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式”培养法,美曰其名“为你好”,却在扼杀孩子创造力

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会知道孩子真正所需,利用为你好的名义,在孩子的身边,替孩子做着一个又一个的决定,父母将孩子禁锢在自己的身边,让孩子按照父母的安排生活成长,可事实上,在这样机械化的成长中,很多孩子都逐渐变得一致,甚至失去了对待生活的热情,他们早已没有创造力了。

“机器人式”培养法,美曰其名“为你好”,却在扼杀孩子创造力

电视剧《小欢喜》中,作为教育精英的英子妈妈,为英子事无巨细的安排了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妈妈的安排下,英子乖巧懂事,成绩优秀,这看似是英子妈妈的机器人式培养法获得了成功,然而,却让英子疯狂的想要离开家庭,在剧中,受够了母亲安排的英子,在一次又一次矛盾的爆发中,最后选择了离家遥远的大学读书。

可见,机器人式的培养法也许并不会像父母们所想的那样美好,父母爱孩子就会为孩子计深远,但是这样的计划有可能让孩子父母越来越遥远,或者让父母获得一个想象不到的结果,就像爱德华所说,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专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讲民主等因素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与人生。

一、什么是“机器人式”培养法,为什么受到家长们的迷恋

1、机器人培养法

顾名思义,机器人培养法就是孩子在家长的安排之下,按照父母为孩子们制定的规则做出一举一动,可以说在机器人式的培养方法下,孩子们像是父母的提线木偶,孩子们要做的就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事,孩子不被允许有任何想法。

“机器人式”培养法,美曰其名“为你好”,却在扼杀孩子创造力

2、父母可以复制成功模式

机器人式的培养方法受到父母的热捧,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这样的模式下,父母可以按照所谓成功孩子的生活方式培养自家的孩子,这种可以粘贴复制的教育方式,一方面省去了父母教育孩子的诸多烦恼,另一方面,也可以规范孩子们的行为,让孩子轻松地取得良好的成绩。

3、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长

机器人式的培养方式获得父母的热衷,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父母的心目中,父母更加知道孩子们的需求,每个父母都认为自己有着更加丰富的人生经验,父母需要为孩子的人生把关,而机器人式的培养模式正是可以帮助父母让孩子少走弯路,秉持着这样的想法,家长们又怎么会不喜欢机器人式的培养方法呢!

“机器人式”培养法,美曰其名“为你好”,却在扼杀孩子创造力

机器人的特点着实很明确,他们一举一动都深受他人的操控,他们没有任何想法,仅仅是按照指令行事,家长奉行机器人式的教育方式,无非也是希望孩子按照家长的要求做出一举一动,家长认为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孩子少走弯路,但也许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陷入成长的死胡同。

二、“机器人式”培养法对孩子的影响

1、缺乏独立性

父母将孩子看作是一个机器人一样培养,这样的孩子看似在童年时候更加乖巧懂事,成绩优秀,可一旦孩子进入社会开始独立面对人生的时候,问题就会暴露无遗,这些像是提线木偶一样的孩子毫无独立性,他们习惯了父母为他们安排生活的点点滴滴,习惯了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事,一旦需要他们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就会后退,甚至根本不知道要如何解决问题。

“机器人式”培养法,美曰其名“为你好”,却在扼杀孩子创造力

2、叛逆

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被父母严格操控,而拥有独立想法的他们就会在父母的操控下更加渴望自由,为了能够享受属于自己的空间,这些孩子会逐渐显现出对父母的叛逆,他们通过和父母对着干、故意不听父母劝的,甚至是故意犯错等方式来向父母宣告自己的不满。

3、缺乏创造力

每个孩子都有无穷的创造力,在他们幼小的大脑中藏有一个丰富的世界,但是这些丰富的创造力却会在父母严格的机器人式教育方法下逐渐消失,父母希望孩子成绩好,乖巧懂事,但这些大众化的标准却逐渐让孩子丧失了自我,孩子很多有创造力的想法,甚至会在父母否定性的评价之下消失不见。

“机器人式”培养法,美曰其名“为你好”,却在扼杀孩子创造力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本来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童年生活,父母所谓经验丰富的教育方式,也许只属于父母自己,父母含辛茹苦地为孩子安排人生,也许到头来会发现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三、拥有创造力更容易成才,家长应摈弃“机器人式”培养法

1、尊重孩子的创造性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迸发出很多只属于孩子的新奇创造,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的是尊重孩子,而不是下意识的否认孩子的创造力,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励,而不是父母的否定,每个人都应当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其他人所谓的成功和父母所谓的经验也都不是孩子的经验。

“机器人式”培养法,美曰其名“为你好”,却在扼杀孩子创造力

2、树立多元化的教育观念

孩子创造力被扼杀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机器人式的教育,父母认为成绩是决定孩子未来的关键,父母相信只有拥有好成绩孩子才会过得好,可一个孩子在未来的成就,难道真的取决于孩子的成绩吗?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都发现,那些真正在父母口中有出息的孩子,也许正是那些童年时候看似很跳脱的孩子们,父母不妨树立一个多元化的教育观念,不仅仅重视孩子在学校的成绩,也重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创造力。

3、聆听孩子的心声

其实父母有时间和孩子呆在一起,不妨多听听孩子的心里话,看看孩子想要的究竟是什么,父母很难凭空的猜测到孩子真实的需求,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爱好,也会有自己的梦想,创造力与孩子的爱好有关,父母不妨尊重一下孩子,在聆听的过程中,适当地给予孩子意见。

“机器人式”培养法,美曰其名“为你好”,却在扼杀孩子创造力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长成才,即使不做国之栋梁,父母也希望孩子能够在社会有一己立足之地,帮助孩子能够真正成长的其实并不是父母所谓的经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孩子自身的创造力。

孩子不是父母完成自我心愿的机器人,孩子没有理由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真正有出息的孩子很难在父母的操控下成长,与其因为热爱而过度操控,父母不妨因为热爱而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帮助孩子获得想要的成长。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294 字。

转载请注明: “机器人式”培养法,美曰其名“为你好”,却在扼杀孩子创造力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