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世界竞争无处不在。要竞争,就要有克服困难的意识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关键如何去从容地面对这些失败与挫折,怎样才能让我们变得更加勇敢坚强,便成了我们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当孩子离开父母的呵护时,他们将如何去面对社会中的风风雨雨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们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句话诠释了所有父母的心情。但是,再多的忧虑,父母也不能代替孩子去承担什么,而孩子一旦拥有了一颗勇敢坚强的心,作为父母便不必再为他们的未来担心了。
心理学家认为,挫折是指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反应。生活在同一社会环境中的人,面对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反应和结局,有的人因心理承受能力差,而不敢正视困难与挫折,有的人却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能自如地应付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幼儿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经历一些挫折,有利于他意志品质的形成。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在论家庭教育时,曾说过这样的话:“不要担心孩子的失败,应该担心的是,孩子怕失败而不敢做任何事。”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经历挫折和战胜挫折,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因此,从现在开始,家长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面对挫折,克服挫折,从小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感受成功与失败,不断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从中获得战胜挫折的经验。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
一、家长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挫折教育的重要作用
人的抗挫折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培养起来的。孩子抗挫折能力与家长的教养态度有直接的关系。我们看到,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对孩子过度地关心和爱护,尽自己所能为孩子创造好的条件,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在生活中,事事包办代替,怕孩子受委屈,不让孩子受一点点的“苦和累”。当孩子在遇到一点点困难时,家长总是“身先士卒”争着抢着帮助他们解决,把孩子视为柔弱的个体,这样的教育会使孩子长期处于安全的环境中。但同时,也在无形中也剥夺了孩子本应经受的挫折和失败的体验与实践,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承受能力差,自信心不足及缺乏面对挫折和困难的信心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不可能一生都在家长的保护下生活,也不可能万事顺利。未来的社会将是竞争更加激烈的,尽早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和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对孩子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复杂环境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家长要转变观念,形成正确的教育态度,要破除孩子的依赖性,给孩子面对现实的机会,让孩子去感受生活,感受挫折。
二、帮助孩子建立战胜挫折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重视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会使他们对做的事情有坚定的信心,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及抗挫折能力。家长应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如三岁的孩子有了较强烈自己做事的愿望,父母应该满足他们的愿望,鼓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衣、吃饭、收拾玩具等,即使孩子干得不好,穿衣服时把裤子穿反、吃放时饭粒撒了一地、擦桌子时把桌子越擦越花,家长也应用鼓励话语告诉他:你是一个能干的孩子!同时,教给他一些正确的生活技能及方法,鼓励他们明天会做得更好。孩子年龄小,他们更容易轻信和接纳成人的评价。因此,家长千万不要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语打击他们,尤其是自信心较弱的孩子,他们心理以存在“我不行”意识了,家长需要对他们更多耐心,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闪光点,让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长处。让他们从成人的赏识,夸奖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就会觉得“我能行”“我一定能干好”,从而建立信心,相信自己能行,自己能做好。孩子一旦有了自信心,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折意识,在以后的学习及生活中,他才能靠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地去迎接困难,战胜挫折。
在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时,家长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要考虑孩子心理承受水平和理解能力,把握好“适度”和“适量”,不可期望过高,盲目地让孩子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使孩子产生畏难情绪,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家长应从孩子自身的特点出发把握“跳一跳,摘到桃”的适度目标,使孩子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困难,努力取得成功。
三、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学习应对挫折的技巧
交往是幼儿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幼儿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学会协调好各种关系,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因此,家长应积极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但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孩子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在游戏活动中,如果一个孩子不顾游戏规则,只想自己赢不讲道理,那他就会遭到同伴的指责和排斥,等等。其实,交往中的冲突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因为它可以增进孩子解决纠纷的技能,丰富了孩子的社会经验。有些争吵是不可避免的,由于许多孩子受年龄特征影响,还摆脱不了“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常想着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不顾别人的思想感情和做法。只有在争吵中才开始理解别人的世界,在受冷落、不受欢迎时,才会认真反思和改变自己的交往方式,学会协商、轮流和合作的方法。因此,家长在此时应该冷静、客观地观察,不要急于干涉,适当地提出建议、做出暗示或制止打闹,但不能过分干预,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自己去解决冲突。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另一方面,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四、正面引导让孩子体会成功与失败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还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有些孩子受到挫折后会出现消极,退缩,没有上进心等行为。这时候,家长应耐心引导,鼓励他们去做新的尝试,帮助孩子获得勇气,从而得到成功的体验。生活中,家长还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去参加一些竞赛性质的游戏或比赛,让孩子体会成功与失败,增强他们竞争意识及心理承受能力。在活动的参与中,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正确对待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帮孩子把握好心态。这一点是至关重要。要让他们懂得:人生有胜利和成功的时候,也有挫折,失败的时候。成功和胜利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东西,但挫折和磨难却是人生另一种宝贵的财富,而正是挫折与磨难能使他们成长和成熟。
在人生道路上,会有许多的风风雨雨,家长不应只为孩子遮风挡雨,而应该让他们学会在风雨中成长,在磨练中自立,使孩子在未来充满荆棘的人生道路上过得更丰富,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