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执导并主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集结了沈腾、张小斐等一众喜剧演员,有笑点有泪点。但和专业导演相比,出现在“春节档”,这部电影在一开始并不被业内所看好。
然而,随着口碑的不断上涨,最终实现“名利双收”,上映10天后,成功反超,票房超过40亿,成为“春节档”票房第一的作品。
很多人被影片中贾玲对于已故母亲的款款深情所打动,
但我更愿意谈谈这部电影背后的“时代镜像”。
《你好,李焕英》中有一处有趣的地方,穿越后的贾玲和自己的母亲李焕英(张小斐饰)成为了闺蜜好友,她一心想要帮助李焕英打赢排球比赛,成为厂长儿子的媳妇。
这里,一方面,是贾玲对母亲命运的试图改变,也或许暗含了对于当时“女排精神”的致敬。
但另一方面,也是那个时代的“镜像”。
排球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排球队员的不齐整,而没有前来报道的几位球员,分别有着如下的原因——
正在农忙、要去写诗、忙于做买卖……
对应的正是1981年,那个百废待兴,遍地都是机会,举国奋进的年代。
农忙、写诗、做买卖正是生产队解体、文学热、“市场经济”的时代特点,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在逐渐走来。
很多新世纪的年轻观众,可能对于那段历史有些陌生。单拿文学来讲,80年代初,很多被禁的书籍解禁了,压抑许久的人们,对于阅读的欲望如同井喷一样巍然壮观。那个时代,特别流行写诗歌、写小说。大学里,人们竞相手抄文学作品和诗歌传颂,比如当时很有名的汪国真。
当然,那个时代的一些“隙缝”依然存在——
沈腾饰演的沈光林,因为父亲是厂长,就可以在厂里“为所欲为”、“被人尊敬”,这种关于
体制内“裙带关系”
的讽刺,或许在当下一些年轻人眼中觉得搞笑,但曾经就真的那么存在过,甚至在一些文化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时至今日,犹可见一二。
杜源饰演的厂长,几乎可以光明正大地通过一场排球赛来给儿子选媳妇;厂长儿子沈光林在台上演出,再搞笑大家都不敢笑,厂长一走,大家哄堂大笑;沈光林作为文艺干部,可以直接被派往深圳特区做厂代表……
我们并没有在电影中看到一些类似“伤痕文学式”的痛楚,也没有“朦胧诗派”的反思,更没有猛力地怀念那个八十年代的举动。
这和一些擅长拍摄此类题材的贾樟柯、顾长卫等导演是不同的。但正是贾玲这样无意识地拍摄,却更好地还原了一个普通人眼中直白的八十年代,没有过分的艺术手法,倒显得真实和真挚。
在这样一个绝对真实,又绝对虚构的影视作品中,亦真亦幻,虚构的世界仿佛被打破了,而真实的世界又好似被虚化了。
真实的贾玲,在虚构的作品中,表达着对于已故母亲真挚的情感。
在影片的最后时刻,我们甚至很难去分辨,坐在红色跑车里的那个胖女孩,到底是贾晓玲,还是贾玲。
正如贾玲在一次采访中回答的那样,为什么影片名不叫《你好,妈妈》,而被叫做《你好,李焕英》,这背后是一个群像,是一个时代的镜像。李焕英,是来自那个颇富“乡愁”的八十年代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