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谁不想自己的孩子越来越聪明?可是很多家长的一些行为,本来是想让孩子变聪明,却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变笨了。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关于一条鱼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习惯性愚蠢》:国外有个科学家在一个池塘里放了一条大鱼,周围还有很多小鱼。大鱼只要饿了,就会游上去捕捉小鱼充饥,没有任何一条小鱼能够逃脱。
没过多久,科学家用一个玻璃容器罩住了这条大鱼,然后把它重新放回水池里。一开始,大鱼饿了,还像往常一样冲向小鱼,但都被玻璃挡了回来。大鱼一次次扑向小鱼,每次都以失败告终……。渐渐地,大鱼尝试的次数越来越少,甚至都绝望了。
这时候,科学家拿走了玻璃瓶,可是大鱼再也没有捕食小鱼的欲望了,即使小鱼游到了自己的嘴边。最后,大鱼活活被饿死了。
这条大鱼一开始并不笨,只是失败的次数多了,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最后自己不断否定自己,才活活饿死地。这条鱼不正和我们的孩子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面临着种种困难。这时候如果家长不是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是数落孩子笨,就等于给孩子的生活罩上了一个玻璃瓶,自然就会越来越笨,落得被饿死的下场。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父母生活中那些“罩玻璃瓶”的行为
1、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你一定听说过。很多家长正是担心这件事,常常习惯给孩子过早的灌输高难度的知识;为了不让孩子骄傲,给孩子设置较高的目标。
但是,由于孩子年龄限制和目标过高导致屡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孩子就会慢慢地丧失自信,就像那条大鱼一样。
2、父母言行不一
很多家长都会要求孩子爱阅读、爱学习,可是父母自己却不爱学习,也不爱阅读。即使当孩子学习和阅读的时候,自己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根本没有孩子给创建一个良好的阅读和学习环境。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大人看电视、玩手机又有什么关系?父母不要忘了,你的一言一行,决定了孩子的高度和境界,孩子习惯的养成和父母关系很大。3、多喂一口
在孩子吃饭的问题上,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使孩子吃饱了,父母还是要求孩子多吃点儿,哪怕多吃一口,生怕孩子会饿到。
研究发现,孩子长期暴饮暴食,可能会引起脑细胞活跃度下降,甚至早衰,所以吃太饱不但不利于健康,还会让孩子变笨。
4、大人熬夜,孩子作陪
父母一到晚上常常忙于追剧和玩游戏,为了不让孩子打扰自己,就会给孩子一部手机,让孩子加入到家庭狂欢的阵营。父母熬夜,孩子作陪,就会导致孩子睡眠不足,引起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如果孩子长期熬夜,睡眠不足,就会降低大脑细胞活跃度,甚至早衰。长此以往,再聪明的人也会变得糊涂和迟钝。
5、语言暴力
当孩子遇到问题或者犯错以后,有一些缺乏耐心的家长常常会有谩骂或者殴打的举动。孩子面对家长愤怒的表情和语言暴力,只能选择沉默,性格会变得内向,怯弱。
孩子犯错以后,父母打骂孩子起不到任何教育意义,只会让孩子心理承受更大的伤害。父母打骂以后,孩子会变得抑郁、焦躁,常常会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的问题。
6、剥夺童年
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即使孩子表现已经很优秀了,还是恨铁不成钢。回到家后,他们看到孩子在学习、看书就心花怒放;看到孩子在玩游戏,就会大发雷霆。
只让孩子学习,不让孩子玩耍是不对的,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压力和情绪宣泄的出口,这样孩子才能学习更多的知识。在学习中玩,在玩中学习,寓教于乐才是教育的真谛。
7、不让孩子哭
孩子受到委屈以后,哭闹是非常正常的情绪表达。然而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哭闹,就会变得愤怒、焦躁、自责,本能的选择用恐吓的方式让孩子停止哭闹。
家长禁止孩子哭泣,孩子的负面情绪就会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和宣泄,心理不出问题算是幸运,还谈什么聪明伶俐呢?
8、负面暗示
孩子学习不好,很多家长就会对亲友说:“孩子笨,学什么都慢。”甚至有时候孩子学习,家长也会谦虚地说“孩子笨”
孩子整天生活在父母情绪暗示的环境中,慢慢地就真的认为自己很笨了,于是就自暴自弃,再也不愿去尝试了。作为家长,父母只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约束好自己的行为,给孩子一个正面,健康、积极向上的环境,才能让孩子变得阳光、开朗、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