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童言无忌”。孩子说的话,很多时候家长都会觉得好笑和好玩,再加上孩子奶声奶气的语调,更让周围人忍俊不禁,觉得宝宝真的太可爱了。诚然,孩子似乎成了家庭的开心果,但实际上有时候孩子说的话,往往会让周围的大人脸上挂不住,这种口无遮拦的表现,现在也已经屡见不鲜了。
上周的家庭聚会上,嫂子家里6岁的小女宝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因为过年前后的种种原因,一家人没有进行一年一度的家庭聚会,但是父亲为尊重传统,还是在上周假期约大家一起返乡,进行了吃饭会谈。本来就是简单地吃饭喝酒,大家唠唠家常。
但是,嫂子家的小女宝成了聚会上的焦点,由于孩子今年报名了兴趣班,而且学会了一支新的舞蹈,在吃饭期间为大家进行了表演,让我们大吃一惊,孩子真的太聪明了,活灵活现的样子真让人觉得优秀,感叹孩子厉害了。
父亲趁着高兴,急忙给自己的亲孙女准备一个大红包,并语重心长的进行鼓励和教导,没想到这位小姑娘并没有虚心接受,而是反过来说:“爷爷,你给我的红包太少了,反正这些钱将来都是我的,你为什么不给我多一点呢?”大家都开始哄堂大笑,但笑完之后看到父亲严肃的表情,都知道这个时候孩子说错话了,最后饭局也就不了了之了。
其实转念一想,孩子说的话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或许自己也没有考虑到说的话不好听或者伤害家长的脸面,只不过“畅所欲言”。
特别是带孩子出门在外,最容易遇到孩子的口无遮拦的场面。
1,揭别人的短处
有的“熊孩子”真让人哭笑不得,也不知道他们小小的脑袋里到底在想什么?反正总是给别人艰难的处境,让对方下不来台面,家长有时候也很尴尬和无奈,只能向对方道歉,因为孩子的口无遮拦,引起别人的不适应和反感。
比如:带孩子在小区玩耍,看到比自己年龄大的女孩,孩子便直言不讳:“妈妈,这个阿姨好丑啊,长得一点也不好看。”对方听到后“气不打一处来”,家长只能过去道歉,并且寻求对方的谅解。
2,直言讨厌别人
成年人对于情绪和心态的把控,往往会有分寸,特别是为人处事的时候。而孩子往往不懂得这层“关系”,很多时候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让对方觉得自己被孩子无情的“吐槽”和“嘲笑”。
例如:上次带孩子参加闺蜜聚会,孩子直接对我一个好朋友说:“阿姨,你好讨厌啊,明明知道天气这么热,还要画这么浓的妆,味道臭死了。”我急忙捂着孩子的嘴,并向闺蜜道歉,但发现对方脸都绿了,感到十分抱歉。
3,公众场合和家长诉说自己的隐私
有次在地铁上,人不是很多,孩子便坐在我身边开始絮絮叨叨,讲述自己最近发生的事情,突然讲到:“妈妈,我昨天洗澡的时候你说我屁屁是白色的,拉出的臭臭是黄的,这是为什么呢?”我吓得一激灵,周围人都在注视着我们,我赶紧带着孩子在下一站下车,因为这真的太尴尬了。
为什么孩子会如此口无遮拦呢?是家长的哪些育儿误区,才让孩子如此?
1,孩子的“错误”模仿
很多孩子喜欢模仿家长的语言和行为,他们的意识里认为这样的方式是正确的,平时看到父母在家里面口无遮拦的随意闲聊,被孩子的大脑所记忆和吸收,他们在其他的场景也会很自然地说些让别人不舒服的话。
3,孩子的自我表达
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往往在父母不加以引导和培养的情况下,容易“失控”,进而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和观点,所以会出现不分场合的说话,孩子往往只顾着表达自己的观点,而直接忽略了别人的感受,这是家长缺乏科学管教的表现。
综上所述,引导孩子好好说话、会说话,需要家长如何做呢?
1,家长以身作则的引导
在平时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平时的言行举止尽量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不要让孩子被误导,从而陷入语言的误区,说话变得没有教养和口无遮拦,这会让孩子吃很多亏,虽然他们只是孩子,但是在别人的眼里,孩子说出的话会让对方觉得孩子家教有问题。
2,帮助孩子掌握说话方式
在育儿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课外读物、科教频道的视频资料等手段,让孩子掌握说话的方式和技巧,教会孩子在什么样的场合需要说什么样的话,帮助孩子鉴别什么样的语言和词汇是不可以对外说的,让孩子清晰的认识到原来说话是讲究技巧和方式的,不能够随心所欲胡乱说。
3,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足
当孩子说错话时,家长不要一味地指责和批评,而是需要耐心的纠正和引导,孩子犯错是父母管教的最好时机,告诉孩子:“说错话的行为不可怕,但是需要改正和学会说正确的话,这样才能变得优秀。”然后,纠正孩子刚刚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耐心地教导他们,逐渐让孩子明白正确的说话方式,从而避免日后的“口无遮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