是临海西北山里人的主食之一。大石垂面不借助机器生产,纯手工制作,揉面、醒面,“拉面”,近3个小时的制作,是难得的乡间地道风味。垂面吃法多样,可炒可汤,口感软而有韧性,嚼劲十足。
姜汤面
在吃姜这件事情上,临海人最有发言权。姜原本是厨房的调味品,而现在摇身一变成为了食物的主角。姜汤面就是代表。浓浓的生姜汁做君,黄酒为臣,热锅里一起滚过一遍,姜汤面的汤底就成型了,配上临海当地独有的米面,辅以虾干、青菜、蛤蜊等,汤汁饱满,姜辣味浓郁。
小城临海,可盐可甜,一道道打上“临海特色”标签的甜品,融在嘴里化在心间,带着乡愁的甜味成了临海人最温柔的眷恋。
姜汁调蛋
其实在临海人家中,这是最寻常不过的食物,但在旅人眼中,姜汁调蛋更多的是惊喜。红糖与姜汁相遇,甜而不腻、辛而不烈;黄酒和鸡蛋的搭配,既中和了鸡蛋的腥味,又保留了Q弹的口感。而且这一碗姜汁调蛋里的食材,每一款都营养满满。
蛋清羊尾
在临海讨论甜品,一定绕不开蛋清羊尾。这是最早进入《中国菜谱》的临海名小吃,光是流行历史就跑在了前列。蛋清打到起泡,拌入麦粉揉成皮,再将豆沙裹入其中,包一层猪网油入锅高温烹炸直至表皮金黄后捞出,最后撒上一把“点睛”作用的白糖,使食物呈现出金黄透白的色彩,入口绵软香甜,回味悠长。
海苔饼
在临海的手信排行榜上,海苔饼稳居首位。首先从造型上来看,刚出炉的海苔饼表皮起酥,金黄油亮,白芝麻点缀其间,光看那颜值就忍不住想咬上一大口。再说口感,咸中带甜,甜中带咸,还夹杂着海苔的香气,绝对担得起“独俱风味”这一评价。
梅花糕
梅花糕是临海传统小吃之一,因形似梅花故而得名。常见有纯红糖馅和芝麻红(白)糖馅两种,新出炉的梅花糕,冒着氤氲热气,还有那带着甜味的香气,隔着几条街都能闻到。梅花糕一定要趁热才好吃,蓬松柔软,甜甜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