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为何历史上康熙皇帝的陵墓多火灾的玄机?

  导读:景陵是康熙大帝的陵寝,在清东陵孝陵的旁边。景陵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频发大火。对于古建筑来讲,这可是致命的事情。景陵在历史上共有过三次起火的记载,先说第一次。第一次大火发生在光绪三十一年二月二十日,景陵的隆恩殿起火,把大殿全部烧毁。大殿是陵寝的主要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十分壮丽。但是,人们更关心的是大殿中的神牌。

  另一方面,这次大殿失火也波及了其他建筑。大火燃烧后,先是殃及了东西配殿,把两个配殿的琉璃瓦烤黑了,门窗烤着了。而大殿后面的三座琉璃门损失最大,琉璃件被烤坏,陵寝门被完全烤着,整个琉璃门毁于大火。这件事被守陵的大臣上报给了朝廷。慈禧太后一听,吓了一跳,赶忙派出两个重量级的大臣前往查办,这两个人就是赵尔巽和铁良,一文一武,既有韬略,又有胆识。

揭秘:为何历史上康熙皇帝的陵墓多火灾的玄机?


  他们二人被派往清东陵调查火灾事故,采取的办法就是提审当事人。这些守陵人早吓得面如土色,不知如何是好,经过提审、分析、调查,结果大吃一惊:这场大火居然是一场怪火。“一怪”是起火原因奇怪。我们国家的古建筑由于没有避雷设施,很容易在雨季被雷火击中而起火,这在北方很普遍。旧历二月二十日,这个季节北方不会打雷,不打雷就没有雷击起火的可能。怎么能把这么一个大殿烧毁呢?“二怪”是起火的地点不对。按常理,大火都是在地面开始起火,没有在房檐起火的,而这次大火就是在房檐突然起火。于是,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人心惶惶。不久,就传出了一些极为可怕的说法。

  最终的说法是那些守陵人所为。这些守陵人怎么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呢?原来,这些人平时可能偷过景陵的祭器,为了掩人耳目,或者怕被人察觉,便放了一把火,把大殿给烧了,从而混淆视听。赵尔巽和铁良这时就像两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千头万绪,无从下手。两位一想,干脆来个明哲保身,难得糊涂,上了个折子,结论是这是一场怪火,无从查考。

揭秘:为何历史上康熙皇帝的陵墓多火灾的玄机?

  第二次大火是一股奇火,发生在1945年。这场火不是发生在地面上,而是发生在地宫里,确切地说,这场火是从康熙皇帝的棺材之中喷出来的。据盗陵犯交代,他们为了盗取康熙帝棺材之中的宝物,命令砸开那个最大的棺材。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挥舞着斧头劈向棺材,根本劈不开。于是,找来了一把大锯,奋力锯棺,就在将要打开的一刹那,从棺材之中居然喷出一团大火,这团火就像一个圆球一样窜出来,直接扑向两个人,很快就烧坏了他们的脸和身上的衣服,吓得他们赶紧扔下大锯。而当他们第二次再用斧劈棺的时候,居然再次喷出火来,又烧坏了盗贼的脸。难道是机关暗器吗?


  从康熙皇帝棺材中喷出的这股奇火,最终也没人解释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景陵的第三场大火最令人遗憾,它烧掉了康熙大帝的一世英名,因为这场大火烧掉的是景陵的大碑楼。这次大火发生在1952年7月14日,因雷击起的火。景陵的这个大碑楼有许多独到之处,开创了清陵的几个第一。第一次由皇帝亲自书写碑文。雍正皇帝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那就是亲自书写了大碑楼上的文字,有4300多字,这是他的首创。第一次皇帝在碑楼上签章画押。我们今天的名人书法都要签章,那才值钱。可是,之前的皇帝碑文上面,再有名的书法家也不敢盖章,而这次是雍正皇帝亲自书写,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诚心、虚心和小心,在碑文的末尾,他特地做了一枚篆字章,文字内容是“雍正尊亲之宝”。

  第一次做成了双碑,这也同样是破天荒的。为什么要做两个石碑呢?原来是不得已的。王公大臣为康熙撰写大碑楼上的文字时,经过反复斟酌,最终留下了4300字汉字,不能再减了,因为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功绩实在太多,事情也多,文字少了概括不了。文字做好后,在同一个石碑之上刻汉文和满文,这是祖制。可是,这么多文字要刻在同一石碑之上,装不下怎么办?顺治在位时间短,只有1800字,一块石碑可以装下,康熙的却装不下。于是,王公大臣建议做两块石碑,一个刻汉文,一个刻满文。雍正帝批准了。

揭秘:为何历史上康熙皇帝的陵墓多火灾的玄机?


  1952年7月14日,正是一个雨季。一个电雷劈到了大碑楼的殿脊,大火烧了起来,不仅烧毁了建筑,连里面的石碑也被烧毁了。景陵发生的这三次大火,改变了景陵的命运。隆恩殿的怪火,烧毁了康熙帝的神位;棺材之内喷出的所谓奇火,虽然吓坏了盗贼,但是最终没能保住棺材的平安,价值连城的珍宝被洗劫一空。大碑楼的大火,则将康熙的丰功伟绩烧个精光。试想,如果当初康熙像他的父皇顺治那样,火化了棺椁,或许掘棺扬尸的灾难就不会发生,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估计这位“千年一帝”从未想到自己身后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866 字。

转载请注明: 揭秘:为何历史上康熙皇帝的陵墓多火灾的玄机?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