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大热节目和新闻,都有点让人憋屈。
自从阿朵淘汰、孟佳被设计陷入难堪处境,八八对浪姐的兴奋和期待就越来越温。
说好的让姐姐们尽情飞扬个性呢?不靠谱的赛制把她们变得战战兢兢,一个个成了被驯化的社畜。小咖只有炮灰命,大咖也规规矩矩地迎合着观众的喜好。
热议最多的《三十而已》,八八前两天也说过,童瑶扮演的太太被奉为完美,八八却一点不觉得爽。
她才三十啊,就有这样的能力和成就,面前是真正的无限可能。
她本可以征战星辰大海,却把所有才能都用来御夫育娃防绿茶婊打小三,鞍前马后伺候有钱太太......
再到昨天的老板辱骂事件。
有人表示理解,说他是在业务会议上说的这番话,评点艺人外型,就像评估公司产品的功能。因此除了用词难听了点,并没大错。
八八不认同这种理解。针对产品优劣势作分析,会议上各抒己见探讨碰撞;和一味怒吼“烂!差!垃圾!”,其他与会者不能有不同声音,那是两回事。
这种职场精神控制式打压,跟性别外貌倒没有太大关系。
最近播出的《穿越火线》有一段剧情,男下属为领导挡酒,周围人立刻起哄:领导喝一杯你得三杯,这不是欺负你,我们年轻的时候就这个规矩。
都是一样的。
原本单纯的喝酒,要变成表演无底线服从的投名状游戏;
原本产品研讨的理性批评,要变成践踏他人自尊的辱骂,再变成所有人都要一起骂以表忠诚的荒谬戏。
YAMY和老板的恩怨或许我们还未知全貌,不好断论整件事的是非。但单就老板会议上辱骂这个细节,那些忙于辩护和合理化的声音,让八八感到窒息。
为什么很多人长大后,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呢?因为当你年纪轻轻、就认同由上至下的控制打压,等你熬到年长上位,就会接棒爹味十足地教训下一代。
急需新鲜空气的八八,想了又想,终于找到朴树的笑容来供氧。
活到大叔年纪却没有一丝爹味的他,用人生告诉我们:人,其实可以活得不一样。
——我是依然少年的分割线——
很多人说,反感“男人至死是少年”这句话,唯独用在朴树身上,觉得很适合。
朴树却说:“不是因为我过于少年,而是我觉得这个国家的人,提前就老掉了”。
最近他参加一档音乐综艺,本来只签了一集,看到年轻选手们的表演后一兴奋,又主动签多了几集。
朴树对年轻人的喜欢,全写在脸上。
看到长得好看的年轻男孩(杨英格格),他眼睛亮了:好性感!这样的气质唱成什么样都无所谓了。
听到年轻鼓手编出的律动节拍,他不但夸,还要开心地跑到人家面前夸,建议人家去趟古巴。
再投以真挚的眼神:以后我有什么要编,我去找你。
前两年他录综艺,晚上到点就离场回家睡觉;这次他不但熬夜了,晚上失眠还想着这个孩子的曲怎么编更好,那个孩子该帮他怎么配才更出彩。
有人说,从未见过朴树这样频繁地露出慈父的微笑。
(动图来自@谈资)
节目组后期也给他打出字幕:操着老父亲的心!
他最喜欢的那个鼓手叫鞠翼铭。
因为鞠翼铭总被朴树的慈父眼神笼罩,好事群众给他起了个外号:“朴树的女儿”(其实人家是男孩)。
又因为他姓鞠,衍生出“朴树女儿的姐姐是鞠婧祎”这样的无厘头段子......
既然都像老父亲了,为啥说朴树没一丝爹味呢?
因为他“当爹”的方式,跟很多人不一样。
当爹味老男人们说:我要不断骂你打压你羞辱你,这是为了让你适应社会,挫折教育懂吗?
