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还想玩一会”,每个老母亲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当孩子在外面的时候,当每一次到达饭点的时候,孩子总会哭闹着,不想回家,有的父母就会比较严厉,将孩子一把拽走,孩子不能抗拒,也没得商量,只留下一声大过一声的苦嚎,听的都让人心疼。
我也见过不少这样的现象,就在我们小区下面的广场上面,几乎是每天下午都能看见,有些父母心软,一听见孩子哭就忍不住了,那你就在玩一下吧,咱们一会回去做饭;一次次的妥协,让孩子养成了习惯,你只要不顺着点,她就会开始这一套,哎。
还有些父母,则是和孩子商量着,“可以在玩,但是你现在得先回家吃饱了才可以,”相比较下来,这样的的孩子往往到点就会给跟着父母回家,所以说什么,事情都会有解决的方法,大人们不给孩子建立一个规定,他们就会一直跟你整些有的没的。
其实在这个时候,就是该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的时候了;当孩子开始不断挑战爸爸妈妈的底线的时候,就要开始建立规则训练了;和孩子约定好游戏时间:”玩几分钟。由孩子自己说,然后就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了。如果耍赖不同意的话,下次就不能玩或者只能玩一次。“就是和孩子约定好惩罚的方式和结果。
当下次再出现同样的''妈妈,我还要玩''的时候,就看孩子能不能遵守,不行的话就只能执行约定的结果了。让孩子接受自然结果,几次规则训练之后,孩子就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了,一旦到时间,孩子就会告诉你该回家了。都说“无规律不成方圆”,父母一定要坚持原则;有些家长碍于情面,在外人面前对孩子不敢怎么样。
回家打扫卫生,不然就走。你认为孩子们会认真对待吗?或者如果孩子抓住了你的弱点,下次他会耍花招来征服你。因为它有效。因此,我们应该坚持言行一致的原则。当父母在别人面前有一套教育方法,带着一套回家,孩子很容易不听你的。当他们知道自己不敢在别人面前做任何事情时,他们就开始显示出自己的力量,所以教育的一致性非常重要。
“孩子是通过大人得行为来了解事物的”这是大学时学院学前教育主任说过的一句话。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我们做的事情,立的规律孩子都看在眼里。孩子会下意识去模仿你的行为,去根据你的行为来判断这个世界,所以规矩不仅仅是小孩子的,也是大人的,要双方一起执行才能奏效。
其实生活中还会有更多的游戏和乐趣,当孩子再大一点,我们可以一起制定更多的游戏规则:比如家庭任务分工,出游地点,餐点材料等等,让孩子能更多的参与,多提意见多做决策,做自己和生活的小主人,去增加自己的家庭意识。
这时候爸爸妈妈就会觉得很轻松了,孩子已经能很好的运用规则意识了,他还会提醒你、照顾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家长的细心呵护和巧妙引导,和孩子一起成长的一起斗智斗勇的过程也是人生一种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