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应该都对“虹桥一姐”这个名字有耳闻。这个是上海一个追星女孩的称号,当时16岁的她,长期在上海虹桥机场追星,与明星合影,索要签名。据说,她14年辍学后就开始了这样的生活,以追星为日常。事件曝光后,有的明星还劝导她应该继续学习,或者去做自己更喜欢的事,而这个女孩仍旧沉迷在追星这件事中。
看到这种情况,很多人唏嘘不已,本应该在学校学习,却去做这件毫无意义的事情,父母也拿这个例子警示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要去追星,免得耽误学习。今天我们就聊聊,追星这件事。
谁没有过青春?谁没有过期望与自己喜欢的明显相遇呢?恐怕很多人都有过,包括为人父为人母的我们自己。
曾经有一项针对全国各地2710名大中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
一般的青少年有过特别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经历,三分之一多的正在追某个明星的过程之中。
在综艺节目《变形记》中的追星少女陈思媛曾经为了追星可以置自己的学业于不顾,即使在上课期间也要坚持为偶像接送机,后来在节目中经历了一些“改造”之后,开始投入更多的经历到自己的学业中。
经过不断努力,3年后的她以韩国培训班交换生的身份进入了北大,同时她也晒出了自己被北大录取的通知书
1)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原因
在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这个阶段,他们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人?”“别人怎么看待我?”他们对自己无法进行客观的评价,而是根据外部的环境和影响来评价、观察自己。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青春期的孩子对偶像崇拜是一种向往独立的意识表现,亦是他们渴望被社会认同和欣赏的心理状态。
这种情况下,他们需要寻找一个榜样来“对标”,这个人最有可能的就是社会效应大的各类明星。他们通过模仿明星的行为、穿搭来表达自己对明星的崇拜,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表达和认同。
2)孩子自我认知的变化
他们希望自己更加独立自主,对外部事物有更多的掌控,同时因为他们还未形成完善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表现出对某些事物的盲从和狂热。同时他们也想摆脱这种现实和与理想之间的落差,他们通过关注偶像的一举一动、送礼物、模仿明星等行为,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3)追求心理归属感
一方面,青春期父母对孩子关注的缺乏,他们的内心需求没有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转而投向关注偶像来获得安慰。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孩子处于学习勤奋、克服自卑的阶段。这个时期,他们需要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肯定和赞扬,否则就容易把自己渴望得到的关注投射到受人仰慕的明星身上。
另一方面,追星也是孩子们融入团体的一种方式,别人都在追就我没追,感觉容易被孤立,而加入一个团体,则心理上获得接纳和归属。
在《我们是真正的朋友》这个节目中,节目组邀请了木村拓哉为参加节目的大小S等四人录了视频,大S看到视频后十分激动。她十四岁时,开始对木村拓哉着迷,也开始了对木村拓哉的追星之路,她开始学习日语、努力向偶像靠近,自己最终成为了明星。
1)心态要宽容
这里的宽容不是说放任孩子去追星,而是不要将追星视为洪水猛兽,完全禁止孩子追。他们对明星的崇拜,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使不让追这个他们也会追那个明星,父母应该正确引导,而不是横加干涉,这样反而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在学习之余追星,并没有影响学习,或者像大S那样,更加努力,反而可以适当给予孩子一些奖励,形成正面的鼓励效应。
2)做好孩子的后盾
孩子追星,父母应该教给孩子辨别信息的技能,网络上各种信息纷繁复杂,虚虚实实,还有不少的负能量,有的粉丝互相攻击,这种会带给孩子不良的影响,孩子有了辨别的能力,也能减少盲目的跟从,避免随波逐流。
3)多关注孩子
孩子处在人生的转折期,心理生理都在发生变化,而父母往往只关注他们的外在表现忽略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另外,父母也可以去了解孩子追的偶像,才能和孩子有更多的共同话题,也更能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孩子们可能需要的是父母更多的理解,而不是一味的管束。
撒贝宁在综艺《放学别走》中面对一个16岁追星女孩时,曾经讲过的这样一段话:
“追星其实是在追自己,你其实是在为自己设计着一个你理想生活中的人设状态。你追来追去,追的都是自己的影子。”
追星的孩子需要的是理解,父母要冷静对待,引导孩子成为自己的“偶像”,追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