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磨蹭到自觉,这位妈妈只做了1件事

早晨催起床:
叫第1遍不起,叫第2遍哼哼唧唧回你一声,
叫第3遍才不情愿地起来,眯着眼磨磨蹭蹭穿衣服。
孩子从磨蹭到自觉,这位妈妈只做了1件事
回家催作业:
写个作业拖拖拉拉,刚坐下没5分钟,就嚷着要喝水,
一会又想吃水果,一会又想上厕所,
本来作业不多,非得磨蹭到八九点才写完。
晚上催睡觉:
都是快10点半了,儿子还窝在沙发上看动画片。
催一声没动静,再催她就急眼。
其实孩子之所以会赖着不动,
是因为对妈妈长时间的唠叨、催促,反而让孩子形成了免疫和依赖。
当妈妈催第一遍的时候,他一点都不在乎,因为她知道妈妈只是打个预防针,反正还会再催的,于是继续安心看电视;
当妈妈催第二遍的时候,他心里有点准备了,预感到妈妈可能会发火,所以抓紧最后的时间多看一会儿;
当妈妈催第三遍的时候,他知道妈妈真的发火了,再不去睡觉真的会挨揍,所以才起身去洗漱、准备睡觉。
时间长了,孩子做事的标准不是“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而是“妈妈有没有催”。
妈妈催的才是紧急的,妈妈不催的一概不去主动做。
孩子从磨蹭到自觉,这位妈妈只做了1件事
其实家长,可以试着慢慢戒掉唠唠叨叨、连哄带骗的催促,对孩子下达的指令时,内容要简单明了,态度要和善,语气要坚定:
“宝贝,现在已经10点了,妈妈允许你看最后5分钟,5分钟后必须开始洗漱,明白没?”
1、
正确的引导,比催促、责骂更有效
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因为孩子真的不知道大人口中的“5分钟”“半小时”“一小时”到底是多长一段时间。
孩子从磨蹭到自觉,这位妈妈只做了1件事
于是,你火急火燎地冲孩子嚷:“快点,还有5分钟就迟到了!”而孩子还以为5分钟是段挺长的一段时间,继续慢慢悠悠地该干嘛干嘛。
像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利用计时器或者闹钟来帮忙。
当你要求孩子“5分钟洗完脸”“10分钟写完生字”时,设定上相应的时间,
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到底有多长。
2、父母帮得越多,孩子越磨蹭
有的家长嫌孩子吃饭慢,就给孩子喂饭,不让孩子自己吃了;嫌孩子书桌乱糟糟的,就去帮孩子收拾;嫌孩子穿衣服慢,怕上学迟到,就帮孩子穿衣服……
虽然父母都是出于好心,但是每替孩子做一件事,就剥夺了孩子一次锻炼、成长的机会,到头来人家孩子都能自己吃饭、穿衣服了,咱家的还得喂、还得帮忙穿衣服。
而且父母为孩子代劳太多,还会让孩子滋生严重的依赖心理。有些事不愿意做就不做,想磨蹭就磨蹭,反正有爸爸妈妈跟在后面“擦屁股”。
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够用来锻炼的事情,一共就那么多,你替孩子做了80%,孩子就只剩下20%的成长空间;你要是只替孩子做20%,那孩子就获得了80%的成长空间。
所以,真正的爱孩子不是无休无止的呵护,而是让孩子适当面对风雨,尽快成长起来。
3、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当你喊不动孩子时,要反思,是否对孩子指令过多、控制过多。
如果我们能给孩子自主权和空间,鼓励他独立做事,自己判断、自己选择、自己决定,把属于他的事情交给他,只在真的需要你的意见和提醒时才出现,那么,你的意见和提醒,将会得到更多的尊重。
孩子从磨蹭到自觉,这位妈妈只做了1件事
到家后,不用先急着写作业,先把吃饭、喝水、吃水果、上厕所这一套都弄利索,然后开始写作业,而且在写作业途中不再允许随便吃东西。
这样时间一长,能慢慢提高孩子的时间规划能力,保护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效率。
任何人都讨厌被催促,家长的催促常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要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来管理。比如,用闹表或定时器,来取代你的监管和催促,效果一定更好。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58 字。

转载请注明: 孩子从磨蹭到自觉,这位妈妈只做了1件事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