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偷东西”?这背后隐藏的秘密,你真的知道吗?

很多人对于“偷”的概念其实并不是非常清晰。有人认为一件东西在物主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借用不能算作是偷,也有人认为如果需要使用他人的东西,必须告知物主,并在物主同意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否则就是“不问自取即为偷”。

孩子喜欢“偷东西”?这背后隐藏的秘密,你真的知道吗?
朋友家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前段时间刚刚放了暑假,朋友在整理孩子在学校所使用的东西时,突然看到了几样陌生的文具。朋友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孩子的书包里怎么会有自己从来没有给孩子买过的东西。之后朋友便拿着东西去质问孩子,孩子一开始说的是同学“送的”,朋友便追问是哪个同学送的,让孩子说出同学的名字,要向对方核实一下

孩子喜欢“偷东西”?这背后隐藏的秘密,你真的知道吗?
。之后孩子又支支吾吾地坦白,说自己喜欢这些东西,便自作主张拿走了。朋友听完非常生气,因为孩子不仅犯了原则性的错误,而且还撒了谎,性质可以说是非常恶劣了。但朋友始终不明白的是,自己给予孩子的物质条件非常好,为什么孩子还会有“顺手牵羊”的行为呢?

孩子为什么会偷东西

1.物权意识模糊

《幼儿行为问题应对》一书中这样解释孩子偷的原因:他们主要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喜欢的、想要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拿在手上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他们对于“别人的”和“自己的”没有明确区分。

孩子在刚进入集体生活的时候,对于集体环境并不是很熟悉。他们对于集体的理解依旧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仅以自己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而且会认为自己喜欢的、想要的东西都是属于自己的,对“别人的”和“自己的”没有明确的区分。

孩子喜欢“偷东西”?这背后隐藏的秘密,你真的知道吗?
正如文章中孩子所说的“偷东西”的原因一样,他只是因为喜欢,想得到,就把它装进了自己的书包里,却不清楚这样的行为是“偷东西”。在他看来,只要是自己喜欢的,自己都有权利得到,而获取的方式却是无关紧要的。

2.受周边环境影响

未成年孩子的行为更多来自于模仿,所以,家长的行为很重要,家庭环境也很重要。

如果家庭环境就是非常松懈,而且十分不注重对孩子的素质教育,那么很可能会形成纵容孩子行为的教育方式。孩子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正处于逐步发展和形成的阶段,他的是非判断能力还处于学习阶段,并没有过于清晰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偶尔的小错误如果不进行及时的纠正,那么势必会让孩子在道德底线方面一步步的后退。

孩子喜欢“偷东西”?这背后隐藏的秘密,你真的知道吗?
3.父母的管教过于严格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几乎无一例外,这些有偷盗癖的孩子,都有一个超高道德、超高自律的父母。

但通常这类父母对于孩子的管理也非常严厉,甚至有些苛刻。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不但会对父母隐藏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还会对父母的管理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在这种严酷的教育下,孩子们甚至可能会有意地走向父母的反面,用偷窃来显示自己的性格中最真实的一面。

孩子喜欢“偷东西”?这背后隐藏的秘密,你真的知道吗?
面对孩子“偷东西”,父母应该怎么做

1.一定要问清楚缘由

不问青红皂白的惩罚是教育的大忌,很多孩子的性格缺陷都是由于父母不问缘由的惩罚造成的。就以偷东西为例,如果孩子的行为另有他意,而父母不问缘由的进行惩罚,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一定的反抗情绪,会用更为极端的方式进行抗议。在问清原因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或者引导,对于孩子的成长更有帮助。

孩子喜欢“偷东西”?这背后隐藏的秘密,你真的知道吗?
2.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观念

有些孩子其实并不明白自己的行为存在哪些负面影响,他们缺乏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能力,通常只会先考虑到自己。此时父母就要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并不属于自己,自己没有权利拿走别人的东西,否则就会构成“盗窃”。

除此之外,父母还可以教孩子适当地考虑别人的想法,如果是别人没有问过自己而拿走了自己的东西,自己又急于用这个东西的时候,会不会非常着急。这种方式能让孩子合理地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从而改正自己的行为。

孩子喜欢“偷东西”?这背后隐藏的秘密,你真的知道吗?
3.理解孩子的真实诉求

适当的站在孩子身旁,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听一听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非常有利于纠正孩子的行为。如果父母做不到这一点,势必会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很多孩子的行为其实并没有恶意,他们只是想以此来获得父母的关注。

孩子喜欢“偷东西”?这背后隐藏的秘密,你真的知道吗?
孩子对于“偷盗”意义的模糊,其实背后隐藏着许多父母疏忽的原因。孩子的行为也许并没有恶意,但行为却不可取。此时父母一定要积极纠正孩子的行为,不要让孩子一错到底。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33 字。

转载请注明: 孩子喜欢“偷东西”?这背后隐藏的秘密,你真的知道吗?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