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过孩子打预防针的家长都有过切身地体会,那可是要使出浑身解数与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
前不久一则小视频走红了,原来是3岁的小萝莉打完疫苗被扎哭,缓过劲来越想越生气,于是决定找医生“报仇”。
3岁的小萝莉万分信赖的跟着爸爸走进了疫苗室,可爱的小脸蛋上还洋溢着笑意,她根本不知道接下来等待她的会是什么。
当医生把针头从小萝莉胳膊上拔出来的那一刻,小萝莉后知后觉哭了出来。爸爸哄小萝莉开心:“宝贝儿,都打完了,还哭啥呢?”
这话让小萝莉愣住了,沉吟片刻后捂住被针扎的地方,就打算去找“罪魁祸首”的医生秋后算账。爸爸根本想不到小萝莉有如此“弯道超车”的反常举动,回过神来小萝莉都冲到了诊室门外。
怕影响医生正常工作,爸爸蹲下身来拦住小萝莉,小萝莉左躲右闪还是没有绕过爸爸的阻隔,小嘴一瘪忍不住又哭了。
趁着爸爸愣神之际,小萝莉又一次想要冲向医生“寻求报复”,可结果还是没有成功,被眼疾手快的爸爸给拦了下来。小萝莉知道自己胜利无望,一脸不平地瞪了医生一眼才作罢,可爱举动“萌翻”了众人。
视频上传网上后,很多家长也跟风分享了自己宝贝打针的“囧事”。
@贝瑞恩说:我家宝贝是走“诱惑”路线,每次去打预防针,都会在兜里揣上几颗糖,目的就是为了诱惑医护姐姐们不给她打针,想想现在的娃可真是“诡计多端”啊。
孩子抗拒打预防针是一种普遍现象,毕竟打针会痛是自然条件反射,因而有惧怕心理也是正常。
那么如何降低宝贝打针的排斥呢?这些小方法技巧可以帮到你!
1、 提前心里预防
很多时候为了宝宝能乖乖就范,一家大小出动“哄骗”宝宝,导致宝宝前往医院一点也没有心理预期,但是结果要面对“打针”的恐怖事情,自然是很害怕。
家长应该提前给宝宝做好心理预防,告诉宝宝“明天要去打针,会有一点点痛,但是很快就过去了。打针是为了宝宝身体健康,不容易生病,如果宝宝不打针,那么可能会以后打更多次针”。
2、 安抚宝宝情绪
宝宝对打针的抗拒是对疼痛的惧怕,那么家长可以在情绪上安抚宝宝,甚至可以进行一些生动形象的描绘,让宝宝对打针的疼痛有一个概念性的认识。
家长可以尝试告诉宝宝,上次宝宝摔倒后都勇敢爬起来,并没有哭。那么这次打针的小小疼痛,宝宝自然也没问题。
3、 转移宝宝注意力
好奇是宝宝的天性,很多宝宝打针的时候,都会一边“害怕”,一边又“忍不住偷瞄”,这种心理会加剧宝宝的害怕。
家长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帮助宝宝,比如:用一个新鲜的小玩具来让宝宝注意力转移,或者在打针的时候让宝宝的视线固定在其他地方,也可以跟宝宝讲话的方法等。毕竟打针带来的疼痛只是一瞬间,记忆力分散,很快就可以忘记疼痛带来的不快。
4、 用游戏方法进行模拟
游戏是宝宝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形式,家长可以与宝宝通过模拟打针的游戏来告诉宝宝打针并不可怕。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相关的医生玩具都可以成为辅助工具,添置一套在家随时供宝宝玩乐。
通过游戏可以让宝宝认识到打针究竟是什么,打针目的是治愈疾病,同时模拟打针游戏也可降低宝宝对打针的排斥感。
5、 给予适当的奖励
物质奖励是家长的一种手段,我们要学会合理利用。打针后给宝宝奖励,一定要引导宝宝奖励的是“宝宝勇敢的行为”,而不是让宝宝认为“打针后就有奖励”。这两者的概念,家长首先自己要区别开来。
在打针之前,家长可以跟宝宝“约法三章”,只要宝宝不哭不闹完成了打针,那么就可以得到一个奖励。通过激励的方法,让宝宝记住自己勇敢的经历,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您家宝宝打针都闹出过怎样的乌龙事件?您又是如何劝服宝宝打针呢?为了宝宝能做勇敢的小朋友,欢迎留言分享大家的经验之谈哦!
ps: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