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可以称得上是三国刘备手下有名的政治家,是蜀汉的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今日详细介绍三国李严。
三国李严为何会被废为平民 李严的功绩有哪些?
三国李严简介
姓名:李严
别名:李平,李正方
国籍:中国(蜀汉)
民族:汉族
出生地:南阳
逝世日期:公元234年
职业:官员、将领
主要成就:参与制定《蜀科》
官职:尚书令,中都护,骠骑将军
封爵:都乡侯
李严生平事迹
李严投主刘备
建安十八年(213年),刘备在涪城击败了刘璋派来阻击的军队,顺势进军绵竹关,刘璋临时任命李严为护军,与参军负责于绵竹抵抗刘备。不料李严却在阵前倒戈,率众投降,被刘备拜为裨将军。刘备攻取益州后,李严被任命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
李严等五人制定蜀科
益州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刘备于是命军师将军诸葛亮、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将军伊籍、左将军西曹掾刘巴与李严五人一起制定《蜀科》,后来成为了蜀汉的法律体系的基础。
李严的地位
刘备临死时,曾与诸葛亮一同受遗诏辅佐刘禅,地位仅次于诸葛亮。
李严改名
230年,曹魏大司马曹真发兵三路伐蜀,诸葛亮准备遣军西入陇右武威击退曹魏偏师。诸葛亮命李严以中都护署丞相府事务。李严改名为李平。
李严在诸葛亮出兵祁山的过失
公元231年,诸葛亮出兵祁山,李平督运粮草不力,于是不顾前线司马懿已经断粮的大好形势以及诸葛亮的预定三策。派遣狐忠、成藩通知诸葛亮撤军,使蜀军北伐被迫终止。李平为了推卸责任,于是编造谎言,又打算杀死督运领岑述以顶替过失,又上奏刘禅诬陷诸葛亮。当蜀军撤回时,李平托病逃到沮县,又跑到江州,后来为狐忠劝阻。
李严被废为平民
诸葛亮公布李平书信及公文,揭露李平的罪状,李平理屈词穷认罪,在诸葛亮及蜀汉众臣的要求下,李平被废为平民。流放至梓潼郡。
李严为何会被废为平民
主要是李严谎报军情,贻误军机;欺君罔上。但是网上也有不少人认为诸葛亮为了达到巩固自己权力,打击异己的目的,借李严运粮之事,把他废掉,从而除掉了自己的一个政敌。但是小编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有两点:
1. 刘备死后,诸葛亮的官职是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丞相是中央行政权力机关最高的官职,而且诸葛亮是开府治事,是中央的实际一把手。除了皇帝,就是丞相。再没有比丞相还大的官了,可谓诸葛亮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 刘备之所以在临死前,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和李严两人,是有着很深的意义。刘备一直都在拉拢东州集团来打压益州集团,因此刘备的荆州集团和东州集团的关系一直都保持的不错。那么在他即将要死的时刻。他考虑到东州集团和荆州集团的稳定因素,为了平衡两个集团的关系,使他们以后能更好的合作,因此加封李严官职,委以托孤重任。
三国李严怎么死的
李平即李严在被流放其间,一直“安奄没齿”,期待有诸葛亮再次起用他的机会。但是公元234年,李严闻知诸葛亮病逝于伐魏前线。认为后人不会再次起用他,于是激愤病死。葬于梓潼郡(今四川省梓潼县)。
对李严的评价
诸葛亮:“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平为大臣,受恩过量,不思忠报,横造无端,危耻不办,迷罔上下,论狱弃科,导人为奸,狭情志狂,若无天地。自度奸露,嫌心遂生。”
余名侠:“完全是一个奸诈自私、阴险残忍、不以国事为重的恶劣分子。”该评论是根据《三国志·李严传》中记载的李严主动要求分地建立巴州,并且自己当巴州刺史以及怂恿诸葛亮“宜受九锡,进阶称王”这两件事做出的评论。
三国李严的功绩
尽管世人对李严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在历史上,李严的功绩还是很值得表扬的。
据《水经注》记载,李严在健为任郡守期间(214年—222年), 还重新修筑了蒲江大堰,又叫“六水门”枢纽工程,使其能连接江的两岸。 东汉晚期,战乱极颇繁,都江堰、六水门等大型水利工程都严重失修。李严上任后,重新整治水利工程,对当时的生产建设是有功绩的。李严的这次水利整治工程影响后世,以致于后来南宋时期的赐进士出身、工部侍郎、井研人李心传认为 “眉州通济堰,建安间创始”,把功劳记在了李严当时的盛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