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的家庭是非常让人羡慕的,暂且不说妈妈们不用为了二胎再拼命,能够少受一次苦,就是看着两个孩子一起快乐的成长,这样的喜悦之情也是其他很多家庭所无法体会的,可以说这是独属于双胞胎家庭的快乐。
双胞胎之间会有一种很神奇的现象,如果其中一个孩子生病,那么另一个孩子也会生病;一个孩子突然遇到了不好的事情,另一个孩子就会感到惴惴不安。他们有着共同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甚至连寻找伴侣的目光都是一样的。
不得不说双胞胎之间真的是心有灵犀,但是如果让双胞胎从小分开,在不同的成长环境中长大,那么他们之间的差别就会越来越明显,以至于很多时候让人们忘记了他们是双胞胎。
双胞胎高考只差5分,但10年后却有着不同的人生,妈妈:很后悔
思思和念念是同卵双胞胎,两人出生的时间不过相差一分钟,真的是老大前脚刚出来,老二就紧随其后。她们的出生让父母感到快乐无比,可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养育孩子的担忧,毕竟两个孩子的养育成本不低。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爸爸妈妈把姐姐思思留在了农村老家,把妹妹念念带到了城里打工。本想着他们在城里站住脚跟之后就把思思接到身边,但是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直到两个孩子都小学毕业之后,他们才真正在城里安了家。
虽然把姐姐接到了自己的身边,但是父母却发现她的性格非常内向孤僻,不管父母怎么想要和她亲近,姐姐都表现出不理不睬的模样,即便是面对自己的亲妹妹也是如此。
姐妹俩在学习中暗自较劲,你追我赶,在班里的成绩一直不相上下,高考时两人的分数也只差了5分,都如愿以偿的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10年之后,性格开朗、善于交际的妹妹不仅收获了一份圆满的爱情,婚后拥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而且在事业上也是如鱼得水,成为了一家上市公司的高层。一家4口小日子过的虽然平淡但很充实,物质条件更是不在话下。
但是姐姐却不同,由于她不善言辞,性格孤僻,所以一直到30岁还没有谈恋爱。在工作方面虽然很稳定,但却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丝毫没有波澜,每天的日子都过的空虚而又寂寞,让妈妈心疼不已。
不同的生活环境会对孩子造成不同的影响
其实人很容易陷入身边人的惯性思维之中,导致行为和思想都被“鸟笼”控制。也就是所谓的“鸟笼效应”,它被誉为人类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之一。
1907年,詹姆斯和好友卡尔森一起退休,为了打发退休后的生活,詹姆斯打赌说一定会让好友养上鸟。之后在卡尔森的生日那天,詹姆斯别出心裁的送了一只空鸟笼当做礼物。
几乎所有来到卡尔森家做客的朋友,都会对这只空鸟笼感兴趣,询问卡尔森鸟是什么时候死的。任凭卡尔森如何解释自己没有养过鸟,客人们似乎都无法相信。终于,无奈的卡尔森买了一只鸟。
很显然卡尔森并不想养鸟,但是在获得原本不需要的鸟笼之后,为了让它看起来更正常,所以又买了原本不需要的鸟。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对同卵双生子过了一个实验:当同卵双生子被两个不同家庭收养后,他们在成年以后,人格、性向、嗜好、成就上有哪些不同?
实验结果证明,先天基因与后天教育的影响大约各占50%。基因决定着孩子大脑的结构,而后天的教育决定着脑中神经回路的连接,影响着人们对事情的看法。
所以无论孩子的先天条件如何,只要父母抓住后天教育的机会,也许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拥有更好的未来。
父母应该如何培养教育孩子?
重视孩子的内在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才华比颜值更重要,但是在当今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里,人们还是更愿意关注事物的表面,而忽略深层次的挖掘,这自然会错过很多真正美丽的风景。
父母要尽量重视孩子的内在培养,不管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都能让孩子的阅历增加,眼界开阔。当然这需要父母尽量多的陪伴孩子,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努力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的人。
重视孩子的品质
很多父母都喜欢用成绩来评判孩子,但实际上学习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孩子是否足够优秀,并不能依靠他们卷面上的分数来判断,而是要看孩子是否具有良好的品质。
当然良好品质的培养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只有父母愿意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孩子才会成为和父母一样优秀的人。同样如果父母自己都无法做到以身作则,那么自然也就无法培养孩子拥有良好的品质。
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虽然我们说术业有专攻,父母往往认为孩子只要在某个领域有所钻研,就有机会出人头地。这样的想法我们当然不能否定,但是如果只看重孩子某方面的发成绩,而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对孩子的成长反而是不利的。
只有让孩子多体会,多尝试,努力做到全面发展,才能让孩子积累更多更丰富的经验,这样即便以后遇到困难挫折,也能够轻松自如的去应对,而不是畏首畏尾想要寻找依赖,不知如何是好。
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成长的好环境,不要让孩子的成长留有遗憾,这是每一位父母都应该为孩子做的,相信一定能够让孩子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