朴树却是对欣赏的年轻人不吝夸奖,对欣赏不来的也诚恳温柔地说:
我只代表我自己,我并没有觉得你不好,我只是觉得你不是我喜欢的那一类。但我觉得,没必要讨别人喜欢。
当爹味老男人们说:我是为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我说了算。
朴树却说:你不用听我的,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我不熬夜,却不会去规训教导年轻人别熬夜,等他们自己走了弯路付出代价,自然会做出选择。
当爹味老男人们说:我是爹所以永远光荣伟大正确,只有我批评你的份,我自己永远没错。
朴树却是:年轻人的不足我会坦白指出来,而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我也会诚实面对。上一张专辑做得不好,就坦坦荡荡地自我批评,承认那是个污点。
当爹味老男人们躺在功劳簿上僵化固化,丧失了好奇心和包容度;
朴树却说:我不想让自己固化,所以要来看与我不同的东西。
年轻人就是要不拘一格野蛮生长,才让他兴奋地眼神发亮。
当爹味老男人们看到跟自己审美标准不一样的年轻人,就要辱骂、规训,强迫他们向自己靠拢同化。
朴树却说:哇,年轻人好性感我好喜欢啊,我也希望自己那么性感就好啦。
这样的朴树,让人想起那句话: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
所以他可以像个慈爱的老父亲,同时又像个孩子一样纯真。他不会让年轻人学着圆滑油腻,而是带着他们一起仰望星空。
或许有人会说,朴树可以活得不一样,因为他是得天独厚的音乐天才啊。饱受社会毒打的无奈社畜,怎么和他相比呢?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
朴树也一样被社会的规训影响左右过,挣扎过反抗过,奄奄一息过。这就是为什么他的依然少年,是如此珍贵。
——我是那些花儿的分割线——
朴树的父母都是北大教授,父亲濮祖荫更是著名空间物理学家,“双星计划”发起人之一。
这对学术大牛夫妇有两个孩子,大儿子濮石,小儿子濮树。
很多人可能会羡慕:生在这样的家庭,真是赢在起跑线的天之骄子啊。
可偏偏朴树的天赋和梦想都不在学术界。家族的辉煌、父母的期望以及周围人的眼光,曾经多年沉甸甸地几乎压垮了他。
朴树小升初时遭遇了人生第一次打击:考试差半分,没能进北大附中,“害得父母都抬不起头来”。
他得了青春期抑郁症,心理测试“差3分变态”。
为了不让爸妈“没法做人”,高考前他咬牙读书考上了北师大英语系,可是大二就退学了。
有记者问朴树,大学退学是为了搞音乐创作吗?朴树特别实诚:不是,旷课太多再不退学也要被劝退了。
记者想帮他挽回一点:旷课是因为做音乐吧?朴树继续把天聊死:不是,旷课就在宿舍里睡觉......
朴树退学后不久,就拿着吉他去找高晓松卖自己创作的歌。高和宋柯成立麦田公司,第一个签下的就是他。为了起个更方便记忆的艺名,把濮改成了朴。
朴树潜心写歌,写好了就抱着吉他去唱给他们听。
一首《那些花儿》把宋柯唱哭了,过几天又一首《白桦林》,又让宋柯哭惨了,用高的话说“哭得跟鬼似的”。
1999年他推出第一张专辑《我去2000年》,立即成为文艺青年挚爱。
2003年他推出第二张专辑《生如夏花》,专辑销量超过100万。那一年,朴树拿遍了各大乐坛颁奖礼奖项。
可接下来他却从大众目光中默默消失了,整整十年没再发专辑。
在朴树隐退乐坛的那十年里,张亚东每年都来劝他:做一张新专辑吧。朴树问:为什么要做?
张亚东继续劝:用歌曲跟喜欢你的人交流啊,还可以赚钱啊。朴树又问:为什么要赚钱?
