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文牧野导演,大家想到的可能都是《我不是药神》,而今天要给大家带来的是一部他的早期微电影《安魂曲》。
电影只有短短十几分钟。男主人公一家遭遇严重的车祸。因为车祸他的腿受伤,只能拄拐行走,妻子当场去世,却还要在一周内凑出十二万元医药费为女儿做手术。因为贫穷,他连妻子的葬礼都筹备不出。经过反复的挣扎,最终他决定将妻子的遗体买给农村儿子去世的一对老夫妇,与其儿子结成冥婚。
电影中,法与情,生与死都值得认真思考。冥婚作为封建糟粕理应抵制,但处在男主角的角度上,如果不卖妻子的遗体,女儿就要因为没钱动手术去世。而老夫妻白发人送黑发人,唯一所求的就是儿子的“婚礼”,这是他们活着的慰藉。在这种情况下,法可不可以让步给情呢?
这部片子整体的色调比较灰暗,光与影的应用巧妙灵活,活在世上的人的挣扎、痛苦以极其隐晦的形式表现出来。男人看似是个“硬汉”,少有话语。无论是没有钱做手术、还是谈结冥婚的事情,他始终没有过多的情绪表露,对比老妇人的泣不成声,他显得过度理性,甚至有冷血。但在男人踏出卖遗体这一步,坐在家里把玩妻子的木梳时,超现实的跨时空对话将男人的爱与思念隐晦的表现出。再见妻子的遗体,愧疚、悲伤、无奈在这一刻决堤,他却只能克制自己的情绪,连放声的大哭的都无法实现。
影片的结尾,妻子的冥婚与女儿的手术同时进行。“此时无声胜有声,”高潮没有对白,没有解说,只有吉他的声音,颇有祈祷的安魂之意。急的手术、缓的冥婚交叉,生与死、红与白,医院的希望与忐忑、乡间小路“结婚”长队诡异的美感缠绕、交织。火燃烧着纸糊的人与马,两个家庭的交易或许是成全,如果灵魂有形,妻子会接受吗?男人的灵魂能否就此安稳?人的灵魂最终又要在何处安放?
电影的结局是开放式的,男人在医院等女儿手术结果的时候睡着,医生做完手术摘下口罩,走进他却没有叫醒他。是因为失败而不忍叫醒,还是因为已经成功,想让他享受这来之不易的放松,我们不得而知。花圈与燃烧的灰烬也是留下的空白,也许是结束也许是新生,可能是现实的无奈,也或许是最后的浪漫主义,就留给观众自己书写与品味了。
导演的拍摄手法也很有特色,大都是手持拍摄,镜头多少有些摇晃,这些摇晃加深了影片的真实性,暗示着男人的挣扎,也是每一个在社会摸爬滚打的人的挣扎,面对或大或小的意外,为了生存、生命,不得已用冥婚这样荒谬的办法解决,才是无奈的现实。
《安魂曲》是2014年文牧野导演的毕业作业,从中我们已经可以看见导演对现实深刻的思考与优秀的艺术表现力。同样关于情与法的思考、更加成熟的《我不是药神》的爆红,也是有积累甚至有迹可循的。期待文牧野导演在未来带给我们更多艺术性与商业性兼具,深入浅出的作品。
文案/排版:杜芊儒责编:丁润荻主编:吴凡 卢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