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真的好吗?这几个坑家长要避开,影响孩子成长
提起“延迟满足”这个词语相信很多家长都不陌生吧?很多家长觉得这种育儿方法很科学,便将它运用到了实际的教育中。正确使用可以让孩子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可很多家长并不懂得如何实施,错误的教育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我儿子小时候非常调皮,每次想吃的零食必须立马和他一起去超市买,不然就在家哭闹个不停。无意间我听说了延迟满足法,所以决定在儿子身上试验一下。记得儿子那段时间特别想要一款遥控飞机,每天缠着我买,终于有天我答应了。
但我并没有打算直接买给孩子,当天儿子放学满怀憧憬的迎接我,结果发现并没有遥控飞机。从他的表情就可以看出。当时他的心情应该是跌倒了谷底。
儿子问我为什么没买,我当时只是说工作忙忘记了。结果他立马大哭着喊道:“你骗人,我再也不相信你了,坏妈妈!”说完他就跑回房间,接着好几天儿子都拒绝和我说话。
其实后来想想确实是我做错了,本来答应的事情就该做到,否则孩子一定会很失望。并不是这种教育方法本身存在错误,而是我们并没有理解如何正确运用此育儿方式。大家应该深入了解它的真正含义,让孩子通过引导提高自控能力。
延迟满足主要指的是,孩子能够在生活中为了长远的目标而放弃眼下的小利益。使用这种方法是为了提升孩子的自控力,让他们未来可以抵住身边的诱惑,朝着自己最终的目标不断前进。
沃尔特米歇尔教授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他选取了某个幼儿园里的十几名孩子,将他们分别放在一个桌子上摆有棉花糖的小房间里。实验人员会告诉孩子:桌上的糖果可以选择现在吃掉,也可以等“我”回来时再吃,这样可以额外获得一颗。
实验结果发现很多孩子三分钟左右就失败了,最终只有1/3的孩子等待了15分钟,抵住了欲望,得到了最后那颗糖果。
做这个实验能够充分证明每个孩子在面对诱惑自控力是不同的,而那些最终能够顶住诱惑的孩子往往具有更高的自控能力,也就意味着离成功更近了。
不过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会和曾经的我一样,把此教育方法理解错误了,实际运用中常常会存在着一些误区。家长的错误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很多创伤,这些伤痛可能在他们成年以后也无法痊愈。提倡大家应该丰富自己的育儿知识,及时反省教育中存在的错误。
1. 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
父母原本答应要给孩子买他想要的玩具,但是最终却以“延迟满足”的理由,延迟了给孩子买玩具的时间。此时就算家长再承诺给孩子买更好的玩具,对孩子来说吸引力已经不大了。
因为家长的一次失信便会影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这种行为会影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感。经常使用遭遇孩子会使他们完全无法相信父母,从而内心缺失安全感。要知道孩子小时候最亲近的人就是父母,家长的这种行为完全就是在伤害他们。
2. 孩子无法建立自信心
孩子内心非常渴望得到一样东西的时候,他们内心期待着父母可以满足自己的愿望。此时并不适合使用延迟满足方法进行教育,一味地压制孩子内心的欲望,只会让他们下一次无法有自信向父母表达需求。孩子不敢保证自己开口父母能够答应,以后也会把欲望藏在心里。
即便是过一段时间后父母会满足孩子的愿望,不过那时孩子可能已经不想要了。还会导致他们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爸爸妈妈才不给我买?”孩子们在面对一样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也不敢积极地去争取了,他们没有信心可以得到。
3. 家长只是在掌控孩子
延迟满足教育强调的是孩子主动的一种行为,并不是被家长逼迫下,不得已才控制自己的欲望。家长在过程中只是做到了操控孩子而已,逼他们违背自己的内心,并不能让他们提升自控力。
无论哪种教育方法都应该考虑孩子的感受,家长要多转换角度思考问题,避免以上这几种教育的误区。想要使用延迟满足的教育方法不是不可以,但应该知晓哪些孩子适用、哪种情况下适用,才好科学实施教育。
1. 年纪太小的孩子不适用
年纪较小的孩子思维通常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在他们眼里只要眼前的东西都是属于自己的。而且小时候他们的需求大多数都属于生理性需求,这是家长必须要满足的,所以各位家长不要在年纪太小的孩子身上使用延迟满足法。例如,孩子饿了想吃奶,我们要做的是把孩子喂饱,而不是延迟喂奶。错误的运用只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达不到任何教育效果。
2. 根据实际情况教育
我们每次实施教育都应该深入了解孩子的性格,根据他们的自身情况找到合适的引导方法。家长不需要刻意的创造可进行此教育方法的条件,避免孩子在家长的训练中会出现很多负面情绪。
例如,原本孩子可以尽情的享受自己的玩具,但家长突然有天控制了孩子玩具的使用权。让他们克制欲望,坚持15分钟不玩,就可以多玩半个小时。显然这样的教育方式非常荒谬,孩子被禁止玩玩具时情绪会很低落,负面情绪对孩子的伤害也不小。
3. 及时满足合理的需求
如果孩子此刻非常迫切的想得到这个玩具,那么家长阻止反而会使亲子关系不和谐,最好的做法自然是满足孩子的需求,让他们心情更喜悦。
只要是合理的需求,大家都可以适当的满足。相反,如果家里的玩具特别多,而孩子又任性的想多买几件,此时可以使用此方法来锻炼孩子。
各种教育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孩子,家长注意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辨。如果你在教育中也有过以上错误的方法,那请大家及时改正,避免对孩子造成伤害。
你曾用过此教育方法孩子吗?总结出了哪些教育心得呢?可以在下方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