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时热播的《囧妈》让不少人对亲子关系展开了讨论和反思。特别是剧中的妈妈,从生活到精神上无微不至的担心孩子、关照孩子,从孩子的饮食到生活、婚姻到生孩子,充满了真心实意的“为你好”,可在孩子和我们旁观者看来却是无边界的打扰、干涉。
事实就是这样,好心未必是在做好事。很多时候家长出自对孩子的关爱、疼惜,却反而对孩子产生了不良影响,甚至影响未来的亲子关系。对比一下,看看你是这样的家长吗?
1. 对孩子的行为过分担心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父母的担心、忧虑就伴随他的一生。但如果对孩子过度保护、恨不得把孩子周围搭起安全的“围墙”,反而会限制孩子对世界的好奇、探索,以及对自己的能力的信心。
边界太多的孩子,看到的世界是单一、恐怖的,对他人缺乏基本信任,无法和别人坦诚交往,长大后问题多多。
2. 过分强调“赢”的观念
斯坦福大学教授德韦克通过对400名学生历时10年的跟踪研究发现,鼓励孩子体验比赛的过程、夸赞他们的进步,会让孩子产生可控的感觉,知道努力的可贵;
而单一强调比赛结果、并持续用胜利作为衡量水平的唯一手段,等于告诉孩子成败是无法自己掌握的,失败就会让他们束手无策、陷入负面情绪。
铮铮是个十分好胜的孩子,和爸爸玩游戏时总是想赢,一旦输给爸爸就会格外沮丧,甚至愤怒发脾气,输得多了还常常边哭边说“再也不跟爸爸玩了!”孩子“输不起”,其实是家长日积月累向孩子强调“赢”、过分注重结果轻视过程导致的。
3. 立即满足孩子的愿望
很多父母认为无条件的爱孩子就要随时满足孩子,这其实是违背孩子对世界的认知规律的——任何事物都不应唾手可得。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儿童心理学家就在不断研究和强调“延迟满足”对儿童发展的好处。学会延迟满足,就是学会判断短期利益和长远价值、学会控制自己的短期欲望,是孩子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平时家长可以尝试等待几分钟再给孩子他想要的玩具,或是提出一个小任务,完成后再领取玩具,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习惯。
4. “主动”帮他分辨是非
孩子的是非观怎样建立?不少家长急于将自己的标准、判断方式强加给孩子,不管孩子是否能听懂、接受,天天念叨“大道理”,反而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神经学科的研究认为,低龄幼儿判断事物对错的方式首先从自身出发,继而在不断的模仿、碰壁中积累出社会常识和公共道德,形成独立的判断能力。
也就是说,社会这所“大学”会将孩子正确或错误的方式即时的反馈给孩子,通过不断的“试错”,孩子趋利避害的本能会让他们建立是非观念,比家长强行灌输的要实用、适用。
或者通过一些绘本、动画片,让孩子自己思考,逐渐建立是非观念。
5. 在“饭桌”上妥协孩子
在是非上要求严格的父母,在生活习惯上反而经常溺爱放纵孩子。特别是物质生活相对富裕的今天,孩子挑食、喂饭的习惯越来越常见,家长总觉得是小事,对孩子的餐桌礼仪不重视。
其实,吃饭是件大事。孩子在餐桌上学会的不但有细嚼慢咽、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还有礼敬长辈、关爱他人的教养品德。在餐桌上安静进餐,体现了孩子的良好家教,也养成了孩子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的同理心。
6. 帮孩子避免“小争抢”
“别抢别抢,我家宝宝玩完就给你!”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出门玩时,很怕自家孩子受欺负,小朋友之间一旦发生争执就迫不及待阻止,殊不知过度干预会导致孩子缺乏竞争意识,事事指望别人帮自己“出头”,没有独自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得懦弱、卑怯。
父母无法永远陪伴孩子,过度关心、保护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好处。孩子需要独立认识和探索世界,要留给孩子吃亏和试错的空间,才是真正的“为你好”。
育儿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