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化解痰湿,堪称古今第一方!真正的好东西

由 机东林 发布于 健康

痰湿,中医病症名,指人的体质的一种症状。亦称为迟冷质,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

这里的“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空气潮湿、环境潮湿,如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气会侵犯人体而致病;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对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饮食水分过多,或因饮酒、乳酪、生冷饮料,而使体内津液聚停而形成内湿。

实际上,痰湿这件事情,在中医学里面,应属于痰饮的范畴。什么是痰饮?它就是我们体内水液代谢产生的垃圾。其中,黏稠者为痰,稀薄者为饮。水液的代谢,靠脾、肺、肾三脏。所以,任何一个脏器出了问题,都会导致痰饮内生。

痰饮出现了,我们到底会怎样?除了可以伴发我们熟知的肥胖、大肚子、大便不成型、便溏之外,真正的因为痰饮所致的症候,还有三类。

其一,就是胸胁满闷。这是痰饮积于胸胁所致。

其二,痰饮如果停滞在中焦,我们就会腹胀、恶心、欲呕,同时因为脾的清阳不能上升头部,而导致头晕目眩。

其三,如果痰饮上犯心肺,我们就会心悸气短、咳嗽多痰。

大道理就不说了,直接上干货,谈谈该如何来化解痰饮呢?推荐一个千古妙方——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

这个方剂它只有四味药,对于化解痰饮,有着非常好的作用。组方如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四味药,简简单单,但却暗藏乾坤。

首先说,它能治什么病呢?从方证来看,这就是因为

脾阳不足,水湿不化,终成痰饮,所致的胸胁满闷、恶心、目眩、心悸、气短、咳痰、舌苔白滑等

。现代中医临床,经常用它治疗眩晕、气管炎、哮喘、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单纯性肥胖等等,用途十分广泛。

这里面最重要的药物,就是茯苓。茯苓能干什么?能健脾利水。方才说过,此方主要治疗脾虚不运,痰湿困阻所成的痰饮病。那么我们自然就要健脾利水了。健脾,是杜绝生痰之源,利水,是化解已成的水湿。这茯苓兼具健脾和利水的功能,所以是君药。

接下来,我们看桂枝。桂枝能干什么?能温阳化气,通经脉。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原始森林,没有太阳照射,所以里面一定的潮湿的。但是,如果有了太阳,湿气是不是就被晒没了?同样的,古人认为,我们身体里的痰饮性属阴,所以要靠温阳的办法,来驱散它们。所以,我们就用桂枝。利用它发阳气、行经脉、开腠理,最终化解水湿。

然后,我们看到了白术。白术能做什么?能健脾燥湿。脾虚有湿,我们用干燥的白术将它们一一吸收化解。白术和茯苓搭配,健脾之能更强,体现了治病求本的思路。

最后,我们看到了甘草。它一方面调和诸药,一方面和桂枝搭配,辛甘化阳,增强温阳化湿之效,一方面和白术搭配,增强健脾益中之能。可见,它在这里也是很关键的。

就这样,四味药,配伍精简,面面俱到,将痰饮的问题化解掉。简简单单却能直指要害,它比我们想象中的,要高明得多。

只是一个化解痰饮方子为何能称之为千古第一方?为什么呢?

一来是因为它出现的年代太早,迄今1800多年,

二来是因为药性平和稳妥,

三来是因为效果好而用途广泛。

如果要借鉴应用,务必请中医师辩证指导,以求万全,随症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