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电视剧《渴望》在全国引起轰动。每到放映期间,大街小巷的人便回家收看《渴望》,据说《渴望》创造了90%以上的收视率,大部分观众都对这部电视剧给予肯定。甚至在民间形成了一句俗语:"举国皆哀刘慧芳,举国皆骂王沪生,举国皆叹宋大成。"王沪生的扮演者孙松,出门时总有小孩跟在后面骂道:"王沪生,大坏蛋。"有一次孙松坐火车到外地去,一位大妈认出他,便叫到一边教训了一顿,说他不该那样对刘慧芳。显然,那位大妈把电视剧里的故事当成现实生活了!这不仅说明孙松扮演的王沪生十分成功,也说明《渴望》深入人心。
刘慧芳与宋大成是被看好的一对。两人从小一块儿长大,可以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成年后又一起在厂里工作。刘慧芳长得漂亮,宋大成人物形象也不赖,重要的是宋大成脾气性格好,为人大方,做事懂大理儿,而且刘家和宋家都是工人阶级,可以说门当户对。上哪里找这样合适的一对去?因此,刘大妈对宋大成可以说有一万个满意。那么对于刘慧芳来说,对宋大成满意吗?或者说,她爱宋大成吗?这却形成一个问题!宋大成对刘慧芳一厢情愿,但刘慧芳却对宋大成不感冒。她非常尊重宋大成,但只是拿他当做哥哥一样对待,谈不上什么爱情。她对宋大成的"好",只是出于"亲情友情"的考虑。因此,当知识分子出身的王沪生出现在刘慧芳面前时,她立即就动心了。与宋大成像个哥哥一样,王沪生表现地像个弟弟,因此,能干的刘慧芳立即就有一种想"保护"他的欲望,也就是说,激发出她"母爱"般的仁慈,这是她在宋大成身上无法得到的。王沪生谈不上对刘慧芳的"爱",但在那样"落难"的情况下,王沪生也迫切需要有一个人来"关爱"他,两人走到一起,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刘燕阴错阳差捡到一个孩子,刘慧芳一看之下喜欢地不得了,因此不顾刘大妈反对,坚决要抚养这个孩子。就算与王沪生结婚受到影响也在所不惜。可见她心肠多么好。但殊不知,这个孩子正是王沪生姐姐王亚茹与她爱人罗冈所生。这就引出一系列戏剧性矛盾,刘慧芳任劳任怨地抚养王亚茹的亲生女儿,却被王沪生和王亚茹如此对待,简直令人恨之入骨,这就让刘家与宋家陷入亲情、是非、好坏、道德判断的漩涡之中,所有人都被裹挟而去,无法把握自己。
《渴望》播出后,很快在民间引起一阵阵讨论。观众的基本道德判断是:刘慧芳实在太好了,而刘慧芳的丈夫王沪生和大姑姐王亚茹实在太坏了,因此,刘慧芳对王沪生一家如此付出实在不值得!
甚至在今天,观众仍然是这样的判断:
刘慧芳好!
王亚茹和王沪生坏!
但是时隔30年后,我们才明白事情没有想象地那样简单。
刘慧芳与王亚茹的反差,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第一是家庭出身不同,第二是性格不同。刘慧芳和宋大成都出身于工人家庭,因此从刘大妈的角度看,两家人门当户对,假如刘慧芳嫁给宋大成,刘大妈就会凭空得到一个能干的儿子,这是多么好的一个盘算,可王沪生会干什么呢?简直什么都不会干,处处还要刘慧芳操心。关键的问题是,王沪生和王亚茹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王子涛曾经留学国外,回国后搞学术研究,住的是高级别墅,在刘大妈看来,两家是门不当户不对,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不在一个层面上。有一次,刘慧芳到王沪生家去,王沪生便领着刘慧芳进了王亚茹房间,让刘慧芳听她姐姐的唱片,结果王亚茹回来,见刘慧芳擅自动她的东西,十分生气,因为刘慧芳不讲规矩,没有经过王亚茹同意就进她的房间,但是在刘慧芳看来,随便看一看又能怎样?这是刘慧芳与王亚茹家庭习惯不同的地方。
刘慧芳性格绵软,心肠好,作为一个"圣女贞德"似的人物,她的确挑不出什么道德品质上的毛病。她其实也是敢爱敢恨的,但她的这种爱与恨,掺杂了太多顾虑:她顾虑母亲的感受,顾虑宋大成的感受,顾虑王沪生的感受,顾虑王亚茹的感受,顾虑王子涛的感受,顾虑小芳的感受……在她的眼里没有坏人,她活着的目的,就是一切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在很多方面,她都显得优柔寡断。这种太多的顾虑,其实是给别人发出了一种错误信号,比如宋大成,就始终对刘慧芳存着幻想,宋大成的妻子徐月娟,也难免对刘慧芳感到不满,用民间的话说,就是"拖泥带水,不干脆!""你倒是说句囫囵话啊!"但刘慧芳就是决定不得罪任何人!
