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简·尼尔森表示,小孩子思维能力有限,只能选择那些在成人看来不可理喻的方式,来夺回父母的关注。
执笔:邵菲
编辑:刘一之
定稿:苏子后
现如今,随着二胎政策全面开放,不少家庭为了让孩子能有个伴,踊跃加入其中,但是真当小宝生出来之后,发现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尤其是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成了最头疼的问题。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露露是一位二胎妈妈,所有人都觉得儿女双全的她应该很幸福,可是她却经常向朋友的抱怨二胎生活,不知该如何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
自打露露怀孕肚子逐渐变大开始,大宝就总是问露露生了弟弟妹妹之后,是否还会爱自己,露露一顿错愕之后表示,都是自己的宝宝,会一样爱。
后来,小宝出生之后,全家人的眼光都聚集在他身上,白天黑夜的哄着,逐渐被忽视的大宝心理逐渐不平衡,也想拥有小宝拥有的一切。
有一天,看着小宝被奶奶包裹在襁褓里抱着,大宝也要求要睡进襁褓里,被家人抱着睡觉,无奈之下,家人只能给大宝做了一个量身定制的襁褓。
可是大宝已经很大了,小脚丫直愣愣的露在外面,被爷爷抱在怀中的画面滑稽又让人心疼(如上图)。
其实,现实生活也常有类似的案例,很多大宝在弟弟或者妹妹出生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常行为。
孩子的行为倒退,是在向父母传递信号幸孕姐之前看过一则新闻——
一位宝妈发现6岁的女儿视力突然下降,去医院检查之后发现只有0.15,远低于正常的0.8-1.0。
不过医生经过正规的眼光手法检查后发现,其屈光状态是正常的,后来通过心理测试才发现原因——家里新成员弟弟的到来,让其患上了“癔症性眼盲”。
专家表示,孩子出现行为倒退的目的就是吸引父母的注意,想通过哭闹、沉默、行为失常等举动,从“竞争者”(小宝)手中夺回父母的关注。
例如:可以独立上厕所却尿裤子、可以独立吃饭却让喂、突然变得不讲理不听话等,而这些倒退行为,总结来说可分为运动、社交、语言技能的退步。
著名教育家简·尼尔森曾经说过,小孩子非常聪慧,能敏锐捕捉到家里的变化,尤其是妈妈关注的转移。他们想要重新夺回妈妈的关注,但是思维能力有限,只能选择那些在成人看来不可理喻的方式。
不过,他们的行为只是追求平等待遇的方式,并不代表不爱小宝,所以对于大宝增添的这些“麻烦”,父母们一定不要斥责,而是要及时安抚,父母的态度将决定大宝以后如何对二宝。
让大宝接受二宝,比端平一碗水更重要1、一碗水端平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不少二胎父母表示,自己会一碗水端平,而他们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可是不管爸爸妈妈采取何种方式,大宝内心始终会觉得不安、失落。
因为从他们视角来看,小宝的出生,最少分走了父母一半的爱,导致他们陪伴自己的时间远不如从前。
所以,无论父母多么懂得“端水艺术”,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二胎孩子之间的不平衡问题。
2、花时间让大宝接受小宝
A、让大宝有心理准备
不少父母喜欢给大宝承诺,有了小宝后还是会像从前一样爱他,但现实是,自己需要更多的精力去照顾小宝,所以大宝能明显感受到父母没有履行他们的诺言,从而引发不满,仇视小宝。
所以,父母还不如真诚的和大宝实话实说,在小宝还小的时候,自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照顾他,可能就不能像以前那样陪大宝了。
不过,父母可以通过拥抱、亲吻、摸脸等肢体动作,让大宝以最直观的方式,时刻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从而舒缓心理落差。
此外,还可以鼓励大宝一起照顾小宝,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增进两个孩子,亲子之间的感情。
B、正视孩子的行为倒退
前期心理工作做得再多,也无法完全杜绝孩子的心理落差,多少还是会出现一些行为倒退,此时,父母一定不能指责打骂,因为孩子的安全感,会在一声声责骂中逐渐消退,从而使得裂痕越来越大,无法弥补。
此时,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耐心安抚孩子,给予大宝更多的理解,当其心理得到满足之后,行为倒退的行为就会逐渐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