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孩子睡觉姿势要当心,不同的姿势反映不同的心理问题,要重视

由 司马盼香 发布于 健康

现在的孩子睡觉姿势颇多,横七竖八,什么样的姿势都有。家长可别小看了孩子的睡觉姿势,这些姿势在心理学上往往反映着孩子的心理问题和状态,而家长就要多注意孩子睡姿,有的喜欢伸开、趴着、侧躺等等行为,还有些孩子一晚上能换好几种行为,由此也能看出孩子的当天的状态或者是这段时间的状态。
从心理学上来说,个体的表情自己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个体内心活动的状态,所以睡姿反应着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睡姿是人们的一种无意识表现,有些能够反映出人缺乏安全感、社会适应能力较弱。之前和一位宝妈朋友交流过她的孩子,她就说有时候这个孩子很调皮也很搞笑,每次都是孩子在中间睡觉呢,但是到了半夜孩子就像是霸占了整张床一样,父母只是在床的两边躺着,而且还发现孩子有时候平躺着四肢敞开,时候到早上就变成了侧躺蜷缩着睡觉,变幻莫测。当然宝妈都没有太多的留意孩子睡姿背后的深层原因,也不会去刻意地纠正孩子的睡姿,她们是觉得孩子睡得舒服就可以,没想到睡姿也能够反应出孩子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活动。
一、孩子不同的睡姿暗示哪些心理问题。
1、大字形的睡姿。
这其实是一种比较好的睡姿,孩子的四肢舒展开来,整个身体处于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还能促进孩子身体的成长。这样的孩子心底比较善良单纯,善于帮助他人,性格温和容易交到许多的朋友。还能够反映出孩子的内心的潜意识里有一定行为规则的约束,孩子懂事,遵守规则与要求,孩子不任性乖巧。
2、侧躺蜷缩式睡姿。
孩子喜欢侧躺着睡觉,无论侧躺哪一边都会压着一边的胳膊,总的来说对这肢胳膊的血液循环是不太好的,但这种睡姿对于孩子来说也是比较放松的,而且孩子也是温柔的,善待身边的人,容易进行社会交往。孩子侧躺蜷缩睡觉时,可能是因为孩子感觉到冷,希望通过蜷缩来得到温暖,还有就是孩子的蜷缩反映出孩子是缺乏安全感的,也可能是白天的一些事情让孩子感到不安,心里不平静。
3、青蛙趴式睡姿。
还有的孩子喜欢趴着睡,像是憋了一个大招一样,趴着睡的习惯这几种睡姿里最不好的一种,趴着睡觉会压着孩子的心脏以及其他器官,会发生一定的危险。虽然趴着睡觉能够使孩子的四肢以及头得到一个放松的状态,但这种会发生突发性的危险。这类孩子比较的勇敢、活泼、积极向上,孩子晚上这样睡也反映孩子当天的疲惫状态。
孩子不同的睡姿不仅反映着孩子的心理问题,也同样反应着孩子的性格。家长总不经意的睡姿里也蕴含着巨大的育儿学问,家长可以结合着自己孩子的睡姿从而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好的教育孩子。
二、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后会有哪些表现。
1、情绪不稳定,状态不佳。
当孩子有一定的心理问题的时候,这些问题会以一种行为表现方式来表达出来。情绪不稳定、状态不佳就是一种常见的行为现象,家长会经常性的注意到孩子会突然的不高兴,沉默不语,或者是脾气暴躁、哭闹不停,整个人状态也不好。我们通常说孩子活泼好动,开心愉悦就形容这个孩子状态甚好,那状态不好就是相反的。
2、注意力不集中。
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还会表现于注意力不集中,无论是做事还是玩耍都是三心二意的,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做事散漫,而且无神。孩子像是有心事一样,即使是在玩游戏也提不起来任何兴趣,像是没有灵魂的躯壳一样。家长要多注意孩子这样的现象,这会影响孩子的专注从而会使孩子的不经意间就处于危险之中。
3、人际关系不良,社会交往能力不强。
孩子有心理问题时容易将自己封闭在个人的世界里,不愿意与别人交流,性格孤僻。孩子也是最容易发生这样的表现,孩子的表达是最单纯的,是遵循于孩子的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一旦孩子心理出现了问题,孩子就变得沉默寡言,不愿意说话那也无法与别人进行交往,造成孩子的朋友不多,社会交往能力渐渐变弱。
家长要多留意一下自己的孩子心理状况以及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所呈现出来的表现,虽然这些表现有时候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长时间下来一定会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与伤害。
三、家长如何排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1、与孩子多进行沟通交流。
发现了孩子的异常行为,第一反应要用适当的方式制止孩子的异常行为,然后使孩子冷静下来,与孩子坐在一起沟通交流,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是不是心里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比较压抑的事情,让孩子顺势说出来内心的困惑与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家长要本着平等的态度,温柔的语气与孩子进行交流。
2、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引导孩子。
与孩子沟通交流完之后就要引导孩子解决或者是自我消化这种情绪心理。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去感受孩子的情绪包括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真切地了解孩子是怎么想的,才能用孩子的理解的方式引导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可发泄的工具,让孩子排泄出孩子不愉快的情绪,让孩子的内心通畅。家长多陪伴孩子,与孩子一起进行游戏,游戏是最能治愈孩子情绪的工具。用道理或者故事的形式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不好,要勇于自己突破自己的不良情绪。
身体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外在的治疗手段达到痊愈的目的,但心理问题是隐形的,也是长期难以消化的,是需要家长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和引导方式让孩子走出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