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处于风口浪尖的脱口秀演员,非杨笠莫属,代言品牌直接把广告给停播了。
估计李诞万万没想到,笑果文化在经历艺人解约、卡姆吸毒两大热点事件后,还能遭遇一个由男女两性矛盾所引发的娱乐圈大事件。
就在这时,全国首档全女性脱口秀挑战节目《听姐说》上线芒果TV。
节目邀请到18位娱乐圈姐姐挑战脱口秀,聚焦于女性表达与女性成长,并围绕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言说。
这套路,这模式,让看完第一期的我,对着屏保上杨笠的小脸,表达着作为直男的深切思念。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浪姐2》
既然是全女性脱口秀,那么这些嘉宾就一定得有话题点。张蓝心、应采儿、徐冬冬、王菊、王子文、尚雯婕、石璐、热依扎、倪虹洁、玲花、阚清子、金铭等,一个比一个有看点。
可惜的是,第一期看下来,除了偶尔的灵光一闪外,基本上没什么能让人记住的地方。而且十几位女艺人也没有很好地表达出女性观点,杀伤力简直就是低配版的杨笠,不仅不好笑,也激不起人私下讨论的兴趣。
2020年6月播出的《浪姐》第一季,与青春偶像养成类综艺打差异化。前两年,《创造101》《青春有你》等节目火爆出圈,王菊的“菊外人”应援标语,杨超越的锦鲤表情包,孙芮“搂面包”的freestyle,红了人也带了波节目的热度。
不同于初出茅庐的小爱豆,《浪姐》中30+姐姐们自带流量。出道多年的她们在陌生环境下火力全开,宁静、伊能静、张雨绮等金句频出。
而这次《听姐说》,也在延续女性话题的基础上,加入时下流行的脱口秀形式。同时,真人秀环节、“懂姐团”“全民开放麦”环节,亦在节目中加入竞技赛制的成分。
尽管如此,《听姐说》的节目效果竟承袭了《浪姐》的尴尬境遇。
几期节目过后,姑奶奶们“怼天怼地怼空气”的势头也大打折扣。说好的开创新女团风气呢?宁静、张雨绮、万茜等人不过是博人眼球的砝码,最终还是逃不过综艺选秀大环境的压制。
可以说《浪姐》试图借着女团类养成节目,完成别样女性的自我展示与精神反抗。其实质,跟《听姐说》的商业初衷类似:以消费女性,来取悦女性。
脱口秀以和为贵?
为什么《听姐说》没有《浪姐》第一季的反响呢?主要还是节目主办方对于脱口秀概念的保守性预估。大家看脱口秀就是看彼此吐槽调侃,在一种幽默的氛围中对社会大环境加以反思。
就拿《吐槽大会》里弹壳对宋方金、GAI、PGone的吐槽,看似讽刺对方没作品乱吵吵、奔向主流丧失rap初心,实则揭露了行业环境的无奈:为什么好作品没人看,流量甜宠剧成话题点?为什么说唱环境难以高声放论?这才是核心。
但由于“大抵制时代”的到来,观众不问缘由胡乱举报,也让《听姐说》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主要还是不敢针砭时弊,对于女性自身的话题又因杨笠事件变得有所顾忌。原本怼天怼地的“小姐姐”,就这么成了以和为贵的“老阿姨”?
实际上,“我是谁”这个主题完全可以说得全场高能,只要抓住一个反差点:女明星们在大众眼中的普遍形象,与私下里她的真实样貌之间所形成的反差。
比如尚雯婕,就可以说说整容脸,结合社交恐惧症大谈特谈,还能起到“女性要想爱惜自己,先从爱惜自己的样貌开始”的鼓舞作用。
再比如鄂靖文,作为“星女郎”,演技在线还努力,就不能吐槽林允这种瞪眼大妹子的演技吗?就不能说几句提携徐娇的话吗?
至于热依扎,表现还不如《吐槽大会4》,话题点也从心理抑郁,转为大谈妈妈心得,就问谁想听这些?这种话题就算是应采儿来说,也让人觉得尴尬。
姐姐这边,一如既往地藏着掖着,都想保护完美形象。所以女性脱口秀的出路,还得是“用魔法打败魔法”。
就拿杨笠来说,其被吐槽的点,恰恰也是她的重点——普通但自信。这不仅仅适用于男性,也是部分女性的性格特征。
《听姐说》中,可能是因为北京人的性格,张蓝心有点女版大张伟的味道。但她就更加“耿直”一些,可以拿自己“女汉子”的形象进行调侃。
例如,她之前碰到一个剑桥博士小哥哥,对方以为她是模特冠军很是欢喜,结果在得知张蓝心是跆拳道冠军后退避三舍,这才让女方发出“为什么你能显摆你的学位,我就不能显摆我的冠军呢”的感叹。
在他们心中,女性的美与力量毫无关系,那些女汉子、男友力不过是反性别的特征。张蓝心用自己独有的女性特征告诉观众,要想平权,先得尊重女汉子、尊重女性多样化的性格。
脱口秀重要的不是笑声,而是深入观众心声后所得到的欢呼。但到了《听姐说》,这种个性张扬、自我呈现,更多变成不温不火的笑话。
没有对自我、对当下大胆的剖析,就很难有好的段子出现。可惜,《听姐说》只有一个张蓝心。
失去男性陪衬,脱口秀快乐减半
之前的宣传称,这是一档“全女性”脱口秀,光这一点,《听姐说》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很难想象,没有男性衬托的脱口秀,到底还有什么意思。
我们要的是平权,而不是倾向于天平的某一方。所以在脱口秀中,全女性向,或者完全不涉及男性的话语表达,其节目效果可想而知。
一些没有爆的点实际上是因为纯粹只提女性权利,没有做到两性对比。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聊个人奋斗史,那就成了喊口号现场。没了女性的自我辩解,又何谈自我呈现。
拿杨笠的段子来说,姐姐被弟弟催婚,结果老姐拿“你不考清华是因为不喜欢吗”反问。在用学历问题(跨领域问题)反驳弟弟(男性形象)的同时,传达出“不是姐姐不想,而是没男人搂我”的无奈情绪。
所以主打性别身份的脱口秀,应源于一种两性间的较量,而不是口号式的、宣言式的自省。
就拿倪虹洁、徐冬冬来说,在成为演员之前,一个是广为人知的内衣模特,一个凭借身材代言了从小喝到大的椰汁。如果专门就这些男性凝视的点做做文章,再来“反抗”男权窥视心理,不比改名字成“倪大红”的梗要有趣?
如果说《吐槽大会》起码还有杨笠、张雨绮、易立竞、黄奕这类爱憎分明的女艺人,那么《听姐说》中谨小慎微的女嘉宾们,可能只想着和和气气打完太极,然后回家修身养性。
所谓女权问题,也不是一句口号就能解决的。被男性压制许久的女性要想平权,宣泄情绪也是她们的武器。听太过温和的描述,还不如听杨笠的段子来得刺激。
【文/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