不止一次有人想出大价钱请朴树出山,都被拒绝了。张亚东对记者说:朴树从来不肯(为钱)装孙子,连一次都不愿意。
朴树的回答是:我不是不可以装孙子,我真的好想要那笔钱,但我觉得我也可以没有它。
某公司内部演出,场地太小没法带乐队,朴树就两字:不行。某电影找他唱主题曲,他一看主创阵容,又说了两字:再见。
某卫视办音乐节目,阵容报酬策划宣传都是国内顶级。经纪人怂恿他上,朴树一句不喜欢,就挡了回来。
经纪人继续劝:上了这节目,对你未来发新专辑大有好处啊。朴树答:如果我喜欢名利,就不会十年不发片。
文艺本艺、无欲无求的朴树,2007年却上了个很娱乐化的综艺节目《名声大震》,让无数群众跌破眼镜。
朴树在节目中扮加勒比海盗、福尔摩斯、拉丁王子,穿得五光十色;节目组为造势炒嘉宾绯闻造话题,朴树也未能幸免。
粉丝以为是经纪人贪钱强迫朴树,怒起炮轰。朴树告诉他们,是我自愿去的,为啥呢,为了遭罪。
他说过去很自我,其实对这个社会的许多东西都不了解。想知道自己的底线到底是什么样的,在多大程度上能放弃自尊,这是一个锻炼的机会。
很多人以为朴树能保有少年气,是因为不像社畜那样被社会毒打过。其实,他曾主动要求被PUA。
他做了很多从未做过的事。
穿上硬得能站在那儿的裤子,假装坐在沙发上唱他根本不懂的拉丁歌。
扮成福尔摩斯打着伞,周围雨点纷纷落下,画面看起来很唯美。
但那些雨点都是沙子冒充的,于是他耳机里全是沙子声,第一句就唱飞了。
那时候他每周提前两天去参加节目,第一天是用来留着跟龙丹妮吵架。
整个过程朴树都在勉强自己做不喜欢的事,但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彻底,最后他拿了冠军。
在任何情况下,朴树都有着对世界的好奇心:
太自我是不是件好事?自尊心遭打击是不是件坏事?他不接受现成的答案,而是要亲身实验自己找答案。
这个PUA自虐实验,后果很严重。
朴树因身体不堪重负彻底病倒,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抑郁症大爆发,养了半年病。
朴树说,感谢这场病,让他明白了再不能像以前那样糟蹋自己,从此进入早睡早起的养生模式。
前年一场综艺录到深夜时分,他就站起来说:我到点了,我要回去睡觉。
当时舆论哗然,有人炮轰他不敬业,却没人反思国内综艺总是通宵录制,牺牲工作人员和艺人身体健康来节省成本的模式,是真的理所应当不可避免吗?
朴树离场前留下一句:希望大家都能很好地活下来。他说得真挚,旁人却觉得好笑。
直到后来发生了艺人深夜录制综艺猝死的悲剧,大家才发现这并不可笑。
以国内这种录制模式,广大工作人员比艺人熬得更狠、而且他们收入卑微,出事也无人关注。可再卑微的社畜也是人啊,好好活下来,难道不是最重要的事吗?
当许多人拼命追逐最贵的包、最大的房子,为此不惜牺牲尊严和健康,拥护职场打压,认同996是福报......
朴树比他们更明白,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他没有必须拼命赚钱才能满足的物质欲望,但为了别人,他甚至可以“卖身”去赚钱。
前几年,乐队吉他手程鑫确诊癌症,朴树立刻包下他的医疗费,并承诺将来照顾他妈妈。
经纪人提醒朴树:你卡里的钱根本不够。朴树答:不够的话咱不是可以签公司吗?先卖身,治病救人!
还没等到朴树“卖身”,程鑫就走了。
朴树说到做到,后来他每次演出,都会留出一部分钱,给程鑫的家人。
人们说,朴树是幸运的。这个圈子爱他,大家都特别照顾他,保护他的脆弱。
但其实,他的人生从未平顺。
经过阴郁的青春期、迷茫的隐退期、社畜实验带来严重后果的危险期,即使在外人看来他终于进入安定平稳时,几年前相伴十五年的妻子,又差点离开他。
他并没有逃避人生的功课,而是不停地自我拷问,自我纠正。
在大家看来他已经活得特别真实,他却说:发现自己的很多行为背后,是想取悦他人,希望从他人那里得到的肯定,这源自童年和成长经过中缺失的东西。
他告诉自己,要学会把更真实的自己表达出来。
品尝过酸甜苦辣之后,尝试过被打压和妥协的结果之后,他亲身摸索出人生的答案,知道哪些是自己想要的,哪些是不想要的。
这清澈的眼神和真挚的笑容告诉我们,经历过这一切之后,他还是年少时的那个他,没有被这个世界改变。
遥想当年,一帮人从天津开车回北京,开到半路朴树突然大叫:停车,你们把我放这儿,我要看夕阳。
同伴们惊诧:这是高速公路,你待会一个人怎么回去?朴树说:我不管,先让我看了夕阳再说。
他就这么带着把吉他,拿了壶水,在高速公路边一边弹唱,一边看夕阳。
多少人年少时也曾纵情浪漫,却在被社会规训毒打后屈服投降,甚至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爹味僵尸,
看看朴树吧,其实人可以活得不一样,并不是只能任由世界揉成形状。即使躺在泥沟里,也可以仰望星空;遭遇屈辱和挫折,仍可以温暖善良。
人不能阻挡身体变老的历程,却可以不让脑子和心僵化。
当他笑嘻嘻地说:年轻人不用听我的,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知道不管他的脸变成了大叔还是爷爷,外表下的那颗心,将永远是那个看夕阳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