但是,王亚茹与刘慧芳是完全相反的人,王亚茹可以说敢爱敢恨,说到做到,她喜欢罗冈,因此在两人没有结婚的情况下,就生下了女儿小芳,但罗冈的胆子小,最终把小芳给送人了,这导致王亚茹对罗冈由爱生恨,在罗冈回到城市后,便坚决断绝了与他的关系,闺蜜来说情也毫无意义。她年龄大了也不结婚,过自己独立自主的生活,丝毫不在乎别人的目光。活得很自我!
在观众看来,王亚茹这种性格和生活方式,可以说是不近人情的。当年在拍摄《渴望》时,扮演王亚茹的黄梅莹就问过导演:"世界上有这样不讲理的人吗?"那时候,黄梅莹也不理解王亚茹的生活方式和所作所为。所以在她看来,王亚茹干什么事都"不讲理",殊不知,这正是王亚茹的性格所在,并不是她不讲理,而是她看过太多人性的冷暖,对自我的一种保护。
应该说,《渴望》里的角色们,大多都是一种极端性格的人物,比如刘慧芳,"好"就好到极点,让人挑不出她的毛病;比如王亚茹,"坏"就坏到极点,让人感觉"不讲理";比如王沪生,孙松把这个人物演活了,因此他一出门,就有人喊他"大坏蛋";比如宋大成,也太容易忍让,令人唏嘘!当年《渴望》播出后,就在媒体上引起一阵阵热议,其中对刘慧芳的评价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作家王小波就写过《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一文,对刘慧芳进行批评:
这些年来,大家蜂拥而上赞美正面形象,也就是电视剧《渴望》里面的一位妇女,该妇女除了长得漂亮之外,还像封建时期的一个完美小媳妇,当然,大家是从后一个方面,而不是前一个方面来赞美她的。这也是中古遗风……
王小波的看法很能代表那时候一部分观众对刘慧芳的评价。认为刘慧芳这类人物不可取,她是一个逆来顺受,软弱的封建妇女典型,她眼里只有别人,活得没有自我,所以她的好心肠最后没有得到好报,自己被车撞了,家庭陷入困境,等于"作茧自缚"!但是另一派是热烈赞美刘慧芳的: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完美女性,正因为如此,大家才同情刘慧芳,喜欢她这种正派、无私、处处为他人着想,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精神品格。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对过去很多价值观的评价都具有了更开放、包容的认识。但是30多年后,当我们再次看刘慧芳,评价并没有超出上面两种看法,有人赞美刘慧芳;有人批评她过于完美,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但不能不承认,我们今天看待刘慧芳和王亚茹,才明白:刘慧芳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她也有缺点;王亚茹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坏,她有自己的个性、优点!
作为平凡世界里的普通人,为工作、家庭、爱情生活的普通人,他们不是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性格、价值观,人生理想,在平凡中,坚守着做人的准则。电视剧《渴望》之所以当时万人空巷,引起坊间一阵阵热议,就是因为它反映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情感,寄托着老百姓对生活理想的"渴望":人生需要纯真善良与美好!但人生绝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有很多人性的灰色地带,正是这些灰色地带,才构成了人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