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过后,须严防传染病暴发

  【聊健康】

作者:秦恩强(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副主任医师,戴欣整理)

  今年入汛以来,江西、安徽、湖北等地相继发生洪涝灾害。中国疾控中心提醒,洪灾后,由于饮水饮食卫生状况恶化、环境污染、病媒生物滋生、人群接触机会增加及抵抗力下降等影响,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在做好防汛的同时,我们也要做好防疫。

洪水过后,须严防传染病暴发

火箭军某基地医疗队队员乘冲锋舟前往被洪水围困的江西省鄱阳县油墩街镇晏桥村巡诊。新华社发

洪水过后,须严防传染病暴发

安徽省当涂县姑孰镇团结街小学临时安置点,医生在给因洪水被转移安置的村民检查身体。新华社发

洪水过后,须严防传染病暴发

江西省浮梁县遭受特大洪灾后,卫生防疫人员对受灾区域开展消杀工作。浮轩摄/光明图片

洪水过后,须严防传染病暴发

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卫健委组建医疗小分队,到当地内涝严重的小区送医送药、宣传灾后防病知识。许荣崽摄/光明图片

近日,我国湖南等地相继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洪涝灾害后,极易造成疫病流行。尽管目前灾区均未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但防病防疫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掉以轻心。

洪灾过后,应该如何预防传染病?

灾后的卫生防病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要进行广泛的医学科普宣传教育,增强灾区群众防病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把好病从口入关、病从皮肤入关,重点做好饮食、饮水、环境和皮肤卫生。具体来讲,应该做到“五要”——

一要注意饮食卫生安全。食品从采购、加工、保存各个环节必须严格遵守食品安全工作流程,严把质量关,重视细节和环节控制,避免受到污染。灾区现在正值夏季,食品很容易受到污染及变质,饮食卫生非常重要。不要食用被水淹过或受其他原因污染变质的面粉、挂面、饼干、面包,不要用非食品包装袋和容器装运直接入口的食品。另外,餐具要洗净,然后煮沸消毒;也可按1千克冷水加1片或1匙漂白粉精的比例配制消毒水进行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需要注意的是,配制消毒水不能用热水,以免漂白粉精中的氯气挥发失效。

二要加强环境水源消毒。洪涝灾害期间,水源容易受到污染,要及时修复被洪水淹没的公厕、垃圾收集站点的设施,并进行消毒处理。对水灾致死的动物尸体要及时清理和掩埋或焚烧。最简单、最有效的饮水方法是喝开水,不喝生水。同时还要保持水具洁净。水源浑浊时要进行混凝沉淀,通过混凝沉淀装置去除水中杂质,净化水源。来源不明的水,最好在净化的基础上,使用消毒片消毒。

三要及时消灭灾后蝇鼠蚊“三害”。洪水过后,苍蝇、老鼠和蚊虫开始大量滋生、繁殖或出动。水灾过后会出现很多动物死尸,并且下水道里的脏水容易溢出,而苍蝇、老鼠都是病毒携带者,更容易传播疾病,因此要及时消灭“三害”。灭蝇时应注意及时清除垃圾死角,厕所要及时打扫、消毒,彻底消除苍蝇滋生地。灭鼠可采用鼠夹、粘鼠板等方法,切记千万不要使用剧毒鼠药,以免污染水源,引起难以估计的后果。灭蚊关键是消除房前屋后、院落内盆罐等处积水,疏通沟渠,减少滋生地。

四要警惕各类传染病蔓延。洪水退去后一周左右是传染病暴发高峰。最易暴发的是肠道类传染病、接触类的传染病和病媒类传染病。对于肠道传染病来说,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就是保障饮食、饮用水的洁净卫生;预防接触类的传染病要勤洗手,不要和他人共用脸盆、毛巾等个人卫生用具;对于病媒传染病来说,最重要的是消除蚊蝇滋生地,准备蚊帐、杀虫剂等减少蚊虫叮咬。

五要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每种传染病流行都有一个过程,第一时间发现是关键。除了广泛科普宣传教育,教会普通人群认识疾病,及时就诊外,专业巡诊尤其重要。可采用定期、不定期巡诊方式,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样就能在早期切断传播链,阻止传染病传播流行。

此外,部分洪灾所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和破伤风的高发地带。抗洪抢险一线官兵和群众长时间在水中浸泡,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因此,涉水时,一定要涂抹防护油膏、戴手套、穿胶靴、扎紧袖口裤腿,避免划伤肢体,并有效管理好被淹的家禽和牲畜。如果在洪水中被杂物划伤,要先使用干净水充分清洗伤口,消除伤口上可能附着的污物,之后尽量保证伤口干燥,使用碘酒或其他消毒用品对伤口消毒。如果是大型的、需要缝合的伤口,则应该及时前往医疗机构进行专业处理。另外浸泡过的衣物要及时更换,还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长期高强度工作诱发疾病发生。要安排专业医务人员对集中居住场所定期或随时巡诊,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避免疫情扩散。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02日 06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838 字。

转载请注明: 洪水过后,须严防传染病暴发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