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跟着父母从外地来上海打拼,自卑感一直缠绕着我,直到家里开了这间煲仔饭餐馆……”23岁的餐馆经营者张紫宇说。这家小店开在上海外滩商圈附近的一条老街上,出门便可以看到东方明珠。都市的繁华对这家小店而言是生存的机会,对张紫宇来说是无限的可能。
受疫情影响,小店的堂食人数只有疫情暴发前的三分之一。“之前,120平方米的店面不管中午还是晚上都坐得满满当当,疫情让我们一度陷入困境。好在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商务楼的白领、外地的游客逐渐多起来,我们才没有被迫放弃经营。”张紫宇说。
2019年,张紫宇大专毕业后到苏州的一家公司做广告设计,本想学点技能将来给自己多一些选择,没想到赶上疫情,公司没有订单,张紫宇决定回家帮助爸妈经营餐馆。“当时,餐馆一直在亏损,我回来以后把洗碗、服务员的工作都包了,省去两个人工一个月可以减少1万元的支出。”张紫宇说,“但这样熬着也不是办法,还是要拓宽销路。外滩附近商务楼多,我们争取到了公司团餐外卖的订单,每天中午为一家公司供应70份饭,解了燃眉之急,餐馆终于实现微利。”
为了这70份饭,张紫宇每天起个大早做准备,在午餐上客高峰之前,把团餐外卖送完再赶回店里。从早到晚忙个不停,但张紫宇乐在其中。“人辛苦一点,过得踏实。”他说。
餐馆是专门做广东传统煲仔饭的,但从很多细节处能看出老板是个有想法的年轻人。煲仔饭的米可以换成热量较低的藜麦,顺应了当下健康饮食的趋势;店门口的荧光招牌上写着“家的味道,总有一款适合您”……张紫宇说,上海这座城市有来自五湖四海的特色美食,虽然小店做的是广东煲仔饭,但他赋予了这份饭“家的味道”。“我是安徽人,老家有一道菜是麻辣鸡丁,妈妈烧得特别好吃,但对于上海人来说有点辣,于是我把麻辣鸡丁和梅干菜配在一起,中和了辣味,很多顾客喜欢。”
1993年,张紫宇的父母从安徽老家来到上海打拼,几十年来一直在饭店工作,张紫宇说他是在饭店长大的。“小时候我常常感觉没有家,我的老家在安徽,但每年我在安徽待不到一个月,可是在上海又缺少安定感。现在,我们一家人打拼出这家小餐馆,它成了我们的依靠,我也有了归属感。”张紫宇说。
进入6月,上海举行首届夜生活节,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秀、夜读……丰富的逛吃、游玩活动点亮了上海的夜晚,也给这家街角小店引来客流。“现在的外滩又找回往日的热闹,很多年轻人逛累了会到我们店里吃个夜宵、歇歇脚。”张紫宇说。
生意好的时候,张紫宇会晚一点打烊。关店之后,他喜欢到外滩跑跑步,常看到凌晨4点的外滩。“天空是蓝绿色的,非常深邃。日出时,当清晨的第一缕光穿过云层,拨开陆家嘴的面纱,那画面真的太震撼了……上海是我最爱的城市,我会在上海一直生活下去。”
谈到今后的打算,张紫宇踌躇满志,他希望能够把餐馆经营好,总结出一些经验再多开几家店。张紫宇认为,他和上海是一种“共生”关系,彼此都在越变越好。“上海有很多像我这样的‘新上海人’,在上海长大、读书、工作,我为都市的建设者们做好一碗饭,城市发展了我们也受益。”
张紫宇最感谢父母用辛勤劳动为他在上海培育了生存的“土壤”,“我现在就要为我们的家庭打好‘地基’,将来我希望我的孩子在这里‘盖高楼’。”
早上6点半,张紫宇像往常一样,赶到店里来泡米。他说,大米泡3个小时之后做煲仔饭口感是最好的。大米在水中泡发、蜕变……新的一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